空性與空相(一)

第055集
由 正光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菩薩們:阿彌陀佛!

歡迎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的電視弘法節目,這個主題名為「三乘菩提之入不二法門——空性中道真實義」,是依據平實導師所著的《維摩詰經講記》來加以說明。今天所要講的子題是「空性與空相」,前幾集已說明 維摩詰居士為什麼會生病,是因為眾生有病,維摩詰居士也跟著生病;如果眾生的病消滅了,維摩詰居士的病也跟著不見了。也說明菩薩來到人間,是因為大悲心的緣故,示現與人們一樣有疾病之苦。接著文殊師利菩薩話鋒一轉,故意問維摩詰居士,其經文如下:

【文殊師利言:「居士!此室何以空無侍者?」維摩詰言:「諸佛國土亦復皆空。」又問:「以何為空?」答曰:「以空故空。」又問:「空何用空?」答曰:「以無分別空故空。」又問:「空可分別耶?」答曰:「分別亦空。」又問:「空當於何求?」答曰:「當於六十二見中求。」又問:「六十二見當於何求?」答曰:「當於諸佛解脫中求。」又問:「諸佛解脫當於何求?」答曰:「當於一切眾生心行中求。又仁所問『何無侍者?』一切眾魔及諸外道皆吾侍也!所以者何?眾魔者樂生死,菩薩於生死而不捨;外道者樂諸見,菩薩於諸見而不動。」】(《維摩詰所說經》卷2)

這一段經文很長,要先翻譯經文的內容再來作解釋。文殊師利菩薩言:「居士啊!你的房間為什麼沒有侍者呢?」維摩詰居士回答:「不但我這個房間是空的,諸佛國土也是一樣是空的。」文殊師利菩薩又問:「既然是空,是以什麼為空呢?」維摩詰居士回答:「因為空,所以空。」文殊師利菩薩又問:「既然是空又何必要空呢?」維摩詰居士回答:「因為無分別空,所以叫作空。」文殊師利菩薩又問:「空可以分別嗎?」維摩詰居士回答:「分別也是空。」文殊師利菩薩又問:「這個空要到哪裡去找呢?」維摩詰居士回答:「要在六十二種外道見中求。」文殊師利菩薩又問:「在六十二種外道中哪裡求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應當在諸佛解脫中求。」文殊師利菩薩又問:「諸佛解脫又應當於何處求呢?」維摩詰居士回答:「應當在一切眾生的心行中求。剛才您所問的,為什麼我的房間沒有侍者呢?我維摩詰並不是沒有侍者,而是以一切魔眾、一切外道作為我的侍者。為什麼?因為眾魔的體性就是樂於生死。菩薩為了度眾生不畏懼生死,故於生死而不捨;外道樂於心外求法,而有種種不正確的見解,可是菩薩不會被種種的外道見所動搖。因為這樣的緣故,菩薩以一切魔眾、一切外道為侍者。」

從文殊師利菩薩及維摩詰居士,對答當中,說出了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空性與空相。這個觀念也是很多學佛人,包括了佛門的大法師、大居士,喇嘛教的喇嘛、仁波切等人在內,一直都分不清楚;錯把生滅不已的空相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當作是空性、當作是真實法,想以此入涅槃、住涅槃,反而不斷在三界當中流轉生死而無法出離。

今天針對「空性與空相」這個觀念,分三個部分來加以說明:第一是空性,第二是空相,第三是空相與空性兩者之間的關係為不即不離、非一非異等。首先談的是「空性」,這個空性就是指一切有情的真心,又有如來藏、阿賴耶識等不同的名稱。正如 佛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的開示:【鈍根小智聞一乘,怖畏發心經多劫,不知身有如來藏,唯欣寂滅厭塵勞。眾生本有菩提種,悉在賴耶藏識中;若遇善友發大心,三種鍊磨修妙行,永斷煩惱所知障,證得如來常住身。】

佛開示:「鈍根小智的二乘人一聽到佛菩提道,要經歷三大無量數劫精進的修行才能成佛,恐怖畏懼自己一不小心就會下墮,而在三界當中不斷地輪迴生死,也不知道自己身中有一個如來藏,寧願今世努力地斷除煩惱的現行,而成就四果的阿羅漢;並於捨壽時,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從此不再三界現身意。每一位眾生都有成佛的菩提種,都在阿賴耶識、藏識中,如果往世培植了許多福德,今世得以遇到真善知識的教導而發菩提心;以及透過身行、口行、意行來修微妙行,窮盡三大無量數劫以後,可以斷除煩惱障及所知障,證得佛地的無垢識,利樂有情無有窮盡。」

佛已經很清楚開示下列三點:第一點、二乘人沒有證得如來藏;第二點、一切眾生身中皆有真心如來藏,祂有阿賴耶識、藏識等異名,體內含藏了成佛的菩提種;第三點、真善知識真的很重要,並在其教導之下,未來就能斷除二障而證得佛地的無垢識。

首先談第一點:二乘人沒有證得如來藏,為什麼?因為聲聞人相信 佛的開示,知道有一個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知道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所以聲聞人以四聖諦為主旨、四念處觀為觀行法門、八正道為實行的方法,來觀察蘊處界及諸法等法的虛妄,因而斷了我見、我執、我所執,而成為四果的阿羅漢;並於捨壽時,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消失不見了。

緣覺人則透過思惟、觀察十因緣,得知有一個「齊識而還,不能過彼」的識存在,祂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也是無餘涅槃的本際;並且觀察十二因緣的一一有支,都是可滅之法,知道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並不是斷滅空,還有無餘涅槃的本際存在。於捨壽時如同聲聞人一樣,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從聲聞、緣覺修行的方法,可以得到一個結論:那就是有「共」與「不共」的地方。「不共」的地方是指聲聞聽聞 佛的開示,知道無餘涅槃還有本際存在;緣覺則是自己思惟出來,有一個無餘涅槃本際的存在,顯然緣覺的智慧比聲聞好。共同的地方,是指聲聞、緣覺知道蘊處界都是可滅之法,所以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而入無餘涅槃。然而不論「共」與「不共」,都證明了二乘的聲聞、緣覺,都沒有證得無餘涅槃的本際,只是 佛方便說二乘人有證涅槃;這是因為二乘人,滅盡自己的蘊處界以後,已無一法來反觀自己,是否已證涅槃、住涅槃。

由於二乘人沒有證得無餘涅槃的本際,所以 佛在初轉法輪都開示:有情的蘊處界都是虛妄法、都是可滅之法。並且隱說有一個無餘涅槃的本際的異名;譬如非我、非異我、不相在,如如、不離如、不異如,真、實、審諦、不顛倒等等;與蘊處界同時同處配合運作,讓急於解脫生死而不願意行菩薩道的二乘人,願意滅盡自己的蘊處界入無餘涅槃。這也證成了 佛在經中的開示:二乘人都是鈍根小智的人;聽聞到佛菩提道要經歷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恐怖畏懼在人間修行時,因為不小心而下墮三惡道受苦,所以不願意發菩提心、行大願,寧願自己捨身入無餘涅槃,從此在三界消失不見了,不再繼續誕生人間而廣度眾生。

接下來談第二點:一切眾生身中皆有真心如來藏;祂有阿賴耶識、藏識等異名,體內含藏了成佛的菩提種。正如 佛在《大方等如來藏經》卷1的開示:【如是善男子!我見眾生種種煩惱,長夜流轉生死無量,如來妙藏在其身內,儼然清淨如我無異,是故佛為眾生說法,斷除煩惱,淨如來智,轉復化導一切世間。】佛已經開示:一切有情身中皆有真心如來藏,祂的體性是清淨的,只是祂的體內含藏了七轉識染汙的種子,並不是如 佛那樣究竟清淨。所以 佛才會開示:「儼然清淨如我無異。」

由此可知 ,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於人間,那就是《妙法蓮華經》所開示的「開佛知見、示佛知見、悟佛知見、入佛知見。」也就是要為眾生「開、示、悟、入如來藏」,讓眾生能夠往佛菩提道邁進乃至成佛。又這個真心如來藏祂有種種異名,譬如在初轉法輪的「本際、我、如、本識、真如、入胎識」等異名,第二轉法輪的「無住心、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等異名,第三轉法輪的「心、所知依、種子識、阿賴耶識、異熟識、無垢識」等異名;禪宗祖師的「西來意、本來面目、佛法大意」等異名。在在證明了都是同一個心,只是在不同修行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字而已;不僅如此,這個真心如來藏,還含藏了未來成佛的菩提種,而且每一位眾生皆有之,只是這些菩提種能不能顯發而已。如果有真善知識教導就可以顯發這些菩提種,未來就可以成佛。

接下來看第三點:真善知識真的很重要,並在其教導下,未來就能斷除二障而證得佛地的無垢識。在修學佛菩提的道路中,如果沒有真善知識的教導,很容易走入外道而不知,這是因為邪師如恆河沙那麼多,很容易被誤導。所以 佛才會在《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開示:【一切菩薩修勝道,四種法要應當知:親近善友為第一,聽聞正法為第二,如理思量為第三,如法修證為第四。】也就是說,凡是修學佛菩提的菩薩們,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要親近真善知識,並在其座下聽聞正法,再加上自己正確的思惟,就能以此正知見為依止,如法、如實地修行,未來窮盡三大無量數劫,就可以斷除煩惱障與所知障而成為四智圓明的究竟佛,因而證得佛地的無垢識。如果不是親近真善知識,而是親近惡知識,尚且不斷地在三界當中輪迴生死,更何況能成就佛菩提?

然而當有所謂的善知識出現於世時,修學佛菩提的菩薩們又如何分辨真假呢?一者、往昔曾與真善知識結下善緣,今世因緣成熟時就能遇到真善知識。二者、善知識出現於世,真的很難得,真的要珍惜,如果不珍惜就會與善知識擦身而過。三者、善知識所說的法,是無名相、無分別等法,不僅符合經典所說,而且是聞所未聞法。許多學佛人修學佛法多年,常常碰到瓶頸而無法突破,乃至有因緣實證佛法,卻沒有真善知識攝受而退失。譬如 佛在《菩薩瓔珞本業經》卷1曾開示:「淨目天子法才與王子舍利弗,過去無量世以前曾明心過,卻遇到惡因緣而沒有真善知識的攝受,因而退入凡夫不善惡中。」所以說菩薩在修學佛菩提的道路中,始從與真善知識結下善緣,中如能夠明心見性,乃至於在等覺位百劫修相好,而能縮短修集福德的時程,都要有真善知識幫忙才能成就,不是自己很有能力就可以辦得到的;如果認為自己很有能力,乃至於以真善知識的表相等來認定,就會與真善知識擦身而過,因而延遲了自己的成佛時程。

因此,菩薩們想要快速成就佛道,就必須與真善知識結下善緣,才有可能成就。如果往昔自己很努力地培植福德,又曾與真善知識結下善緣,未來就能遇到真善知識出興於世,在其座下修學佛法。這告訴大眾,真善知識在人間出現,那是很難得的事,更何況能夠在其座下修學,更是難能可貴。所以應該要珍惜這個好的緣分,如果不珍惜,很容易與真善知識失之交臂,因而錯失修學正法的機會;然而真善知識所說的法,不僅符合經典所說,而且還是聞所未聞法,眾生很難以信受。

不說別的,在平實導師出來弘法之前,佛門中有很多大法師、大居士,乃至喇嘛、仁波切等人,都主張要以這個能知能覺的意識心入涅槃、住涅槃;待平實導師出來弘揚如來藏法,迥異於他們所說的意識心時,卻被他們毀謗為阿賴耶外道、外道神我、梵我等等,然而平實導師多年以來所弘揚的如來藏法,不僅證明符合 佛說,而且還是他們聞所未聞法,漸漸地被佛教界所認定、所接受,認為這個如來藏法才是 佛的正法。可是到現在還不為他們所接受,可見這個如來藏法,真的很難以讓眾生接受。所以說能夠遇到真善知識出現於世,真的很難能可貴;如果不是久學菩薩,多生多劫聞熏的結果,當有真善知識說此難信微妙之法,真的很難以讓眾生接受,更不用說能在其座下修學,乃至於在佛法中有所實證。由此緣故,眾生應當在真善知識座下,聞熏如來藏法,而不是聞熏能讓人下墮三惡道的意識心。

由於時間的限制,先作個簡單的結論:這個空性心一切眾生皆有之,佛在三次轉法輪曾開示祂有種種不同的名字,只是在不同修行階位所施設不同的名稱而已;祂的體內含藏了未來能夠成佛的菩提種,如果有情能夠依照 佛陀的開示,如實地且有次第去修行,未來一定可以成就佛道。然而這個空性心,並不是二乘人及新學菩薩所能親證的,而是久學菩薩具備了許多條件以後才能證得;因為久學菩薩在過去無量世以前,在無量佛所及正法團體中承事、供養,而且培植了許多的福德;並且在過去無量世以前,也曾與真善知識結下了善緣,今世有因緣遇到真善知識。所以說能夠遇到真善知識,必須具備了許多條件才能成就,那是一件很難能可貴的事;如果還能在真善知識座下,修學聞所未聞的如來藏法,乃至於在佛法有所實證,那只有久學菩薩才能辦得到的,並不是一般凡夫、二乘人、及新學菩薩所能企及的。

說到這裡時間已經到了,今天就講到這裡。敬請各位菩薩下次繼續收看。阿彌陀佛!


點擊數: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