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本際(二)

第060集
由 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阿含正義」。

延續上個單元,我們在上個單元最後唸到了《中阿含》卷30〈大品福田經〉,這一段經文一樣可以為我們來證成阿羅漢不是佛,雖然佛一定是大阿羅漢。經文:【云何九無學人?思法、昇進法、不動法、退法、不退法、護法──護則不退不護則退、實住法、慧解脫、俱解脫,是謂九無學人。】換句話說,在二乘聲聞人裡面阿羅漢的話,還有這樣子的品次、所證不同。從我們最簡單的、經常聽到的,所謂的慧解脫、俱解脫阿羅漢,很明顯的,慧解脫阿羅漢他必定證得初禪能夠不退,才能夠成就四果慧解脫不退。可是俱解脫阿羅漢卻是在慧解脫之上,他還要證得四禪八定、證得滅盡定,他才能夠成為所謂的非時解脫的阿羅漢。同樣都是阿羅漢,同樣都是四果的小乘的無學人,可是慧解脫、俱解脫卻是很清楚的有所差別、有所高下,至少在禪定的這個部分。單單從這一點,我們也可以證成這個阿羅漢絕對不是佛,因為世界上絕對沒有佛所證有高低勝劣的不同。

同樣一段的經文裡面有兩個名相,我們之前有引用過瞿低迦尊者的例子,瞿低迦尊者就是這一段經文裡面所說的思法或是退法阿羅漢,思法無學、退法無學。退法無學就是說,這一個小乘的修行人,他證得四果之後,他可能還墮於三果、二果,甚至退到初果。這當然跟他的禪定的證量有關,跟他對於欲界五欲的貪著能不能依於他在三果;如果要堅定不退,就一定要有實證的初禪,而且初禪必定不可以退失,才能夠於現法樂住而永遠不退失,這樣子三果乃至四果實證。瞿低迦尊者相應的經文,我們來唸一下,很簡單地唸一下,《雜阿含》卷39:【彼尊者瞿低迦作是念:「我獨一靜處思惟不放逸行,精勤修習以自饒益,時受意解脫身作證,而復數數退轉,乃至六反,猶復退轉。我今當以刀自殺,莫令第七退轉。」】換句話說,瞿低迦尊者六次證得沙門第四果阿羅漢,可是卻因為種種的因素,當然就跟我們剛剛所說的沒有辦法現法樂住,也有相當的關係。無論如何,他六次證得阿羅漢四果,六次又退回去四果以下,第七次的時候他終於堅定心意了,他寧可自殺其身,不願意讓自己再有第七次的退轉。

像這樣子,當他證得阿羅漢再退回去三果,沒有辦法滿足四果無學的智慧實證的時候,這主要當然是因為對於三界愛的法,因為習氣濁重的關係,而禪定沒有辦法堅固地制衡它,所以這個時候的瞿低迦,我們可以把他這一個聲聞,剛剛《中阿含》裡面所說的,他是所謂的「退法」阿羅漢;當他第七度證得而怕退失之後,他持刀自殺,這時候他就是所謂的「思法」阿羅漢。問題來了,我們都知道不管大小乘都承認、都知道,佛是福德、智慧兩足尊,先不講 佛其他部分的福德、智慧,世界上有自殺的阿羅漢,世界上可能有自殺的佛嗎?甚至在《阿含經》文裡面也清楚講到,佛絕對不可能橫死。換句話說,不可能像這一些所謂歷代達賴喇嘛裡面九代、十代、十一代、十二代這樣子的喇嘛,九世、十世、十一世、十二世喇嘛分別都是八歲、九歲、十八歲、二十歲,還沒來得及掌握政權還有宗教上實際的權利,就因為政治權力之間的傾軋、鬥爭而橫死、而夭折,所以這一些活佛當然絕對不是佛。

那在這一個阿羅漢不是佛的部分,我們再來引用《雜阿含》卷12,很簡單地只是提出來這一些關鍵字,請菩薩們有興趣自己再去搜尋。在《雜阿含》卷12裡面最後有兩部經:一部經是在講阿支羅迦葉,這是一個放牛人;另外一部經是在講玷牟留外道。這兩個,一個是福德(至少是世間福德)不怎麼樣的這一個牧牛人阿支羅迦葉,他在 佛要去入城托缽的時候,硬把 佛阻擋住,三次請 佛說法,佛為他說了之後,他證得了阿羅漢;可是當天下午卻被牛給牴死,牴死了(台語)。如果成佛這麼容易,原先早上還是一個凡夫人,還是一個福德不好,世間福德不好的牧牛人,竟然聽 佛一席之法,他就可以成就為阿羅漢,世界上可能有這樣子的 佛嗎?可是世界上卻無妨有這樣子福薄的,智慧跟 佛相較起來非常淺劣的這樣子的阿羅漢。

那在阿支羅迦葉這部經的底下,就是玷牟留外道這部經。玷牟留這一個外道,類同於這一個阿支羅迦葉,早上白天還是外道,經過與 佛值遇之後,請 佛為他說法,佛一番解說之後,而讓他當場就實證了阿羅漢。只要稍微有常識的菩薩就知道了,先不管說所謂的成佛需要三大阿僧祇劫,需要無量無邊的福德資糧,需要無量世的修學六度、四攝法,乃至在等覺位需要有這樣子的無一時非捨身時、無一處非捨命處,這一些辛苦姑且不論,怎麼可能有這樣子的阿羅漢法就跟佛法等同,而成就了阿羅漢就等同成就於佛?很簡單的道理,佛一定是阿羅漢,可是阿羅漢必定不是佛,因為只有佛才可能是無上士,才可能是天人尊,才可能是明行足,於三明完全具足、實證、了知;而阿羅漢像玷牟留、阿支羅迦葉,先不講福德,他們的智慧跟 佛比起來,那真的是說,何止是天地懸隔之遠。在此我們也又再一次的證明,阿羅漢絕對不是佛。

好﹗我們說,要來證成本際的三種定義裡面,我們不可以《中阿含》這樣子的本際─最初點、第一點、初際-而來反駁《勝鬘經》所說的以如來藏為本際,以第八識這個不生不滅法為涅槃本際是錯誤的。剛剛說過了,我們證成的方法,就是先來證成小乘阿含所說,是極為有限的阿羅漢乘乃至緣覺乘,那藉由證明 佛所證的,祂成佛所自證的正法,絕對遠勝過於阿含所說,所以大乘必定是 佛親口所說,要用這一點來證成說本際的定義。即使有這樣大小乘的不同,可是必定還是要以《勝鬘經》所說的以如來藏為本際,以能夠出生萬法的這樣子一個自性清淨心,為阿羅漢滅盡蘊處界生滅法、生滅相而能夠不成為斷滅的,這樣子的一個真實心—不生不滅法阿賴耶識—才是真正本際的、根本的、實際的定義。

那再回來,我們剛剛說了,因為要證成大乘是佛說,所以我們剛剛先來證成說阿羅漢不是佛,我們所引用的全部都是四阿含裡面的經文,我們並沒有引用大乘經。那現在呢,在證成阿羅漢不是佛,而大乘必定是佛說的第二點,我們再引用以前有簡單說過的,在《成唯識論》卷3 玄奘大師引用了 彌勒菩薩—當來下生彌勒尊佛—祂所說的七點為根據,來證成大乘必定是佛說。而任何人如果毀謗大乘不是佛口親說,而只是佛陀逝世之後,這些後世的弟子因為對於佛陀、對佛陀所說的法,這樣子的懷念,以及互相之間的辯論分析,而才來衍生出來後世的這些所謂的二轉法輪、三轉法輪的經典;任何人抱持這樣子的錯誤邪說而來謗佛、謗法,他不僅沒有辦法回答我們剛剛單獨引用四阿含所舉證的這些經證,他連底下的《成唯識論》 玄奘大師所舉證引用的聖慈氏 彌勒菩薩祂的七點,他也必定沒有辦法反駁。

我們簡單地來看看,這七點各自又是如何:一、先不記。時間的關係,我們後面的論文不說。先不記指的是說,佛陀如果祂預先已經知道後世的這一些,不管是祂所謂的弟子或是外道會來假裝說是 佛說而來建立大乘法,而其實大乘法不是祂 世尊本身親自所說,那麼 佛世尊的十力具足,祂有天眼通,祂有宿命明,祂這樣子的 佛的威德慈悲,祂不可能不在祂在世的時候,就預先授記了未來世有一些所謂的大乘法──那是魔說;如同《大般涅槃經》這樣子的一個授記,這是先不記。

第二個,本俱行。本俱行就是說大乘、小乘它本來就是「俱」,同時在世間上流傳、流行,並不是這個所謂的後世的學術研究學者所說的,大乘經典是後世才出世、出土的。因為最簡單的,我們引用阿含裡面(菩薩們有興趣,您可以去搜尋一下),特別在《增壹阿含》、《雜阿含》都清楚地記載有所謂的菩薩這個名稱,也有所謂的佛乘、聲聞乘、緣覺乘這樣子的三乘菩提不同的差別。乃至後面我們還要來引用經典來證成。其實在《阿含經》裡面就已經雖然不是顯說,因為剛剛說過了,二乘聲聞的阿羅漢不需要證得這個涅槃本際如來藏,所以 佛雖然要依於這個說法圓滿前善、中善、後善,可是又因為阿羅漢對祂所證的一切種子識所證的正法、成佛所依的如來藏—涅槃本際—這個妙真如心,阿羅漢不需要實證;可是佛依於真實義理,來演說十因緣、十二因緣,乃至演說其他的二乘人所應實證的法,祂一樣是把這一個涅槃本際、入胎識,這個名色因、名色習、名色本,這一個五陰俱識,佛一樣是用隱喻的方式,而讓後世的大乘聲聞菩薩能夠明顯的認為說,雖然是對小乘人的隱密而說,對於大乘人、對大乘菩薩而言,確實已經是明顯地顯揚而說。

那我們再來看看第三點,非餘境。簡單說,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的義理甚深甚妙,不是其餘的佛法之外的外道,或是說邪魔所能夠來創造。第四點,應極成。有些人他或許不用其理由來辯駁,他也不想要直接去否認,而卻說了大乘法、大乘佛經雖然不是 釋迦牟尼佛親口所說,它是其他佛所說,他用這樣子的間接的方式,或有或無的否認說,大乘不是 釋迦牟尼佛所說。那聖 慈氏在這裡祂直接就說了,即使是其他佛所說,譬如是過去佛所說,一樣是佛說,所以不可以以這一點而來否認說大乘非佛說,以這一點來否認《勝鬘經》裡面所說的本際就是如來藏、就是第八識,而認為說《中阿含》所說的本際,所謂的初際、最初點、第一點,這樣子來解說涅槃的本際才是正確的。

第五點,有無有。有無有就是說,有大乘法的建立,有大乘法的流傳於世。換句話說,要有佛菩薩出世,這樣子的聲聞、緣覺法才有人去演說,這樣子的定性聲聞人或是定性緣覺人,他才可能有機會依於他所聽聞的這一些二乘佛法,而來證得二乘無學解脫。因為原因很簡單,如果世界上都只有定性聲聞人、定性緣覺人,每一個證得二乘無學果都證入無餘涅槃,不於三界現身意,那後世的這些眾生又如何能夠再證得聲聞緣覺法呢?特別是在《阿含經》裡面的話,佛也已經說過了,只有 佛才是無師自悟,其他的眾生,以阿含來講,當然是指有因緣值遇二乘法而修學聲聞法、緣覺法的這些眾生,都不可能無師自悟。從這裡阿含經文也可以反證,這裡的有無有,確實是要成立的。

六、能對治。換句話說,大乘法所說的煩惱障部分的對治,乃至即使同樣是一個四念處,而大乘菩薩所演說的四念處、三十七菩提分,這樣子深入的部分,依他的道種智,依他的根本無分別智,而來演說小乘的這樣入門的這些法,都能夠不僅比小乘聲聞人所證更為殊勝。譬如來說,地上菩薩他不僅能夠斷掉分段生死,斷掉煩惱障,他還能夠斷除掉這一個煩惱障現行之外的隨眠種子,所謂的習氣,當然只是分地的斷除,一直要到七地滿心、八地入地了,才依於他能夠念念入於滅盡定,有這樣子的於相於土自在,能夠所謂地遠離想陰區宇,而能夠完全把相應於煩惱障的習氣種子都完全斷棄。

由此可知,大乘經典裡面所說甚深極甚深,遠勝於超過阿含經典的義理,甚至我們講一句沒有誣衊的意思、沒有輕視的意思,只是就實而論,看看這個四阿含所記載,經常所說的義理都只有很簡短的,甚至沒有把 佛所說的甚深的、究終的、隱藏的實義演說出來,經常甚至三部、四部相連的經典都只是在說如同前部經、如同前部經,而所說的都只是很簡短的名相。從這樣子的表面的義理來講,單獨一個能夠背熟大乘《般若心經》,而對於《般若心經》裡面所說的【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種種的意旨而來講說,菩薩依此而於涅槃、而於生死,都能實證而且沒有怖畏。一個能夠真實了知《心經》真實義的菩薩,他所瞭解的智慧,雖然在解脫道上、煩惱障實證上,還不如三果、四果這樣子的一個聲聞道能夠證得有餘依涅槃、無餘依涅槃的聲聞人,可是他在法界實相上的證慧,卻已經遠遠不是這一些未證圓成實性心、涅槃本際、如來藏、第八識,也就是《六祖壇經》裡面所說的「何其自性本自清淨、本不生滅、本自具足、本不動搖、能生萬法」的這一個涅槃本際,《勝鬘經》裡面所說的自性清淨心,兩者的差距已經是很難以道里計的。

那最後一個,第七點,義異文。義異文的意思,換句話說,大乘、小乘其實是講同樣一個名相,我們引用這一個章節本際來講,小乘也講本際,大乘也講本際。可是實際上真實的義理,小乘只是依於要能夠滅掉依他起、遍計執而來講這個本際;這個本際、這個最初點,在生滅法、生滅相當中,你找不到最初的一點。因為 龍樹菩薩也說過了,在這蘊處界生滅法當中,你不可能找到任何一法,能夠自己出生自己,乃至又自生、他生、共生;可是又說了,在這個蘊處界當中,這一法雖然非自生、非他生、非共生,可是你也不可以說,這一些蘊處界法是無因而生。很清楚的,他所指的這一個無生,就是所謂的不生不滅、本自清淨、本無動搖,卻能夠出生萬法,出生蘊處界生滅法的涅槃心如來藏,確實是 龍樹菩薩在《中論》當中,他也是隱說的這個涅槃本際。他所說的這個本際的真實義,其實是明著要來破斥這些空亂義的眾生,這些在小乘、大乘法執著於空或是執著於有,而沒有辦法真實的了知涅槃本際的這些眾生,他是為了破斥這些眾生而寫下《中論》。然而他畢竟是禪宗的初祖傳給二祖《楞伽經》裡面所授記的初地菩薩,初地菩薩早就已經遠遠的超過禪宗七住明心位,他對於六祖依於《金剛經》所證的含藏識這個自性清淨心,當然也一定有所了知實證,他的知見當然不可能落於只跟一些空亂義眾生,或是執著小乘才真的是佛說、大乘非佛說的這一些顚倒見的眾生那樣子的執著,而誤以為《中阿含》所說的本際,表面的意思才是 佛所謂的本懷。

那在聖 慈氏菩薩所說的七個原因,我們再來證成大乘是佛說之後,我們很清楚的應該已經可以來證明,阿羅漢跟佛所證相差甚遠。既然阿羅漢所說所證跟佛相差甚遠,《阿含經》只是讓眾生成就二乘聲聞菩提、緣覺菩提道,真正要成就佛道,真正要能夠了知 佛於《升攝波葉喻經》所說的:我成就等正覺成為如來,我究終所證的正法,記得是正法,不是邪法,也不是其餘這些無義法;這一個正法當然是必須依於佛地才實證的一切種智,依於在七住位就已經明心證真的一切種子識——阿賴耶識,依對阿賴耶識的實證而再有根本無分別智——總相智,後得無分別智——別相智,乃至地地進修證得道種智或是道相智,乃至到成佛之後一切種智具足,四智圓明。只有這樣子,所謂的成佛所應實證的正法,這才是真正的《升攝波葉喻經》裡面,這些算數譬喻所不能及的,比諸於二乘聲聞人只證得佛為他們演說的這麼一丁點的手上的、掌中的落葉。

在這裡我們就可以再給一個簡單的總結:《雜阿含經》裡面卷34(第967經)有記載到:阿難尊者他在河邊洗浴的時候,有一個外道叫俱伽那外道,因這個因緣,俱迦那外道向阿難尊者請問了小乘裡面很出名的所謂十四無記法。這個十四無記法經常有人來引用破斥,認為說沒有一個真實的我,你們說涅槃本際就是如來藏,可是 佛在小乘阿含明明說過,如來死後不可說有,也不可說無,這是一個無記法;乃至世界有邊無邊,這是無記法。然而這一些毀謗大乘不是佛說的人,他卻不瞭解,甚至可能也沒有仔細地去讀到,在《雜阿含經》裡面,阿難回答俱迦那外道的時候,就已經清楚地說到了他對這個十四無記法「非不知非不見、悉知悉見」。從這裡我們應該可以證明:小乘裡面多聞第一,乃至結集三藏的阿難尊者,他實際上跟隨 佛已經是無量劫,而在大乘的《法華經》裡面更已經被授記成佛;他這樣子累劫地跟隨 佛,他早就證得初果,對初果人要斷我見之前,就必定已經要知道,而不會落於像焰摩迦那樣子地認為阿羅漢死後命終一無所有,沒有一個涅槃本際存在,他不可能無所了知。

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先演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