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觀當同行

第51集
由 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正覺教團所推出電視弘法節目:「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今天要略談的題目是:止、觀當同行。

在上一集我們略談到初禪的修學,所以 平實導師開示:我們在行住坐臥的時候,都要在無相憶佛的動中定力當中來去增養它,並且在平常就要修除性障,等緣熟了,身心輕安以及身中的樂受自然會在身中出現,這是可以現驗體證的。因此在禪定,止、觀是必須要同時的,要時時地觀照心是否會躁動,是否能夠安止在憶佛的清淨念,也要時時觀照到自己的習氣性障是否有伏除。而 平實導師更以他自身的經驗開示:初禪除了會有心一境性的功德,在初禪發起時,身中也會有著八觸、十六觸的變化而入輕安;更告訴我們身樂有著由頭、由胸或由會陰而起的差別,這個部分呢會關係到當我們發起初禪的時候是否能夠產生遍身樂;而這些差別相,都是因為 平實導師在禪修的時候,細細地觀察而為我們開示出來。如果說你今天的禪定,初禪發起能夠遍身而起,那麼全身的毛孔都能夠通流在這個樂觸之中;這一種樂觸不是欲界一切樂所能夠比擬的,也非世間言語所能夠形容的,真的是唯證乃知。但是如果是同樣證初禪的人,彼此一談起,自然能夠會心而知,不會相抵。

但是初禪為什麼會有身樂呢?不是像宗喀巴或者達賴所說的什麼風起的狀況。平實導師為我們開示:一如欲界定是以凡夫粗重的色身證得欲界天人的境界,因此那種身輕安、無縛的歡喜安止,是能夠讓學人動都不想要動而想要保持其中,更何況初禪天的境界。所以有關於初禪的境界,平實導師有著依第一義諦的勝妙開示:「乃是由自身如來藏之造色功能,於初禪緣熟時,突然出生另一個色界初禪天身,顯現於現時欲界身中,兩身會合相互磨擦而起的樂觸。」導師有形容,那個樂觸就有點像你騎著腳踏車,然後在下坡的時候,你會有種非常輕鬆而且有那種風在身中的觸動,就有點類似這個樣子。所以以粗重的人身和色界身兩身相互磨擦而在全身運轉時,就能夠把障礙於身、障礙於心的粗重煩惱都能夠遣除掉,就能夠以這一分色界定的輕安來對治粗重的煩惱,而生起樂觸遍滿全身。

由 平實導師他非常親切而且很平和的開示,於理、於事就非常地清楚了,不會有晦澀不通或者落於虛妄的玄想之中。其實 平實導師的開示是能夠和《瑜伽師地論》相呼應的。《瑜伽師地論》卷32開示:【由此生故,有能隨順起身輕安,風大偏增,眾多大種來入身中。因此大種入身中故,能障樂斷諸煩惱品身麁重性,皆得除遣。】所以導師的開示剛好完全符合於《瑜伽師地論》當中 彌勒菩薩的開示。這是初禪的身樂,和雙身法的身樂絕對不相同:一個是清淨無欲的色界清淨的自然樂,另一個是污濁貪欲造作而得的人間粗重貪欲之樂。宗喀巴卻以彼代此,硬把魚目說成是珍珠,學人卻跟著迷信奉行實修,不知道自己都被嚴重地誤導了。

而學人真正能夠證得色界定中的初禪,不是只有善根發,差別在於善根發是依於過去世曾經有過禪定修學的習氣,所以再偶而體驗到一下初禪的氛圍,但這不能算是實證初禪,因為禪定畢竟是意識相應的境界,而每一世的意識都是新生的。所以導師開示著:有著觀、練、熏、修的次第圓滿,這樣初禪的功德力才能夠隨時應身而持,才算是真正的證得初禪。也因此如果偶而有這種初禪的相應,那就必須繼續地保持,而且要繼續地去增長那一個定力,增長到你這一個初禪的這一分定力,能夠在行住坐臥當中都能夠運用,這樣才算是圓滿地證得初禪。

證得初禪就是離欲者,或名有作意數,為加行究竟果的作意,如《瑜伽師地論》中開示:【從是已後,於瑜伽行初修業者,名有作意,始得墮在有作意數。何以故?由此最初獲得色界定地所攝少分微妙正作意故。由是因緣,名有作意。】(~《瑜伽師地論》卷32)意思是說初禪定地,此後在初禪定中身心輕安與心一境性,因為你已經有了這一分的一個作意,所以能夠兩兩相互增長,定力能夠漸次增上。如果證得初禪的人還沒有解脫慧或者是般若慧,而好樂執著在禪定的境界,那他在人間捨壽後就一定會生到色界初禪天中;除非已證得真心如來藏的菩薩,發願重回人間利樂有情,繼續修行六度萬行自度度他。

所以初禪善根發與實證過程,不是好樂男女欲的喇嘛教傳承者所能夠體會的;喇嘛教徒於男女性愛貪著不放,一生追求男女淫樂中的第四喜全身遍樂境界——是欲界中最粗重的法,而且是不斷地增長貪欲蓋;與實證初禪的輕安正理是背道而馳的,因此他們的這一種修學法則,連欲界定都無法證得,更何況能夠證得初禪。而宗喀巴更創立一種荒謬的方法來說可以證得色界天身。他說:「像光明次皆收回入,於自心月輪。修成爾時本尊,而起與自不異之慢,是為色天。」(~《菩提道次第廣論》卷3)但是色界天身是經由離開欲界愛和禪定的實證而發起的,不是像宗喀巴所說用觀想發起的。宗喀巴用觀想天像而說自己是色界天人;這是妄心施設的虛妄法,連欲界天都及不上邊,何況是色界天。

接下來,我們看宗喀巴他在《廣論》中談到他所認知的止-奢摩他-在佛門修學五位的地位。他說:「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何況大乘……不許彼定,即是修毘缽舍那法。」(~《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6)其實這是宗喀巴將禪定比擬至「無上瑜伽中備諸德相圓滿次第微妙瑜伽。」(~《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6),所以他對於禪定只是依於經論中,認為禪定只是止,而他心中所衷心的是無上瑜伽的「空相應觀」。也因此對於禪定,他認為那是「止」,不是「觀」。而對於「毘鉢舍那」,他認為那是依於無上瑜伽所證得的空相應心,那個才能夠叫作觀,所以他把止跟觀是分成兩件事。關於宗喀巴說「奢摩他」這個部分在三乘菩提中的一個位階,但事實上宗喀巴對於三乘菩提的內涵,在《廣論》中是看不到他有著正確的解說,否則他就不會好樂雙身法,更何況書寫專書來終生倡導以及傳授。

關於三乘菩提,簡要來說,聲聞菩提是依現觀現象界法的無常、苦、空、無我的智慧,而得出世道的相應心;接著數數修除我見、我執的煩惱,而證得解脫入無餘涅槃。緣覺菩提是得有聲聞菩提的基礎,而能夠有著推理以及現觀諸法之間相因、相待的因緣關係。不論聲聞菩提、緣覺菩提,是都能夠認知著有本際、入胎識的不生不滅,差別是在於聲聞菩提是信受佛語,緣覺菩提更是思惟、推理而能夠確立地信受不疑。因此能夠知道涅槃本際清涼、寂靜、實際,不同於斷滅空、惡取空,所以二乘人能夠放心地入涅槃。而大乘之道除了斷我見、我執以外,更要實證真心如來藏而出生根本無分別智,轉依如來藏的真如體性來修學佛菩提道。但不論是世間、出世間的道果,都得有止、觀雙俱方得成就。所以在《解深密經》當中 佛陀開示:【復次,善男子!一切聲聞及如來等,所有世間及出世間一切善法,當知皆是此奢摩他、毘鉢舍那所得之果。】(~《解深密經》卷3)若我們暫時不論二乘的解脫智慧跟大乘的般若慧,純就禪定止觀之法來論之,止觀之法是通外道的,不能說它是低於小乘或低於大乘。但是止觀之法不等於佛門當中的解脫智慧或者是大乘般若慧,可是要得到解脫慧以及大乘般若慧,卻要有著定力的相依、相行。

因此初果人必定要有欲界定乃至未到地定的共行,才能證得、才能續往上修除我見、我執的現行;二果人必定要有欲界定,所以稱之為一來果;三果人必定要有初禪的證得,所以稱之為不來果。解脫智慧的實證或般若的實證,必定要伴隨著禪定的實證這樣的附加價值。再者,不同種性學人修學止觀,其所修證的內涵以及他所得的功德受用是都不相同的。外道以及未悟的聲聞、緣覺、凡夫菩薩,所修的止觀只能算是世間法;已經斷我見的聲聞、緣覺所修的止觀是出世間法;已悟菩薩轉依如來藏所修的止觀是世出世間法。而宗喀巴認為修定次第只是修止,並認為外道諸仙能夠依世間道離欲,乃至於能夠依此而趣入上地所入的無所有定。他的說法暴露出他禪修知見的貧乏,何況實修。禪定的修證不是像宗喀巴這樣的臆想,修四禪八定是往上次第而進,不能躐等。

例如初禪地必須以厭離欲界愛為基礎;又如二禪要捨離五塵的覺觀、捨離初禪身心之樂。平實導師更教導:要入二禪必須初禪是具足圓滿的,才可能會有那樣的功德捨離初禪而入於二禪前的未到地定,否則未來要發起禪定時,仍然會掉落初禪之中無法進入二禪。同樣二禪至三禪乃至四空定也是一樣,一定要前次的禪修修學圓滿,入於未至定或又稱為未到地定,養成更上層禪定的條件,等更上層的條件具足才有可能證入。因此禪定是有著次第向上證入,不能像宗喀巴含糊籠統地說這些外道他能夠依於初禪,就能夠趣於上地。

而佛法當中所說的止觀,是指經由觀行思惟的過程而於法能夠心得決定,並不是只侷限於世間禪定。所以說聲聞、緣覺依斷我見來說時,所修的止觀是不共外道的。菩薩依證實相,轉依真如悟後起修,所修的止觀是不共聲聞、緣覺,更是不共外道的。而宗喀巴始終認定奢摩他和毘鉢舍那是不相隸屬的兩個法,主要是因為他錯解奢摩他是禪定,而認為毘鉢舍那是男女雙修等至,有著樂空雙運的覺觀才是證空性的「般若慧」。也因此他就是說禪定只是修止是不修觀,所以一錯下來就整個錯了。所以宗喀巴才會說:「此三摩地尚未能入小乘之道。」然而禪定這個名詞以及禪定修證內涵並不是單指四禪八定,在《瑜伽師地論》當中說三摩地並非只是靠心一境性的「靜」而已,更還要有審正觀察的「慮」在裡面。靜是奢摩他,慮是毘鉢舍那,而三摩地是奢摩他和毘鉢舍那的結果,所以以三摩地謂已轉依者心住一境故,也就是能夠等持而住。所以 平實導師常常在講課的時候,能夠轉依於初禪的定境當中而來說法,這個就是能夠有等持的力量,所以在修學禪定的過程當中,止與觀都是不能偏廢的。

宗喀巴愛樂淫欲之法本來無可厚非,這是欲界眾生所好,本然如是。但是不該把淫、樂、觸、境這些妄行,套上佛法名相而說那是佛法,因為和佛法完全無關,並且是全面地悖反佛法實證的義理跟境界。而宗喀巴又不肯如理地去研讀大乘經論,所以在經典當中明明都已經說要止觀雙運才能成就奢摩他,但是宗喀巴卻說三摩地的成就,止與觀是分開的。我們來看《瑜伽師地論》裡面說:【正修行者,如如毘鉢舍那串習清淨增上力故,增長廣大;如是如是能生身心所有輕安;奢摩他品當知亦得增長廣大。如如身心獲得輕安,如是如是於其所緣心一境性轉復增長。】(~《瑜伽師地論》卷31)此意是說毘鉢舍那增長,奢摩他也是增長。也因此,如果要禪定的修學能夠快速,不能只是在奢摩他上面去安住,更要能夠有著毘鉢舍那的和合運作來起觀。宗喀巴他把三摩地的相應以及奢摩他、毘鉢舍那,沒有辦法正確地出離出來——三摩地如同果,而奢摩他、毘鉢舍那是證得三摩地的條件。宗喀巴的說法,就好像我們要坐火車到北京,他就把火車當成是北京,那這樣是顛倒說法。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1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