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沉與睡眠之差別

第38集
由 正仁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在上一次的節目當中,我們探討了宗喀巴對於百法明門中煩惱等心所法的無知,今天我們再繼續探討掉舉、惡作等心所有法。

《瑜伽師地論》卷11〈本地分〉中說:【復次,於諸靜慮等至障中,略有五蓋,將證彼時,能為障礙。】在這五蓋當中,掉舉與惡作合為一蓋,掉舉是貪煩惱所攝,是屬於百法五十一個心所有法中,第五類的二十隨煩惱法之一;而惡作是屬於列為第六類的不定法。《大乘百法明門論開宗義記》卷1說:【不定四者:一、睡眠,二、惡作,三、尋,四、伺。開曰:此第六位不定四也,於善染等皆不定故,非如觸等定遍心故,非如欲等定遍地故,故此四種立不定名。】四種不定法:睡眠、惡作、尋、伺,於論中說「於善染等皆不定」,「善」者是指五十一個心所有法中第三類的十一種善心所,是善性;「染」者是指第四類的六種根本煩惱與第五類的二十種隨煩惱,則是不善性;而此四不定法對於善、不善及無記並沒有決定性,也就是說,不一定是善、不善或非善非惡的無記。以惡作(也就是悔)為例,譬如追悔過去所作惡事而想要改過,這個時候悔便屬於善性,因為和慚愧等善心所相應;但是如果追悔過去所作的善事而生起貪、瞋等煩惱的時候,例如有人作了布施之後產生悔恨懊惱,這個時候後悔就屬於惡不善性;追悔過去所作非善非惡的事情,悔便屬於非惡不善性,因為這些非善非惡雖然不是惡法,但是卻還有無記異熟法,會導致有情眾生繼續輪轉生死。是故,因造惡之悔所產生的掉舉,並不全然是屬於貪煩惱的一部分,宗喀巴對這些是沒有正確理解的。

又說「非如觸等定遍心故」,四不定法又不同於觸、作意、受、想、思等第一類的五遍行心所法。八識心王一定能與五遍行心所法全部相應,五遍行心所法遍八識,而四不定法只能與意識相應。又說「非如欲等定遍地故」,四不定法又不同於欲、勝解、念、定、慧等第二類的五別境心所法,一定能遍三界九地,因為四不定法只能在欲界才全部都有,不遍於色界、無色界這二界。在色界、無色界中的天人不會有悔,也不會有眠(色界天人不需要睡眠,因為其色身內無五臟六腑,沒有受用欲界中粗重的摶食,而是以修禪定時的禪悅為食,已經離開了睡眠蓋),但是尋與伺二法雖然不遍色界、無色界,這只是方便說。所謂在二禪的無尋無伺境界中,是指對五塵不起心動念、不思索察覺分別;但在無尋無伺境界當中,仍有意識心緣於定境法塵之了知相,並非完全無知、無分別。因此尋與伺二法在四禪的色界中也是有的,並非完全不存在,只是在定境法塵中離開五塵覺觀的尋伺,故稱初禪地為有覺有觀,又稱為有尋有伺;二禪等至位以上則稱之為無覺無觀,又稱為無尋無伺,這是針對五塵的覺觀,不是在說定境之中離開五塵,意識心自心內住的覺觀。修學禪定的人對於這一點不可不知。

從以上的說明,我們知道悔、眠、尋、伺等四法,它們不一定是善法,也不一定是惡法,因此立為不定法。而此四不定法都與奢摩他(也就是止),及毘缽舍那(也就是觀)有關,修行人不能不知,更不可盲從於宗喀巴誤會佛法後,所曲解猜測的妄說而盲修瞎練,以上是依據正法而說的;但宗喀巴在《廣論》這段文字中,則是這樣說:【問:由餘煩惱從所緣境令心流散,及於所餘善緣流散是否掉擧?答:掉是貪分,由餘煩惱流散非掉,是二十隨煩惱中散亂心所。於善緣流散隨其所應,是善心心所,非一切散皆是掉擧。】(《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以上這一段話的意思是說:「有人問:由於其他的煩惱,從所緣的境界中,使得意識心流散掉,以及對於其他的善緣所產生的流散是否算是掉舉的一部分?回答說:掉舉的意思是指貪求快樂所產生的境界,若是由於其他為了引生最強烈、最長久樂觸而產生的煩惱,只是流散而不是掉舉,是二十隨煩惱中的散亂心所。在樂空雙運的善緣上面之流散只是隨其所應,是屬於善心心所,並非一切流散都是掉舉。」學佛人若只從他的文字表義上面來分辨他的止觀說法正確或是錯誤,便無法看到他說法的錯誤。宗喀巴認為:凡是為了引生樂空雙運中最強烈覺受、最長久樂觸,而產生的心境流散,都不屬於掉舉,因為這是善心與善心所,不該認定為惡心所,就不該定義為掉舉。可見宗喀巴對於百法中這些心所有法是完全不瞭解的,或者雖有瞭解,但為了宣揚雙身法是佛法的立場,不得不如此錯誤地扭曲解釋。

接著再來說昏沉。《廣論》第367頁這樣說:【沉沒有二,謂善與無記。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唯是癡分。】(《菩提道次第廣論》卷15)宗喀巴把昏沉分為二法切割開來,而說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沉是善與無記;然而這樣的說法並無經論的根據。事實上藏經中有根本論之稱的《瑜伽師地論》卷第11〈本地分〉中說:【惛沉者,謂或因毀壞淨尸羅(也就是戒)等隨一善行,不守根門,食不知量,不勤精進,減省睡眠,不正知住而有所作;於所修斷不勤加行,隨順生起一切煩惱,身心惛昧,無堪任性。】以上論中聖 彌勒菩薩說:「昏沉是指破清淨戒等毀壞任何一個善行,乃是因為不守護眼、耳、鼻、舌、身等根門,飲食不知道要適量節制,不知精進勤勞修行等等,不能正知正住;對於所應修斷之煩惱,不勤修加行而隨順一切煩惱的生起,導致身心惛昧,無堪任性。」也就是身體和心理都在昏昧的狀態,無法堪任於正知正住的境界之維持。所以昏與沉都是屬於隨煩惱的癡之一部分,都是不善性,不應拆解,昏與沉應合說為一句;而不是宗喀巴所說的把昏和沉分為二法切割開來,而說昏是不善或有覆無記,沉是善與無記。

再舉 玄奘菩薩的《成唯識論》來證明昏沉乃為一法不應該分開。在卷6中 玄奘菩薩說:【云何惛沈?令心於境,無堪任為性;能障輕安、毘鉢舍那為業。】如前根本論中所說種種原因,導致意識心對於所緣的境界不能清楚了知、堪任維持,為昏沉的體性;昏沉的功能,為障礙意識心輕安及處於觀的狀態,也因此修止的時候就不容易成就。是故昏沉都是不善性,並非像宗喀巴所說的,沉是善與無記,昏是不善與有覆無記。宗喀巴根本不懂得什麼是有覆無記,更不用提有覆又無記這個法。

在百法中的最前面八識心王,其中的第七識意根,祂的體性就是有覆無記性。意根因為不與五別境心所法的欲、勝解、念、定心所相應,只是具有極少分的了別慧,故對於六塵境是極昏昧而粗略的,因此說為無記;而有覆的意思,則是指第七識意根從無始劫以來,永遠和四大煩惱——我見、我愛、我慢、我癡相應,一直在五欲六塵中攀緣、貪愛執著,而增長了貪、瞋、癡、慢、疑之習氣種子,導致有情持續在三界六道中生死流轉,障礙覆蓋了其得解脫生死的契機,因此稱這第七識意根為有覆性,總合就是有覆無記性。以上這一段,我們說明了「昏沉」真正的意思,總結就是聖 彌勒菩薩所說的「身心惛昧,無堪任性」。

接著我們再來說明昏沉和睡眠的差異。昏沉是指意識心時時處於昏昧陰暗的狀態,不同於睡眠,昏沉可以稱之為愚癡的狀態,對於諸法都無法堪任明了,是五十一心所法中二十隨煩惱之一。又沉的意思,不能夠和昏拆開來解釋,說是睡眠的意思,這裡所說的五十一心所法中之睡眠,也不是指睡得非常深沉而無夢之境界;無夢之睡眠是意識已經斷滅了,這個時候只有意根對於法塵起作用,和其餘前五識及意識等六個識相應的一切法都不起作用。《大乘百法明門論》中說睡眠是不定法,如同前說不定法於善、惡、無記沒有決定性,睡眠只有意識與之相應,而且睡眠這個法只有在欲界中才有。

《成唯識論》卷7中說:【眠謂睡眠,令身不自在,昧略為性,障觀為業。謂睡眠位,身不自在,心極闇劣,一門轉故,昧簡在定,略別寤時。令顯睡眠非無體用,有無心位假立此名,如餘蓋纏,心相應故。】論中所說「一門轉」的意思是:當意識處在睡眠位的時候,只緣於內門(也就是法塵)一門,和處在清醒位(也就是寤)的時候,六識可緣於內塵多門是不一樣的。「昧簡在定」:「簡」是區別、說明;昧簡在定的意思是說:這是在區別或說明睡眠位之意識,祂所住的暗昧境界,是不同於安住在定中意識的止觀境界。「略別寤時」:「寤」是清醒時,略別寤時的意思是:睡眠之法生起的時候,身體和心理都沒有堪任性,也就是無法做任何事情,處於昏沉狀態之意識,無法像清醒的時候一樣能緣於諸境界而作分別。

從這裡可以看出,睡眠一法還是有它的體性,只有在眠熟位的時候,意識才完全斷滅,而在睡眠的昏沉位中,還是有意識心在運作,故說「非無體用」來顯示睡眠之法;另外將眠熟無夢的時候,意識斷滅之無心位假立為睡眠位,以別於其他的無心位。由《成唯識論》的開示可知,不定法之睡眠,並不只是只有一般人所認知的「有夢時的睡眠」,更不是單指「意識斷滅時的睡眠」。它的定義較廣,凡是能令身不自在,而且覺知心極為暗略,就稱之為睡眠;例如快要入睡和快要醒來的時候,也都包括在睡眠的定義之中,此點修行人應該知道。

聖 彌勒菩薩說昏沉與睡眠合為一蓋,也說明了昏沉和睡眠的微細差別,若昏昧到了最極致,則睡眠一定就會生起。在《瑜伽師地論》卷第11〈本地分〉中說:【睡眠者,謂心極昧略。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沉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是故此二,合說一蓋。又惛昧無堪任性,名惛沉;惛昧心極略性,名睡眠。由此惛沉生諸煩惱、隨煩惱時,無餘近緣如睡眠者,諸餘煩惱及隨煩惱,或應可生,或應不生,若生惛昧睡眠必定皆起。】以上這一段,非常清楚地解釋昏沉與睡眠的差別。「睡眠者,謂心極昧略」,說睡眠的意思是心極端的昧略;句中所說的「昧」為闇昧的意思,「略」則為簡略,也就是心處於非常暗昧簡略的狀態。接著又說睡眠分成兩種性質:「又順生煩惱,壞斷加行,是惛沉性;心極昧略,是睡眠性。」以上是說,當意識隨順於境界而產生種種煩惱,阻斷或毀壞了學人修定的加行,對於所緣的境界,便會產生昧略而讓意識處於昏暗不明的狀態,這就是昏沉性;另外一方面,在意識極端昧略的狀態,意識就會完全斷滅,進入睡著無夢的狀態,這就稱為睡眠性。也就是說,昏沉性的極端就是睡眠性,因此說昏沉與睡眠合起來一蓋,稱為睡眠蓋;睡眠蓋能夠障礙毘缽舍那,也就是觀。宗喀巴只知道昏沉可以障礙毘缽舍那,而不知道睡眠同樣會障礙毘缽舍那,乃至認為非煩惱所攝故。宗喀巴不知道,但是學者不能不知。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就說明到這裡為止。非常謝謝大家的收看!

敬祝各位菩薩:身心安泰、道業精進、福慧增長、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2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