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聖諦(上)

第48集
由 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今天我們繼續來跟大家分享《阿含正義》裡面的內容,我們在四個講次裡面要跟大家講解的內容,是關於四聖諦跟八正道,還有異生性這些內容。

首先來看看四聖諦這個部分,其實在前面的法界衛星的錄影裡面,正覺同修會的親教師余正文——余老師,曾經在「三乘菩提概說」第二集到第十集的內容裡面,有解釋過四聖諦總說及細說,在那裡面講得非常的詳細。諸位菩薩們如果需要的話,也可以再去查閱,也就是「三乘菩提概說」的第二集到第十集。

我們繼續今天的講題,首先來講到四聖諦這個事情的話,大家心裡面一定第一個會疑問說:為什麼叫作聖諦?這個聖諦這兩個字,如果依照《瑜伽師地論》的定義的話,它是這樣說的:【問:何故諸諦唯名聖諦?答: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是故諸諦唯名聖諦。】(《瑜伽師地論》卷27)在這個論點裡面是這樣講的,就是說為什麼它叫作聖諦?現在先給大家定義就是說,諦這件事情指的就是真理的意思;那麼聖諦依這個解釋,就是聖人所見、所知、所證的真理。所以,在論文裡面說「唯諸聖者於是諸諦同謂為諦」,也就是一切的聖者(這個聖者指的就是在佛教裡面的聖者),他們都會同樣地看到了這個諦—真理的一面—對於這個真理能夠如實了知、如實觀見。了知跟觀見是不同層次的東西:了知就是在我們的意識的層次,去知道這個事情的本末,知道這個事情的道理;可是觀見這個事情,卻是基於前面的了知之後,在日常生活歷緣對境當中能夠確實地觀行,能夠見到它中間運作的道理確實如是,這個才叫作如實觀見。那麼一切修行,必須包含了這兩個部分:就是如實了知、如實觀見,這個也就是我們講的聞、思、修的層次。

那麼聖諦,是一切愚夫不如實知、不如實見的。有些愚夫不如實知,大家看到這一點的時候請千萬不要懷疑,因為有許多人根本就不知道他現在的所作所為,會為自己帶來許多的痛苦,所以這類型的就叫作不如實知;那麼不如實見,有一些人即使知道了業緣果報的這些基本的道理,可是仍然沒有辦法安止於正確的知見,而屢屢犯下了不應該犯的錯誤,所以這個就叫不如實見。所以,聖諦最主要的分野就是「唯聖人乃能夠如實知、如實見」。

談到四聖諦的內涵,就是包含有四個,通稱是苦、集、滅、道。在 平實導師的《阿含正義》的這本書裡面,在這個部分的內容,平實導師以相當的篇幅引用了《中阿含》的《分別聖諦經》。這《分別聖諦經》是舍利弗代 佛說法,而為這個弟子們開示四聖諦的各個的道理,可以說在裡面講得非常的詳細;所以,平實導師在這個部分的內容裡面,花了許多的篇幅把它清楚地翻譯出來,讓大家能夠依循。那麼我們在這裡,其實如果大家能夠真正掌握舍利弗尊者,或者是平實導師翻譯的意思的話,那其實這幾個講次在您來說的話,其實都是有些多餘了;不過我們就是怕有遺珠之憾,所以才要再進一步來跟大家說。

首先談到四聖諦裡面,必須要先談到苦聖諦。為什麼?因為四聖諦,苦、集、滅、道這個四個字:第一個是苦聖諦;第二個就是集,其實談的是苦的集;第三個滅諦,談到是苦的滅;第四個談到的道,是苦滅之道,或是通稱滅苦之道都可以。所以,苦、集、滅、道的後面的集、滅、道這個三個諦,完全都是基於苦諦而開展出來的;所以要進入四聖諦來修學的時候,就必須要先從認識苦聖諦開始。那這一件事情,我們必須要提醒大家:四聖諦不僅是二乘解脫道的重心,並且四聖諦也是大乘佛法在斷我見的層次所必修的,並且也是大乘佛法入初地之前必須要觀行得非常清楚的,甚至也是大乘佛法到四地以後,所必須要再重新觀行的地方。所以這一個部分可以說,四聖諦的本身是佛法中的重要義理。當然每一個人只要講學佛的話,就必須要好好地瞭解四聖諦。

那麼關於四聖諦的修學,佛陀也確實曾經開示過說:學這個四聖諦必須要依次而學。所以這個跟我們之前跟大家說的一致,就是說您必須要先瞭解苦聖諦之後,基於苦聖諦才來漸次開展其他的三個諦。所以,我們先來看看苦聖諦:那苦聖諦這件事情,一般在佛經裡面講到的苦,有各式各樣不同的苦,比較常見的說法,是八苦的說法;這一個八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最後是五陰熾盛。這個八個苦,從這個文字整個看下來,除了五陰熾盛——最後那個五陰熾盛的苦之外,其他的從生、老、病、死到求不得這七個苦,可以說世間的大眾應該都有直接的體會。比方說,生、老、病、死,每一個人都是歷經了生、老、病、死的過程,所以這個生、老、病、死,對大家來講應該都是每一個人都了然於胸;只是每一個人對於這個生、老、病、死中間的苦,到底是如何地覺受會有所不同。那是不是由於生、老、病、死的痛苦的覺受,而能夠想到是不是有什麼樣的方式來出離?那個又是另外一回事!

至於說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三個,更是世間人所體會的痛苦中非常鮮明的。比方說,愛別離這一件事情,可以說世間人都有歷經過心愛的事物或者心愛的人要暫時別離,乃至於永久別離的狀態;那一旦面臨到這個狀況的時候,相信每一個人那個心裡面的痛苦都是不言可喻的。同樣的,怨憎會也是每一個人都經常會經歷到的狀況,不管是在家庭中,不管是在朋友圈,乃至在職場上面,多多少少都會碰到一些人,跟我們不知道因為什麼因緣的關係,所以結下了怨;這些怨導致於說,我們每一次碰到的這些人或事的時候,總是會覺得非常地痛苦,這裡面往往甚至都會隨著境界來臨而生起瞋心。求不得,那又是世間人常常經歷過的痛苦之一,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許許多多的願望,從小到大都有大小不同的願望,那這些願望慢慢大家就會知道,這些願望能夠實現的可以說都是居少的,絕大部分都是沒有辦法實現的;所以在求不得的這種狀況,在世間人來說可以說是很平常的事情。

所以,像這個從生、老、病、死、愛別離一直到求不得這些七個苦,世間人都知道,所以世間人也常常會想說:好,那麼我們在面對這些事情的時候,不妨就接受它們是世間的常態吧!所以,有一種說法教我們說:心胸寬一點、計較少一點、付出多一點、欲望少一點;用這樣的方式,那我們就比較不會被這些七項的內容所困住,進而感到十分地痛苦了。所以這個是一般的人,對於佛教講的這個八苦裡面的七苦一般的理解,大概也都只是這樣子而已。但是實際上,我們如果深入來看的時候,佛教講的這個七個苦,是不是真的因為我們心胸寬一點、計較少一點這些世間的作法,就能夠有效地離開這些苦呢?答案恐怕是未必!

至於為什麼呢?我們再往下看,大家注意看到:這個七個苦之外,還有一個苦,因為我們整個講的內容是八苦,所以除了七個苦之外,還有一個苦叫作五陰熾盛苦。這個五陰的內涵就是色、受、想、行、識,其中對於一般人來說,色可以說就是函蓋我們色身的這些事情叫色陰,那麼受、想、行陰可以說是對應到一般人所理解到的心理的活動;所以,五陰講的這個,就不外乎對應到一般人所認知到的身心的所有一切。那這個五陰熾盛這是什麼意思呢?一般人,我們說身心的活動對我們來講,從我們知道了我們自己的存在,一直到現在這個時空之下,那五陰對我們來講—我們的身心活動來講—可以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除了睡著、熟睡了、毫無覺知之外,其實我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經歷五陰的這個狀況;然而,我們卻從來不覺得有什麼熾盛的地方,不是嗎?所以,為什麼我們說苦,八個苦裡面的最後一個,卻放上一個五陰熾盛呢?

實際上五陰「熾盛」的這個兩個字,當然也可以把它解釋成說有一些人貪瞋癡特別猛烈的狀況,把它解釋成這個五陰熾盛。但實際上五陰熾盛這個字眼,其實遍及一切這個未入佛門修學的眾生,不管它是不是貪瞋癡真的是如表相上的這麼樣的熾盛;這是因為說我們的五陰的活動,其實就是充滿了佛教講的無明,也充滿了我們的業緣果報的影子。所以,在五陰的活動當中,其實我們都是不由自主地受到我們自己的種種的習氣跟無明的影響,所以我們會去造作了許許多多的事情,這也就是世間的眾生之所以在三界輪迴當中,一路地浮浮沉沉不能解脫的道理。所以,如果從這個觀點來看,從無明、習氣等等這個觀點來看的時候,有哪一個凡夫眾生不是五陰熾盛的呢?所以從這一點來看的話,它確實是很貼切的一個形容。

那麼從五陰熾盛再回去看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我們可以發現,從所有的這個七個苦,其實都函蓋在五陰熾盛的苦裡面;怎麼說?那就是因為我們之因為有這一生的五陰熾盛,所以跟著我們的無明、跟著我們的習性,去造作了許許多多的業,導致於說我們在往生—此生結束之後—繼續往生到下一趣的時候,我們要繼續經歷下一生的生老病死,乃至於繼續經歷無量生的生老病死,這不就是五陰熾盛的原因嗎?

接下來,由於五陰熾盛的緣故,我們會有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這些苦。比方說愛別離,當我們跟喜愛的事物分離的時候,對於喜愛的事物這個喜愛本身,就是屬於我們五陰的身心活動,我們正是因為看到了某些境界,起了相應的受,這些受可能就是樂受;那麼這一些受,進一步再又起了想,那這個想就是想像這個境界如何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編織出對於這個境界的想像;然後接下來對於這個行、對於這個境界,再進一步有了種種的行——包含我們剛才講受、想的心行,包含講我們作了種種的行為,來去幫助自己能夠緊緊地抓住這個境界,使得它不要去別離,那這個不就是行蘊嗎?那麼關於受、想、行這個運作的過程中,所有的認知的作用不就是識蘊嗎?所以,我們在執著境界的這件事情來講,可以說受、想、行、識四個蘊的運作是非常分明的事情。正因為我們有了對於境界執著的這種愛,相應的這些受、想、行、識等等,所以當我們愛別離的時候,就會生起了種種的苦受;所以,愛別離它的根本的原因,仍然是在於五陰熾盛。那同理可證,怨憎會、求不得同樣是如此。

所以,八個苦其實它總結就是五陰熾盛。所以我們今天在學這個苦聖諦的時候,就是第一個必須要學到說,我們的五陰是怎麼回事?這個五陰的運作是怎麼運作的?這個五陰又為什麼是熾盛的?要一一去瞭解;然而,這個瞭解另外有一個面向,或許可以幫助學佛人更清楚地了知苦聖諦,那個就是三苦的講法。這個三苦的講法叫作苦苦、壞苦跟行苦。

現在先講苦苦,苦苦就是,我給它的定義就是:世間的人,大家毫不猶豫都知道說這一件事情是苦的,那麼它就叫作苦苦。比方說,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那這三個苦當我們講出來的時候,即便是一個沒有修行的人,當他聽到了這件事情的時候,他也知道這是一個難受的境界,所以像這一些都叫作苦苦;至於生老病死帶給身體上面的苦受,也是一般人能夠直接體會的,當然也叫苦苦的範圍。所以,剛才講的八苦的前面七個苦,都可以把它隸屬在苦苦的範圍。

接下來,我們就進入到壞苦。壞苦的意思就是說:它的這個壞字就表示說,現前這個境界終有一天會變壞;也就是說,基於世間一切法都是無常的道理,我們就知道說眼前所見、所知、所聞的一切,都會逐漸地變壞,這裡面由於變壞了而引生的苦受,就是叫作壞苦。所以這個壞苦,就比這個苦苦稍微不直接一點。比方說,今天假如說我們貪著一個境界的時候,當這個境界完好如初地在我們現前現起的時候,我們可以毫無阻礙地貪著這個境界的時候,那麼對於一般人來說,這個往往代表的是這裡面不是苦受,而往往是樂受;所以正在貪著一個境界,並且這個境界是無阻礙地現起的時候,往往這就不是叫苦苦。但是當我們在貪著這個境界的時候,如果能夠細心去觀察,觀察到這個境界無時無刻可以說每一個剎那都在變壞,所以你再怎麼執著的事物,在下一個剎那的時候它就已經壞了幾分,然後再下一個剎那的時候又再壞了幾分;那麼能夠認知到每一個這樣子的這個時刻它都在變壞,以至於說你即便是眼前正在享受這個境界,你也知道這一切的境界終將會失去,無論它是再怎麼美好,終有一天你必然會全然失去;那麼認知到這樣的話,心裡面生起的苦受,那就叫作壞苦。

那最後一個叫行苦,行苦又比壞苦更加的細微。就是說依照特定的境界,然後我們順著時間下來的話,我們能了知到這個境界終究會變壞的話,而因此生起苦受,這個叫壞苦。可是行苦這件事情,就不再只是就壞苦這個層次來說,因為壞這件事情,指的必然是目前的境界變壞了;可是行苦這件事情,是指一切有所變化都叫作行苦;一切喔!那就表示說:不管是由好變壞或是壞變好,只要變化都叫作行苦。那麼如果一個人能夠體會到這個一切的世間無常的必然性,任何境界都必然是無常的話,那麼他如果認知到這個,因此而覺得說,這個是不安隱的狀態對他來講是一種苦的話,那麼這個就叫作行苦。

所以,從苦苦、壞苦、行苦的話,可以說它所談到的苦的狀況,是一路的更深入、更微細。我們在修行的時候,一樣也不能夠只是停留在苦苦這個層次,而必須從苦苦、壞苦、行苦,進一步探究到所有一切苦的真正的根源;從這個根源—掌握到這個根源之後—再從這個根源再往回回溯到說所有一切的境界,想辦法去解決這裡面的苦的問題。

所以,這邊就跟大家講:瞭解苦聖諦從這個方向去想的時候,你就知道說為什麼一切皆苦。因為世間一切的法莫非是無常,所以既然都是無常的話,它們必然都是在行苦的範圍;乃至於說,今天您如果修禪定—修到非想非非想定—四禪八定最高的非想非非想定的境界的話,那仍然是行苦所攝。所以了知到這個之後,才能夠進一步探究,到底應該要如何從根本上去離開了這些苦,這個就是學習苦聖諦應該第一個要注意的地方。

今天就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3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