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不是性空唯名

第102集
由正源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上一集「三乘菩提之常見外道法——廣論」節目中,我們辨正了假藏傳佛教喇嘛教密宗黃教至尊宗喀巴《菩提道次第廣論》所說:【此讚般若波羅蜜多,聲聞獨覺亦須依此,故說般若波羅蜜多為母,是大小乘二子之母,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如是證空性慧,尚非大乘不共之道,況諸餘道。】(《菩提道次第廣論》卷8)這段論文來證明,宗喀巴不僅於佛菩提道的般若實相空性心無所證,就連解脫道中的聲聞四果層次最低斷三縛結的須陀洹,也是毫無所證。

這一集我們要繼續就他這項錯謬的說法,再進一步加以辨正。首先,既然如我們在上一集節目中所說:小乘聲聞緣覺解脫道的聖者,只證蘊處界空相,不證真如心如來藏空性;反之,大乘佛菩提道的賢聖,則不僅親證如來藏空性,也證得蘊處界空相。所以如果要說有一個大小乘共依的空慧,應該就是蘊處界空相,也就是現觀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緣生緣滅、生滅無常、空無自性,或者是修因緣觀所得蘊處界一切法緣起性空。由於宗喀巴主張大小乘所證空慧相同,我們姑且假設宗喀巴確實證得小乘解脫道的蘊處界空相、證得緣起性空。這邊為什麼要說是姑且假設呢?因為在上一集節目中,我們已經詳細解說了,真正證得解脫道的小乘聲聞緣覺聖者,是不可能不知道大乘賢聖所證涅槃本際如來藏空性是與自己解脫道所證的蘊處界空相截然不同,那麼去主張大小乘所證空慧相同,這樣錯謬的見解,那是不對的。而宗喀巴竟然就在書中公開這樣主張,就表示他的蘊處界空相、他的緣起性空,也只是思惟想像,實際上未有絲毫實證。

因此,這裡我們要姑且假設他有證得蘊處界空相、證得緣起性空,以方便繼續下面的進一步辨正。就是當宗喀巴確實證得蘊處界空相、證得緣起性空,而主張大小乘所證空慧相同的時候,那就等於是主張大乘般若的空慧其實就是蘊處界空相、就是緣起性空。

那麼解說到這裡,或許已經有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們驚覺,這不就是某位生前被台灣佛教界奉為導師,著書四十餘冊的法師,在他書中一再倡導的般若就是性空唯名。沒錯!這位台灣佛教界導師對於佛法的基本看法,確實就是源自宗喀巴的密宗黃教應成派中觀的邪見。他的意思很清楚,無非是說般若智慧指的就是緣起性空,而緣起性空的法義,已經 釋迦世尊在第一時教宣演阿含解脫道時,就已經具足宣說了;到了第二時教的般若期,不過就是另外施設一些名相,像是非心心、無心相心、無念心、無住心、菩薩不念心,或者是真如等,來指稱緣起性空,並不是另外有其他什麼實質的東西。所以「般若」只是一個名言施設、假名言說的名詞,還是萬法緣起性空啊!並沒有其他不同的內涵。他隱含的意思,不就是在顯示 釋迦世尊第二時教所說的般若,其實是沒有意義的戲論嗎?但是緣起性空的空相,說的是蘊處界諸法都是因緣生、因緣滅、生滅無常,沒有自我存在的體性;也就是本來空無,藉著因緣而生,也由於因緣散壞而滅失,又回復空無的斷滅,所以叫作空相。

然而 釋迦世尊第二時教宣演的般若諸經講的卻是「金剛心」,就是把六百卷的《大般若波羅蜜多經》濃縮為《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再濃縮為《般若波羅蜜多心經》。稱為「金剛」,就表示祂是不可壞滅的;稱為《心經》,就表示經文是在講述這個金剛不壞心的境界,講述祂的種種體相性用。那麼斷滅空無的空相,怎能是不可壞滅的金剛呢?如何是有自在的體相性用呢?又怎麼能夠有什麼境界可說呢?當然更不會有六祖惠能聽聞五祖弘忍大師為他解說《金剛經》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時,證悟「一切萬法不離自性」,並且隨即向五祖稟白:【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這些自性功德,我們不妨以《阿含經》中所定義的「名」,來進一步探究。

《阿含經》中說名與色,合稱為「名色」。以五陰來說,色就是色陰,而名則是色陰以外的法,就是受想行識函蓋的所有法,都稱為名。這表示這些名所顯現出來的種種法相,全都是五陰所攝。可是《般若經》明明說:【諸佛菩薩甚深般若波羅蜜多從此性出。是性寂靜,過諸名相;性是真實,遠離顛倒;性不變異,故稱真如。】(《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卷第569)可見這個真如心所顯現的一切法性,跟受想行識的叢鬧不靜、生滅變異、虛妄無實等等這些所有的法性完全不同,祂不屬於受想行識這些名所顯現的法相所含攝,卻是有自性的、也是超過名的相,顯然不是聲聞解脫道所說的五蘊緣起性空的法性。而這個心的法性是真實的,祂不是名言施設,不是假名施設,所以不能夠叫作「性空唯名」;只有名言施設、假名言說的名詞,才能叫作「性空唯名」。所以惠能大師聽聞《金剛般若經》悟得這個萬法不離的自性、悟得這個金剛真如心的時候,知道自己五陰身心虛妄無常,可是這個出生五陰身心的真如心卻真實常住。這樣子親證真如心的常住性、功德性與不可壞性,而有了般若空性的智慧。

而那位倡導 釋迦世尊第二時教般若諸經宣講的法義,仍然是第一時阿含解脫道的萬法緣起性空,認為般若就是性空唯名的台灣佛教界導師,常常引用 龍樹菩薩所著的《中論》來證明他的主張。但是 龍樹菩薩在《中論》的一開頭,就以一首偈楷定整部《中論》的前提:【諸法不自生,亦不從他生,不共不無因,是故知無生。】(《中論》卷1)自生是說由自己再出生自己,自生是不符合法界真實相的。例如,意識今晚眠熟中斷滅了以後,不可能在明天早上自己出生自己;意識也不會是由別人所出生的,否則自己不就成為別人掌控的傀儡。那些說上帝創造了我們的身心,這是滅自己志氣長他人威風的一種沒有智慧的神話,也違背了不從他生的佛法聖教。而共生就是由幾個法共同來出生色身或意識覺知心。例如六識論的密宗喇嘛教應成派中觀,主張只要有六根、六塵、業力,就可以出生有情的五陰身心。他們說,眾生是藉無明、業力、根塵為緣而出生,把根本因持種識如來藏排除掉,只說根塵等諸緣和合就可以共生有情身心,就是說有情眾生只是藉世界上這些無常諸法,不需要有常住的根本因,就能被共同的出生出來,這正是 龍樹菩薩《中論》「諸法不共生,亦不無因生」所破斥的邪說。也不符合 世尊在四阿含諸經中所說諸法因緣生、因緣滅的道理;因為 世尊說:【有因有緣集世間,有因有緣世間集;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雜阿含經》卷2)五陰世間的生與滅都得有因也有緣,必須要因與緣具足才能集與滅掉五陰世間。世尊把因與緣分開來,連著說了四個「有因」,這很明顯在告訴大家說,有情眾生五陰世間的集與滅,都要因和緣二者具足。單單說眾緣,不足以成就五陰世間;單單有眾緣,也不足以滅除五陰世間。換句話說,單有眾緣不可能有人出生於人間,而得到這個五陰世間,也不可能單單有緣而無因就可以捨阿羅漢身心、永滅五陰世間,所以才說「有因有緣滅世間,有因有緣世間滅」。

這也就是說,龍樹菩薩《中論》所彰顯的正確的中觀,是轉依如來藏真如體性來說的中道觀行。因為蘊處界緣起性空的意思,是說緣起性空這個觀念是依附於蘊處界而存在的,它僅僅就是意識覺知心中存在的一個觀念、一個虛相,是諸法不自生、不他生、不共生、不無因生,來顯現這個緣起性空的蘊處界。而顯示緣起性空的蘊處界,一樣是不能自生,也不是共生,不是無因生,不是由他生,一定是要由另外一個外於蘊處界而又屬於自己的法來出生。也就是既不能由別人的意識覺知心、也不能由別人的如來藏來出生。蘊處界被有情眾生自己的第八阿賴耶識如來藏出生以後,就會顯示出蘊處界是緣起而性空,沒有自己存在不壞的實質,所以緣起性空是依附於生滅不實的蘊處界才能存在的。正是因為生滅性的蘊處界存在,才會說有緣起性空這個法,就好像因為大家都看到牛的頭上有角,看到兔子時,才會說兔子頭上沒有角,這表示兔子無角是依牛有角的觀察而存在的。雖然兔無角這個說法、這個觀念,是沒有誰可以推翻它的,但並不因為無人可以推翻兔無角的事實,就主張兔無角是真實常住、本來存在的法,因為必須要依牛有角才會有兔無角的想法,或者是觀念。所以兔無角是個真理,沒錯!誰都無法推翻它,可是兔無角不是自己有的,是相對於牛有角才有的觀念,這就證明兔無角還是緣起性空啊!

那麼主張眾生只有六識覺知心的六識論者,認為只要有六根、六塵、業力,就可以出生有情的五陰世間,這實質上就是共生、他生的緣生性空啊!因為緣起性空這「緣起」兩個字裡,已經告訴我們藉緣而起,可是諸法「不無因生」啊!總不能沒有因,單單眾緣就能生起五陰世間,所以緣起的意思是說,每一個眾生都有一個根本因——阿賴耶識如來藏,由祂藉著眾緣而生起眾生的五陰世間,這樣才是正確的緣起性空。這樣有因有緣來集世間,捨報的時候仍然是有因有緣世間滅,成為無餘涅槃,卻仍有空性如來藏常住不變,是真實、清涼、寂滅,不是斷滅空,這才是真實法。而這個如來藏本體,正是具有 龍樹菩薩所說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的中道性,親證祂,然後現觀祂的中道性,才是正確的大乘般若中觀。

我們再回來看看《廣論》的作者宗喀巴,他正是一個六識論的密宗喇嘛教應成派中觀師,他在另一部著作《勝集密教王五次第教授善顯炬論》中,就明白否定第八阿賴耶識,並且以六識論的觀點主張意識是一切染淨法的根本。由此就可以肯定地說,宗喀巴的般若中觀一定是不正確的,他主張大小乘所證空慧相同,當然就更是一種錯謬的邪法了。

說到這裡,我們順便來看看,目前在台灣被稱為廣論團體的一家里仁公司,以及在大陸代理他們的悅意、里德等公司,在海峽兩岸開設許多廣論班,他們使用的教材,就是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廣論》,並且以播放一位日常法師生前解說的錄音帶作為上課的主要方式。日常法師對於宗喀巴:【故證空慧,不能判別大乘小乘,以菩提心及廣大行而分判之。】(《菩提道次第廣論》卷8)這段根本錯誤的論述,卻進一步解說:【我們現在說中觀、唯識,這個兩家對於這個概念上面有一點差別,在我們目前並沒有徹底認識之前,這個爭論我們也無法能夠很徹底圓滿地去了解它,乃至於它究竟爭論些什麼都不知道!不過,至少有一點,……根據那些歷來的祖師大德,已經經過了千百年的詳細辨別以後,說最究竟圓滿的道理,那個就是叫作「中觀」。中觀裡邊告訴我們現在證得的空、空性,了解的空性,譬如說在禪宗裡說大徹大悟,所見的那個內容等等,就是這個地方說的證空的這個慧啊!】(《菩提道次第廣論》講稿 日常法師)

我們應該知道,禪宗祖師開悟的標的,就是第八識如來藏空性心,親證後轉依如來藏中道體性,才是大乘般若中觀,絕對不是小乘緣起性空的空相智慧;而唯識種智則是實證如來藏,有般若中觀的空性智慧以後,才有能力進一步去修學,乃至親證的無生法忍勝妙法。這位日常法師既然坦承,並未徹底認識、徹底瞭解中觀與唯識的差別,卻盲從宗喀巴、阿底峽等這些否定如來藏的所謂祖師大德的說法,說中觀是更勝於唯識的最究竟圓滿道理,那麼他對於佛法三乘菩提全無任何實證就不言可喻了。

時間的關係,今天就先說到這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