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欲的過患

第57集
由正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菩薩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單元,我們今天將為各位介紹《眾經撰雜譬喻》卷上所記載的一則故事。

經文的內容是這樣子的:【昔有外國有一大長者大富,惟有一子愛重無比,後日得病大困,治之不瘥,遂到無常,臨命終時一心念佛,佛現形其前,心安意定便得生天。父母念子愁惱便欲自殺,不能自解;因以火燒取其骨,著銀瓶中;至月十五日,便施百味飲食持著其前,舉聲悲哭宛轉臥地。天子在上見其所為,自念:「我不現化,意終不解。」即下作小兒,年八、九歲,在道邊放牛;牛卒死臥地,小兒便行取草著死牛口,舉以杖打牛,呼言:「起食!」父母大小見小兒所為,便共笑之,前問言:「卿誰家子?何癡乃爾?牛今已死,舉草著口,寧有食期?」而反笑言:「我牛今雖死,頭口故在,舉草不食;況君兒死來已久矣!加火燒之,唯少燋骨在地,以百味食著前而加啼哭,寧得食之不也?」其父意即開解,問兒:「卿是何人?」兒言:「我是長者兒,今蒙佛恩得生天上,見父母悲惱太甚,故來相化耳!」父意解,大歡喜,無復愁憂,天子忽爾不現。父母歸家即大布施,奉持禁戒,讀經行道,得須陀洹果。】(《眾經撰雜譬喻》卷1)

我們還是援例,先以白話方式語譯一下。故事內容是說:從前在外國有一位大富長者,他僅有一個兒子,因此對這個兒子極盡地疼愛呵護與珍重。這個兒子後來得了一種很怪的病,兒子被這怪病折騰纏住,什麼都不能作;大富長者用盡各種方法來治療兒子的疾病,都沒有辦法使他痊癒,終於無常來到,這兒子終究還是死了。不過值得慶幸的是,在他臨命終前,因為一心虔敬念佛,而感得佛陀化現身形在前攝受他,他依止佛陀而心無所畏懼,心裡非常地安詳,意志也很堅定,在他捨報之後便往生到天界了。

這對父母因為思念他們死去的兒子,心裡憂愁煩惱到想要自殺,卻還是無法化解心中喪子的悲痛,他們只好用火燒化了兒子的屍骨,然後把骨灰裝進一隻銀色的瓶子中放置在家中。每月到了十五日時,就用各種上妙飲食擺在裝著骨灰的銀瓶之前,要讓死去的兒子飲食;夫妻兩人就齊聲悲哀的號啕大哭,甚至哭到趴倒在地上不能停止。

這時天子在天上看見他的父母的所作所為,心裡想著:「如果我不化現去教導啟發他們,他們終究是不會心開意解的。」天子當下就來人間,化身為一個小孩童,年約八、九歲的模樣,這個孩子在道路邊放牛,牛卻突然倒臥在地死了,這小孩童便去拔草,把草拿來放進牛的口裡,要牛吃下去;同時舉起棍杖打著這頭死牛,大聲地叫著說:「起來吃草!」這對父母一家大小看見這個小孩的所作所為,便一起對小孩笑了起來,並走向前問他說:「你是誰家的小孩啊?為何如此的愚癡呢?這頭牛現在已經死了,你還拿著草餵牠,牠怎麼可能還會有吃的時候呢?」這時,小孩童反過來覺得好笑而對這父母說:「我的牛現在雖然已經死了,但牠的頭和口都還在呀!我拿起草就牠的口餵牠,牠都已經不能吃了,更何況你們的兒子,已經死了那麼久了,而且已經用火把他的屍體燒掉,只剩下一點點骨灰在地上,你們用銀瓶裝起來,並且用百種美味的飲食來放在骨灰前祭拜,加上大哭啼聲,難道你們這樣作,他就能吃到你們給他的食物嗎?」

他的父親聽了這小孩童的話以後,心意就馬上得到開解了,就問這小孩童說:「你是什麼人啊?」這小孩童回答說:「我就是長者您的兒子啊!我因為蒙受佛陀恩德加被而得以往生天上,但是看見父母親您們因為太思念我而過度的悲傷憂惱,所以我才特別示現成小孩童的模樣,來化解、開導您們啊!」這位父親終於心開意解,心中大大的歡喜,不再憂愁煩惱了;而天子也瞬間消失了。這對父母返家以後,就開始行廣大布施,並奉行持守禁戒、讀誦佛經、修行道法,後來終於斷我見得須陀洹果位。

關於這個故事,有幾件事情可以提出來說明的:第一是一心念佛的殊勝功德,第二是愛欲的過患,第三是斷三縛結證須陀洹。

首先,就是一心念佛的殊勝功德,可以感得佛的慈悲護念加被,而往生佛國淨土或往生天界。這方面學佛人較為耳熟能詳的是,念佛可以往生極樂世界。譬如《佛說阿彌陀經》中就說到:【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也就是說,由於臨命終時,能夠一心持名唸佛而心不顛倒,乃至只是一天,也可以得阿彌陀佛的攝受加被,因此能夠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就是一心念佛的殊勝功德。當然,念佛有種種不同的方式,有口唸、有心念等等,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參考我們「三乘菩提之念佛法門」系列課程,這裡就不細說了。

此外,經論中也提到一心念佛還有其他種種功德,譬如《出曜經》卷17中說:「一心念佛者,邪惡鬼眾不敢侵近。」也就是說,眾生如果能於平常行住坐臥當中,常常一心念佛,便能得佛庇祐,邪惡眾鬼是不敢靠近的。當然,如果是學法修道之人,而且並非想要在下一世就往生諸佛淨土,而是發願仍然要在這個娑婆世界救護眾生、護持正法的話,一心念佛可以讓修行人於修道過程中減少遮障,甚至能夠成就參禪所需的定力。譬如平實導師所倡導的無相念佛,就是以〈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為本,來教導學人如何於繁忙的日常生活中,成就一心念佛的功夫。此功夫成就時,能夠讓念佛之念持續不斷,淨念相繼;若再配合應有的正確知見,便能以此定力,於四威儀中作觀行而斷三縛結,成就須陀洹果;乃至能以此定力來參禪而證悟實相,也就是找到每個人本有的實相心如來藏。因此念佛有種種殊勝的功德,有心學佛的人應當常常念佛,乃至修學種種念佛法門,而終至能夠一心念佛。然而要達到一心念佛、淨念相繼的境界,需要有善知識的教導,有興趣的觀眾,可以參考本會其他講授念佛法門的單元,或前來正覺講堂報名修學。

不過話說回來,眾生捨報後會往生到哪裡,其實主要是心性的相應,也就是物以類聚的結果。換句話說,心性好的會跟心性好的境界相應,所感應而往生的世間也會是好的;譬如在世時若常常心存善念,常造橋鋪路、布施財物等來幫助眾生,而且不造惡業;像這樣因為心性的良善,將來捨報後便可以往生欲界天。反過來,如果心性不好,所感應而往生的世間也會是不好的;譬如在世時若常常貪小便宜、欺壓賢良,甚至傷害眾生等;像這樣因為心性惡劣,將來捨報後便會下墮至三惡道中受苦。

故事中大富長者的兒子,因為一心念佛,有這樣的一心善念、清淨之心,所以能夠在捨報時感應佛來現前,而且這樣的善心能與天界的境界相應,因此而能往生到天界。再來,就是要說明愛欲的過患,這也是這一個故事的主旨。故事中的這對父母,因為對他們的兒子愛重無比、非常疼愛,可是這個兒子因為果報的關係生病而死;這對父母因此而無法釋懷,甚至看不開而想自殺;這雖然也是人之常情,但若貪愛過重、執著過深,那麼一旦分離就會越痛苦、越無法超脫。這種別離的痛苦,在佛法裡面就是愛別離苦,是八苦之一;是說心愛的人、事、物與我們離開而引生的苦。在佛法裡,苦集滅道四聖諦是大家耳熟能詳的法,其中苦聖諦就是在講眾生種種的苦,可以歸納為常見的八種苦,就是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等苦;眾生的苦不外乎可以歸納為這八類。有些人在某些時候,對某些苦的體會特別深,就像故事中的這一對父母,就是因為對自己的子女特別愛戀,導致一旦子女往生便無法從痛苦中自拔。其實兒孫自有兒孫福,每個人有他自己的因緣果報,這一世的相聚,也只是因緣的聚合,因緣壞散時還是得分離;因此,對於眷屬,該付出的,就付出我們該盡的義務;責任都盡了,其餘的就不須過度擔心、執著。

眾生為什麼會有這些苦呢?主要的原因就是無明,沒有智慧的光明,也就是對於世間種種法,以及對於五陰自己沒有正確的認知,誤以為這些都是值得珍愛執著的,無法看清這些法背後的本質是無常變異,沒有一法能常住不壞。也就是因為這樣的錯誤認知、這樣的無明,所以會貪愛自己的身心、自己的眷屬、權位、財物等等法;也由於這些愛欲,才會導致種種的苦。也就是說,因為有這樣的無明,就一定會被這種種的世間愛欲所束縛,引生種種苦而無法解脫。

在《眾經撰雜譬喻》裡,也曾有一位老母親因為唯一的兒子生病命終,哀慼不已,乃至四、五天都不食、不飲。佛陀就跟她說:「如果妳能夠去找到有哪個家裡是不曾有人往生的,求他家的火來,我可以讓妳的兒子死而復生。」結果她當然是空手而回。因為五陰終究是無常之法,是不可能常住不壞的。而《大方廣佛華嚴經》也很清楚地告訴我們:【世間之樂無非是苦,眾魔境界,愚人所貪,諸佛所訶,一切苦患因之而起。地獄、餓鬼及以畜生、閻羅王處,忿恚鬪訟,更相毀辱,如是諸惡,皆因貪著五欲所致。耽著五欲,遠離諸佛,障礙生天,何況得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方廣佛華嚴經》卷23)因此,如果不能看清五欲其實是引生種種苦的根源,而耽著於五欲,便無法解脫於欲界境界,更何況能生色界、無色界天?如果不能看清楚五陰自己的本質是虛妄不實,仍然貪求於五陰的種種境界,那麼解脫道的我見就不能斷,便不能成就初果須陀洹;這樣都是無法解脫三界輪迴生死的,更遑論能成就佛道了。

但是,我們還是要強調一件事,就是剛剛所說現象界的種種法都是生滅無常、虛妄不實的;只有不是三界中法的如來藏,才是真正不會生死的法——從來沒有出生過,也永遠不會壞滅,也沒有任何一法可以毀壞祂。禪宗的開悟明心,就是找到、明白了這個心,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心經》的心;祂才是宇宙生命的實相,出生萬法的根源。

第三,在故事最後提到這對父母後來作廣大布施,而且持守禁戒、讀經行道,終於證得須陀洹果,也就是解脫道的初果。然而證得須陀洹果,並不是單由廣大布施及持守禁戒就能證得,主要還是因為這對父母原本的性障不重,但就是對子女過於貪愛;也由於他們的兒子有智慧方便,能以善巧譬喻加以化導,因此他們才能不再執著於對子女的貪愛,然後進一步廣行布施,除掉對我所的貪著;加上能夠持戒不害眾生,最後因為讀誦佛經、努力行道,瞭解自我五陰虛妄的道理,而能親自現觀實證,所以才能斷我見、斷三縛結而證得初果須陀洹。是因為對貪瞋等性障減輕之後,能夠詳細思惟觀察五陰等都是無常生滅、虛妄不實的法,不值得貪著,才能斷三縛結而證得初果的。

最後,總結這個故事所告訴我們的就是:一心念佛的殊勝功德,必能感得佛的加被往生佛國淨土或往生天界;也要瞭解對於五欲等我所的貪愛執著的過患;同時亦須了知五蘊無常、苦、空,終歸敗壞,不可愛戀貪著五陰身心,當以斷我見、斷三縛結為修學法道之首要,才能解脫輪迴生死。

因為時間的關係,這個故事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祝福您色身康泰、學法無礙、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