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內官諍道理緣

第31集
由正鈞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問候大家身體健康、精神愉快!「三乘菩提之佛典故事」今天要和大家談談「二內官諍道理緣」。這一段過去所曾經發生的事,是被收錄在《大藏經》第四冊,No.203《雜寶藏經》卷第二其中的第二六經。

【昔波斯匿王於臥眠中,聞二內官共諍道理,一作是言:「我依王活。」一人答言:「我無所依,自業力活。」王聞此已,情可於彼依王活者,而欲賞之。即遣直人語夫人言:「我今當使一人往者,重與錢財、衣服、瓔珞。」於是尋遣依王活者,持己所飲餘殘之酒,以與夫人。爾時此人持酒出戶,鼻中血出,不得前進。會復值彼自業活者,即倩持酒往與夫人。夫人見已,憶王之言,賜其錢財、衣服、瓔珞。,還於王前。王見此人,深生怪惑,即便喚彼依王活者,而問之言:「我使汝去,云何不去?」答言:「我出戶外,卒得衄鼻,竟不堪任,即便倩彼,持王殘酒以與夫人。」王時歎言:「我今乃知佛語為實,自作其業,自受其報,不可奪也。」由是觀之,善惡報應行業所致,非天、非王之所能與。】(《雜寶藏經》卷2)

波斯匿王在佛世的時候,不是以 世尊的聲聞弟子來示現,而是為了護持 世尊的正法,以國王之身來作為外護,這包括說護持、供養 世尊以及諸聲聞弟子;並藉著國王之身,將護一國人民前去聽經聞法。其實波斯匿王當時的證量,已經是很高了,有經文為證,在《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之中有這麼一段的經文:【爾時世尊告大眾言:「是波斯匿王,已於過去十千劫龍光王佛法中,為四地菩薩,我為八地菩薩;今於我前大師子吼。」】(《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卷上)所以波斯匿王當時示現為國王之身,是示現在諸佛成佛之世來護持 世尊正法的種種菩薩相貌之一。如同 世尊在《妙法蓮華經》中所曾經開示的:【諸善男子!如來所演經典,皆為度脫眾生,或說己身、或說他身,或示己身、或示他身,或示己事、或示他事,諸所言說皆實不虛。】(《妙法蓮華經》卷5)

如來在世間演說經典,包括示現八相成道來利樂有情的這個過程,而其中的或說他身,或示他身,或示他事,表示說諸佛示現八相成道,不會說只有諸佛自己來示現;一定是種種因緣成熟配合的狀況之下,那這就包括說,隨著諸佛來示現的菩薩,就會有種種不同的面貌。譬如說 文殊菩薩、觀音菩薩、維摩詰菩薩、彌勒菩薩的示現,各有其不同的角色;而諸聲聞弟子依然是示現——因為是 世尊過去多劫所度,已久修菩薩行的菩薩。又譬如說央掘摩羅的示現,純陀菩薩的示現,甚至於說與淨飯王、摩耶夫人、耶輸陀羅、羅睺羅的因緣,依然都是示現;乃至說再包括當時在世間所出現的種種的瑞相、寶藏等等,但此處無法再進一步說明,大家可以等待 平實導師(蕭平實導師)的《法華經講義》出版之後,再加以細讀此段所演述之處,自可明白。這是在《法華經》卷第五〈如來壽量品〉第十六之中的經文。

回頭來看這個故事的當時,波斯匿王正臥床休息的時候,聽到有兩個內官正在諍論著事情:其中一個人說道:「我一直都是依靠國王才能夠存活的。」另外一個人則說:「我一向都沒有依靠誰,是憑著自己的業力而活。」這裡所說「內官」一詞的意思,從經文之中的情境看來,因為既是隨侍在國王身邊,又可以面見王后的人,應該是如同中國古時候的宦官或是太監。波斯匿王聽到這兩位內官的諍論之後,也許心中就想著,正好可以藉這個因緣讓眾生進一步瞭解與信受因果的道理,當然就得要施設一些方便,才可以讓眾生可以觀察到因果的關係啊!要用什麼方便呢?世間法上不是有一句話嗎—「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就要依於世間人的所依、所信,用這樣來引導眾生契入真理。

所以,眾生依於王,依於官,依於錢,依於勢,而存而長,尤其是在欲界的人間,這是一個很明顯的道理。因為依於王、官、錢、勢,就是欲啊!而有這麼樣一個習性的眾生,才會一起生到這麼樣一個世界,唯除菩薩之依願而受生的情況。就好像說,一般的眾生所好樂是境界之法,所以就有人乘其所好就主張說:「我可以分身喔!也可以放無量光,這才是勝妙法;那你們想要學這個法,就得要先恭敬供養於我啊!」因此,一些好求光影的人就對其頂禮膜拜,讚歎不已;結果後來發現說,他所顯示給眾生所看的照片,都是人工於事後合成出來的。

又有人主張說:「我的證量是高於釋迦牟尼佛的,想要學佛法的話應當要從我而修學。」所以,一些急於想要出人頭地的人,就紛紛趨之若騖;結果發現其所說的法,仍然離不開欲界之中好為人王的法,更何況可以及得上已親證究竟世出世間法的 釋迦牟尼佛呢?

又好像有人主張說:「修雙身法是可以即身成佛的,而且成的是佛上佛。」所以,一些沒有智慧的人就想「既然可以享受人間的魚水之歡,又可以有佛法上的修證,處處受人供養,而且是衣食無缺,那真的是何樂而不為呢」?卻不知道那只是欲界中的法,是會讓人家下墮三惡道的法。

各位這麼一聽,就會明白這一些欲的相貌是有很多的;換句話說,這個世間的人們,會因此而迷失、下墮,就沒有什麼好奇怪的。然而真正善知識卻依此而逆向操作,其目的是要拯斯民於水火,不像前面那一些人,是為了要玩弄眾生於股掌之中;但這一個分際,卻不是一般人所能瞭解的,所以被騙的人還是很多的。

此時此刻波斯匿王就想「可於彼依王活者而欲賞之」,因為這是世間人所可以立刻接受的作法。於是就先派遣值班的人員去告訴夫人說:「等一下我會使喚一個人到妳那裡,妳就賞賜給他豐厚的金錢、財物、衣服以及裝飾的瓔珞等作為獎賞。」隨後才派遣那個說是依王而活的內官,帶著國王喝剩的酒,去送給國王的夫人喝;而這位說是依王而活的內官甲,剛剛拿著酒才走出門口,鼻子就流血不止而無法再往前走,這個時候正好碰到那一位說是靠著自己業力而存活的內官乙經過,於是就委請他拿著酒去給夫人。夫人一見到送酒的人來了,憶想起國王所交代的話,賞了他許多的錢財、衣服及瓔珞,叫他再回去面見國王。

波斯匿王一看受賞回來的內官竟然是另外一個人,心中深感奇怪困惑,就把那位說是依靠國王才能夠存活的人找來,問他說:「我叫你把酒送給夫人,你為什麼沒有去呢?」這個人回答說:「我才剛一走出大王的門,鼻子就突然流出血來不能止住,所以實在無法堪任國王您交代的任務,只好央求另外一個人幫我拿著大王所喝剩的酒去送給夫人了。」

說到因果二字,這當然是唯諸佛才能夠究竟了知的,以前不是常聽老人家說:「一飲一啄莫非前定。」意思是說,今世某一隻雞可以喝多少水、吃多少粒的米,都是依於前世的因而定的。藉著這樣一個道理來告訴我們,在今世的種種的受用,也是有前世的因的。

然而,由於一般人被社會的風氣所熏習,或者是根本被作了錯誤的教導,以致於像經文之中內官甲的想法的眾生應該是很多的;因為都會認為,有機會可以能夠繼續依止於國王,從此以後就不擔心於吃喝之事。但是一般人不知道,能夠依止於國王是當世的緣,若是沒有前世修福的因來作為依憑,也沒有辦法受用那一分的福業,內官甲就正像是這個樣子。波斯匿王就藉這個因緣,要讓眾生得以警覺:我原本的意思是要內官甲能夠在王夫人那邊得到賞賜,讓大家知道依止於國王的重要性,偏偏內官甲沒有前世修福的因,所以拿著酒才走出門口,鼻血就流不住;內官乙卻是有福之人,所以還是必須由他領受王夫人的賞賜。所以福業的能否受用,並不是國王決定、施設,還是得要依於每一個人自己往昔的業因。

這就好像說,我們可能曾經聽過某甲經過一番的努力、準備,看起來今世的條件也都不錯,投履歷表到某一家公司應徵的時候心裡面就想:「那一份工作應該是非我莫屬的。」沒想到,等到的通知還是「本公司非常感謝您前來應徵」,那麼後面的內容就可想而知了。所以也就只好再接再厲,重新到別的公司去應徵了。其中的一分原因就是某甲的福業還不足以獲得那一份工作,而福業與之相應的人,就先得到那一份工作。當然,也許正好遇上審核履歷的人是與某甲有過去世的怨仇,那麼這一個部分就與福業不是有直接的關係了。所以才說因果的關係真的是錯綜複雜。

又好像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某丙今世經過了一些經歷,然後就被說是白手起家、創造了無比的財富,接著就有人把他致富的過程鉅細靡遺地記錄下來,出了一本書,書名寫著說《某丙致富過程的大公開》;也許它還會有一個副書名,寫著什麼呢?這是一本看完之後,就可以令人致富的書。假如有人真的看到這樣一個書名,然後一時興起想要來個東施效顰;結果可想而知的是因為環境、背景、心性等等種種的狀況,都是不同的,即使說想要把某丙致富的過程如法炮製,也都不可能辦到,更何況是也同樣能夠致富呢!而其最大的原因是兩個人過去生的福業是不相當的,作者把副書名寫得那麼聳動的目的,其實只是要大家去買他的書,這樣子他就可以多賣幾本書而已,結果是那一本書的作者想要致富的一個手法罷了。

這裡又想起另外一件相關的事情,現在我們在參加大悲懺的時候,不都也是會唸這麼一段偈頌:「往昔所造諸惡業,皆由無始貪瞋癡,從身語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懺悔。」這是從《八十華嚴經》卷40中的一段偈頌而來的,原來一開始是說「我昔所造諸惡業」,而現在大家都已經習慣「往昔所造諸惡業」的文句了。由於無始以來就一直有著貪瞋癡,所以輾轉造作諸惡業,而使得今世感得種種的果報;所以就藉著這樣子的懺悔,希望使得自己更加清淨。然而對於某一些人而言,這四句偈頌的第一句或許可以考慮改成「今朝所受諸惡果」,因為有一些人是要等到面臨了惡果才會開始反省的;而這是從懺悔惡因、免除惡果的角度來看,也希望說能夠改變一些還不得決定的惡業,並且不要再造相同的業因。

今天所提的故事雖然說的是有沒有相應福業的狀況——因為眾生一向歡喜福業的受用,卻不知道感得的惡果也是過去生之所為,所以提到福業的受用,也同時說說惡因的懺除。所以,從這段故事之中的描述,可以瞭解到一個道理——在波斯匿王已經觀察到其中因果關係之時,但也知道眾生不會明白或者是不信受;所以他施設的方便善巧,就是要藉著兩位內官交談的因緣,想要來教化眾生對因果的了知與信受。因為知道這一件事情一定會被廣泛地流傳的緣故,所以今天我們就能夠在古德所翻譯流傳下來的經典之中,也看到了這麼一段的典故。

波斯匿王最後說出:「我今乃知佛語為實,自作其業、自受其報,不可奪也。」他教導國土之中的人民,之所以有種種的善惡果報,都是由於往昔已經造作的身口意三行而導致,並非諸天的天主、天神、國王的威神力或者是權力,所能給與及干預改變的。一個人今世的一切生活資糧,若說都由老天爺或是上帝所分配的話,那是會產生很多過失的;這個部分在前兩集的「須摩持縷施佛」故事一開始的時候,就已經略說過了。而且更重要的是波斯匿王要令眾生明白的是,這是 佛世尊早就已經宣說過的如實之語;因為菩薩之所以能夠了知、信受、親證,也都是依於 佛的功德、教化之所致。

今天就說到這裡。

祝願大家幸福健康!道業猛進!

阿彌陀佛!


點擊數:3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