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分離識、分別事識

第70集
由正嫺老師開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入門起信」單元,透過本會親教師的演述解說法義內涵,能夠將 平實導師所講畢的《大乘起信論講記》傳達正確佛法義理,為普羅大眾種下學習正法的因緣,歡迎您收看。

我們繼續上一集所談論意識的部分,馬鳴菩薩接著又說這個意識又叫作分離識,分離識是說祂可以進入等持位當中,然後起了神足通,離開了阿賴耶識的識體所在,由阿賴耶識的識種流注而以神足通的力量,與阿賴耶識分離在異處,到外面去運轉,所以又叫作分離識。又因爲這個意識覺知心,祂並不直接接觸阿賴耶識,而以意根爲媒介,由阿賴耶識流注意識種子而在意根上面運轉,既不直接觸及根本識如來藏,所以這個意識,馬鳴菩薩又叫祂作分離識。末那識意根,是直接接觸阿賴耶識的,意識並不直接接觸到阿賴耶識;就算您悟了以後,您說:「我今天觸證到根本識(第八識)心眞如,我接觸到祂了,我證得祂了。」可是在實際上,您還是透過您的意根才能接觸到如來藏。

但是您的意識並沒有弄清楚,不曉得自己早已接觸到這一個根本識如來藏,所以祖師常說凡夫眾生日用而不知,所以唯識增上慧學都這樣說:凡夫眾生恆內執阿賴耶識爲我。但是未悟的人聽了這些真實語,還是聽不懂,就只好說凡夫根本就沒有接觸到如來藏,以免眾生誤認離念或有念靈知心爲如來藏。所以,對於破參的人解說正法時,和沒有破參的人,說法是不應該一樣的。那就是說,從一切種智上面來看實際的情況,其實意識並沒有直接接觸到阿賴耶識,是透過您自己─意根─接觸到阿賴耶識。但是這樣說了以後,您還是不知道哪個是您的阿賴耶識,就是因爲無明所籠罩的緣故。

等您開悟明心了,終於瞭解了,原來講的這個道理。沒有觸證之前,不容易聽懂,原因就在這裡。所以這個意識就是分離識,在等持位的神足通中,祂可以有那種分離於根本識外的作用,但是在理上來說,意識其實還是不離本識的,因爲祂還是由根本識直接流注意識心種子才能現起、才能存在的。但是祂本身在運作的時候,並不是直接接觸到心眞如,所以也是跟心眞如有所分離的,因爲在意識與心眞如之間,是透過末那識來運作的,所以 馬鳴菩薩又把祂叫作分離識。

我們現在再來談意識心,意識心又叫作分別事識,意思就是說,能夠了別種種境界,這個能了別六塵的心,祂能夠在各種三界有爲法與無爲法上面作種種事相上的分別工作。末那識意根則只能在五塵的法塵上面作很簡單的、很直接的粗分別而已,祂的分別慧很低劣,但是意識覺知心大大的不同,在一切的事相上面祂都可以專注於其中一個法,來作微細而又詳細的、很深入的了別,所以祂又叫作分別事識。

譬如我們看見一盆花,末那識如果不透過意識覺知心的運作,祂就無法看見一盆花;因爲透過意識的緣故,祂就能夠看見了;可是當祂看見花的時候,祂仍然無法作細膩的了別,必須經由分別事識──意識──在花體上面去作微細而詳細的了別,就是了別顯色、形色、表色、無表色等等,這都是由分別事識的意識覺知心來作的。這個意識覺知心,就是因爲能夠這樣分別事相上的萬法緣故,所以依於我見而產生貪愛等心行,當然也包括分別這個善與不善的心所法的熏習;這樣無量劫以來的熏習,就使得意識覺知心的執取六塵我所的體性不斷的增長了。

什麼叫作「依於見而增長」?就是說,依於惡見:就是我見、邊見、邪見、見取見、戒禁取見,依於這五種錯誤見解的熏習,當然就會增長了意識的執取性,就會執著自我,認爲覺知心自我是恆常不壞的、是可以去到未來世的,所以意識覺知心對自我的貪愛就會不斷地增長,就會越來越強,錯認意識我爲常住不壞心的邪謬見解就會增強,意識自以為我爲中心的習性就會越來越強,我見就會更難斷除,這就是「依於見而增長」的意思。

愛就是指貪愛、我愛:貪愛於我自己。意思就是說,沒有一個人不貪愛自己。如果讓嬰兒放在一起,就是兩個剛會坐的嬰兒放在一起,只給他們一塊餅乾,他們就會搶奪,爲什麼呢?因爲「我」愛這個東西嘛!那爲什麼我愛這個東西呢?因爲「我」愛於「我」,再由我愛而產生我所的愛,愛自己、愛我所,所以想要取得那個東西執爲己有,認爲這樣是對自己最好的,這就稱爲愛。

世間五塵的貪愛,歸結到自己我的貪愛,以及我所的貪愛,這就是我見──由我見引生出來的我愛。譬如說人長大了,有了一些觀念上的不同;而這些觀念根本無所謂的對與錯,與朋友也沒有任何利害關係,但是仍然會爲了一個觀念與朋友爭得臉紅脖子粗,甚至打架,從此形同陌路,根本就沒有什麼利害得失,但是他們就會這樣爭執而形同陌路,直到老死都不肯互相往來,這就是見。

那麼這些見和愛等,許許多多的觀念:世間法、出世間法、有漏法、無漏法、有爲法、無爲法就產生了,在這裡面就產生了各種法的熏習;由於這樣的熏習,所以意識就越來越伶俐,意識心的體性就越來越增長了。意識一直都是這樣的從「見、愛」和其他種種觀念上面,去增長祂在種種事相上分別的體性;意識的分別事相的體性越增長時,意識對自我的執著就會更增長,就會永遠不捨──不肯放棄自我;意識如此的見解,也一定導致意根更加地執著自我,所以就永遠沒有取證無餘涅槃的機會了,這個叫作意識的增長,也就是意識的識食。

我們再看下一段論文:【無始無明熏所起識,非諸凡夫、二乘智慧之所能知,解行地菩薩始學觀察,法身菩薩能少分知,至究竟地猶未知盡,唯有如來能總明了。】(《大乘起信論》卷上)

這個無始無明,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接觸它。一切眾生輪迴生死,都是由於一念無明。一念無明是直接的:由於我見,由於欲界貪、色界貪、無色界貪,因此導致眾生在三界六道中輪迴生死。即使阿羅漢已經證得有餘依涅槃,可是他仍然還沒有接觸到無始無明,因爲他想的是:「我已經斷盡我見和我執,所以我死了以後會入無餘涅槃而把十八界的自己全部消滅掉,剩下涅槃的本際單獨存在,十八界統統滅盡而無一界繼續存在。」阿羅漢是這麼想的,而他並沒有想過要成佛。雖然他是阿羅漢,佛也稱爲阿羅漢,可是他並不想去探討:爲什麼佛可以稱爲阿羅漢,也可以稱爲作佛,而我阿羅漢卻不可以?他沒有想過要去檢討,他根本不想成佛,只是害怕生死的輪迴,所以修成阿羅漢,斷盡生死的輪迴。

他害怕的是:如果發願修菩薩行,再來受生於人間,在下輩子還沒有離開隔陰之迷時,忘了這一世的解脫果的修證,萬一不慎遇到惡緣而又造惡業,那可怎麼辦?豈不是又破戒造業而被繫縛?那又要繼續生死輪迴了。所以他不想求證成佛的境界,所以就不想去探討這個問題。他不想探討,就表示他和無始無明從來沒有相應過。

是什麼人會相應到無始無明呢?當凡夫菩薩想要探討實相,這個時候您才算是初次接觸到無始無明。無始無明就是對法界實相的智慧仍無所知,那才叫作無始無明。由於這個無明是從無始劫以來就一直存在著,不曾有一刹那離開過大家,所以它才叫作無始無明。如果有人一天到晚去鋪橋造路、救濟眾生、行一切善,他認爲這樣就是佛法的修行,那他是永遠不會接觸到無始無明的;可是有一天,當他修集的福德修到差不多了,才會開始思惟探討:「學佛就只是鋪橋造路、救濟貧困嗎?可能不止是這樣吧?」所以開始探討佛法的真實義,探討著才知道,喔!原來證悟實相就是親證萬法的本源心體,就是親證第八識心體而現觀祂的自體性,那就要參禪,要悟得眞實相,也就是證得恆不生滅的心。這個時候,即起作意,付諸於實行,就開始尋師訪道、修學禪法。終於有一天知道怎麼參禪了,參禪時該有的功夫、該有的正知見都有了,接下來就是要等!等什麼呢?等待因緣成熟的時候一念相應。至於什麼時候能夠找到第八識阿賴耶識,那可就不知道了,也只能努力參究了,同時努力修集護持正法的福德,來幫助自己證悟因緣提早成熟!

這個時候,您就是跟無始無明相應了;可是無始無明,您想去打破它,還眞的是不容易呢!因爲打破無始無明所需要的正確見解──就是證得實相心所需要的正確知見,越到末法時代就越難獲得,因爲越到末法時代,眞善知識越難以遇見,所能獲得的知見,普遍是錯誤的、落到常見的世俗見,所以末法時代想要開悟是很不容易。可是如果您能獲得正確的知見,您要破參,要打破無始無明,就會很快。等到有一天,突然在一刹那間,找到了您的眞如心,把三乘經典翻起來印證看看,結果是阿含也通、般若也通、唯識也通,三轉法輪的經典都能通達:「眞的是打破無始無明了。」

打破無始無明時,您就會很歡喜,每天都想要讀經,理解 佛在經中更深細的解說。這個意思就是說,雖然您打破了無始無明,一直都沉浸在禪悅中,可是您還沒有跟無始無明所攝的上煩惱相應。在破參後才要開始探討。像 平實導師找到了心眞如了,至於眼見佛性,他也親眼看到佛性了,明心與見性都具足了,可是爲什麼還不是佛?到底有什麼差別?又是什麼緣故造成明心見性之後,仍然不能成佛呢?當時沒有人也沒有任何善知識的書籍可以給予解答。

所以,平實導師只好自己從經藏裡面去探討,這時就叫作和上煩惱相應了。因爲這不是輪迴生死的煩惱──不是分段生死所攝的下煩惱,所以稱之爲上──無始無明的上煩惱。平實導師這樣深入經藏探討了兩年多,終於弄清楚了,當 導師弄清楚的時候,整個佛道的內容,就是成佛之道的次第全部呈現出來了,也發覺到一項事實:原來從凡夫地到佛地的修證內涵與次第,佛都已經宣說過了。無始無明不是二乘聖人們所能夠接觸到的,他們也不會與無始無明相應,更不要說跟無始無明的上煩惱相應了;因爲二乘聖人們所斷的是一念無明的四住地煩惱,菩薩雖然同樣也要斷這個煩惱,但是菩薩先斷一念無明中的見一處住地煩惱之後,其餘就隨著佛菩提道的次第,慢慢去斷一念無明的修所斷煩惱,也就是思惑;菩薩他不會急著斷盡思惑煩惱,而是在努力佛菩提智的大乘無生忍、無生法忍上面來用功,不急著取證無餘涅槃。

那麼無始無明中的熏習所起的識,這句話意思是說,一定是要跟無始無明相應。這「無始無明中的熏習所生起的那個識」,表示那不是前七識,因爲無始無明的隨眠,是眠藏在如來藏阿賴耶識裡面,不是眠藏在七轉識心體中。阿羅漢由於分段生死已經斷盡了,當他迴心而入大乘法中的時候,他已經沒有一念無明的煩惱存在了,他所剩下只是無始無明,會使人輪轉生死的一念無明斷盡了,只剩下無始無明的時候,他的第八識就是異熟識:同樣是第八識阿賴耶識,但是已經死掉了阿賴耶識的名稱,改名為異熟識。

好的,時間又到了尾聲。

在此祝願福慧增長,道業精進,學法無礙!

阿彌陀佛!

 


點擊數:3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