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品之餘

第51集
由正圜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很高興能再次和您見面!目前正在演述的是「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二)單元。

「菩薩正行」系列,是以平實導師所宣講的《優婆塞戒經講記》共八輯為藍本;主要是在為在家菩薩宣示菩薩戒的精神,詳細說明:在家菩薩修學佛法,應該以布施為首要之務。意思是說,佛菩提道之修證,必須先修習見道、修道、入地乃至成佛所必須具備之福德資糧;如果福德不具足,就不可能進入大乘見道位中;如果無法在大乘法中找到實相心如來藏,而想要悟後進修佛菩提道,乃至成佛,那當然就更不可能了;因此菩薩道之修證,必須以布施為上首,布施作好了才能次第進修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然後才有可能證悟而發起般若智慧,進入大乘見道位中。也就是說,不僅大乘見道必須有福德作為助緣,乃至見道之後修學相見道位觀行所得的智慧,也同樣必須具備福德作為進修的資糧;如是次第進修諸地,莫不如是;乃至即將成佛之前的等覺位中,仍然必須用一百劫的時間專門修習布施行,頭目、手足、腦髓、妻子、舍宅,無一不可布施,以如是百劫難施能施所得福德,才能成就佛地的三十二大人相及八十種隨形好,必須具足如是廣大福德之後才能成佛。因此,佛說菩薩六度乃至諸地所修的十度波羅蜜,都是以布施為首要。

接下來我們將接續前面陸正元老師所演述的內容,繼續和大家一起來探討菩薩《優婆塞戒經》卷5〈雜品之餘〉第十九的最後部分。這個〈雜品之餘〉仍然是從種種層面來談菩薩的布施行。我們先來看經文內容:【若不能常,隨齋日施;若見盲者自前捉手,施杖示道。若見有苦:亡失財物,父母喪沒;當以財給,善語說法,慰喻勸諫,善說煩惱福德二果。善男子!若能修集如是施者,名淨施主。善男子!菩薩二種: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出家菩薩為淨施主,是不為難;在家菩薩為淨施主,是乃為難。何以故?在家之人多惡因緣所纏繞故。】(《優婆塞戒經》卷五)

這一段經文 世尊又告訴我們說:如同前面所說的清淨布施,假使菩薩們無法每天這樣來布施,那麼也可以選擇六齋日來作布施。諸位菩薩!您記得六齋日是哪些天嗎?常常有同修覺得老是記不住,現在我們教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就很容易記住:我們把每個月分成白月和黑月,所謂白月就是初一到十五,月亮從黑變白,就是白月;相反的黑月就是十六到月底,因為月亮從白漸漸變黑,就是黑月。然後我們只要記住白月及黑月的第八天和最後兩天,這就是六齋日了!很好記,對不對?所以白月就是初八、十四、十五;黑月就是二十三和最後兩天;如果是大月的話,黑月的最後兩天就是二十九、三十,小月就是二十八、二十九,都是最後兩天,這樣就很容易記住了。

菩薩如果無法每天行清淨布施,那就可以選擇六齋日來作:譬如看到眼盲的人,就趕快走向前去握住他的手說:「我來扶您過馬路!」然後再布施一根手杖給他,同時讓他知道他應該前往的方向。如果看到有人痛苦,譬如說他的財物遺失了,或者他的父母過世了,我們就布施給他一些錢財,再用溫暖的話來勸導安慰他,同時還要告訴他說:「眷屬都是無常不可久住,恩愛合會之後,緣盡了就當離別。這個世間都是緣聚緣散、緣起緣滅,您就不要太悲傷了。」如是好好地勸慰他:不可能有永久的眷屬,也不可能有永遠的財物。他心裡一想:「既然都是無常,人生難免,那也只好接受了!」於是心中就不會再那麼痛苦!這就叫作「善語說法,慰喻勸諫」。當他接受了以後,我們再進一步告訴他煩惱和福德的兩個果報:「如果你一直記掛著父母而痛苦不堪,這就是煩惱,是你所有的『我所』煩惱呀!」然後我們就從父母是我所開始說起,接著再告訴他,有情眾生除了我所的煩惱之外,還有我見和我執的煩惱,也都必須要斷除。

各位菩薩!您知道什麼是我所?什麼是我見?什麼是我執嗎?簡單的說,執取能見聞覺知的自體性作為常住不壞法,作為萬法的主體識,就是我見。我執的意思則是指,意根根據意識這樣的見解,而執著覺知心意識以及恆時審度思量作主的自己作為常不壞者,並且向內執著阿賴耶識的體性作為我用,內執阿賴耶識本體為我所,這就叫作我執。眾生由於我見、我執的緣故,令世世意識壞已重生,令世世意根不斷、不壞,所以才會有眾生的輪迴生死。而我所則是指意根和意識的心數法,也就是見性、聞性、嗅性等見聞覺知性,以及所緣的六塵境;意思是說,依附於五陰而有的父母、眷屬、財富、地位等等世間法上的所有,都屬於我所。當我們告訴眾生說:「如果你能斷除我所的煩惱,並且進一步能把我見給斷除掉,那你就有大福德了。」同時我們也要教導他,這些煩惱的根源都是由於有情的貪愛和我見而產生;而受與想,這是生起貪愛和我見的原動力。由於有情的如來藏之中含藏著無量世以來所造作的染污種子,遇緣現行就成為煩惱,煩惱就像盜賊一樣,會劫奪我們的功德法財,所以我們都應該小心守護才好。另外我們也要告訴眾生,如果能斷除我見就可以獲得斷三縛結的解脫功德,可以永不入三惡道,如此一來,要修學佛菩提道就容易多了。這些道理,我們就一一地教導他們,告訴眾生,如果能夠這樣去修集布施波羅蜜,你就是清淨的施主了。

佛隨即為我們作了一個總結說:「菩薩有兩種,第一種是在家菩薩,另一種是出家菩薩;出家菩薩來當淨施主不困難,因為沒有人會阻擋他;可是在家菩薩要作淨施主,這就很困難了,因為在家之人總是有很多惡因緣纏繞他的緣故。」這一段 佛的開示,和現在的末法時代正好相反,這話怎麼說呢?因為現在的在家菩薩,有許多都是全家都在學佛,大家都會互相勉勵來作清淨布施;反觀許多出家菩薩,如果要作布施,堂頭和尚往往就會說:「我們道場自用都不夠了,你們不可以隨便去布施。」譬如有些窮苦的人真的走投無路了,去某個佛教慈善團體找他們幫忙,結果人家不理他,最後只好去找政府機關幫忙;要不然就是有人幫他去找新聞記者給報導出來,就可以獲得許多善心人士的捐款救助。甚至於曾經有人找到我們正覺同修會來,我們義工菩薩問他說:「你們為什麼不去找某某慈善團體呢?他們規模那麼大,又是專門在作慈濟眾生的事業,為什麼不去找他們幫忙呢?」結果他們卻說:「我們去找過啦,可是人家都不理我們呢!」這還真是沒辦法呢!

各位菩薩!也許你想問說:「你們正覺同修會名氣也很大呀!你們為什麼不也來作慈善事業呢?」這問題問得真好!的確,看起來我們似乎也應該投入救濟眾生的事業才對。其實不然,為什麼呢?因為我們主要不是在作慈善事業,我們是在救濟眾生的心病、救助眾生的生死病,而不是在救治眾生身體上的疾病上用心,那些事就留給慈濟功德會等慈善團體去作。我們要把同修會所有的資源都用在正法的久住與弘揚上面,因為沒有任何一個團體有能力把正法作一個總整理,只有我們能作;而這個浩大的工程也需要有些財力才能作得出來,所以我們目前只能在其他道場都無法作的「整理佛法內容」這件大工程上面來用心。因為這個工程很浩大,必須要投入很多的人力和物力,而目前佛教界沒有人能作這件事,而這個工程卻遠比救濟眾生的貧窮更為重要,所以我們會把大部分的資源都集中在這方面來使用。不過近年來正覺同修會為了配合社會的發展和需求,在章程上作了些修正,開始有法源依據而定期捐款給台北市政府社會局救濟貧困;舉辦清寒獎助學金,幫助需要幫助的年輕學子;毎年寒冬的春節送暖活動,關懷社區中的弱勢族群。我們更曾經在四川大地震中發起賑災捐款,如實履踐 世尊於經中開示我們,要能至心施、及時施、親手施之功德,透過中華宗教文化交流協會,將新台幣一千八百六十餘萬元捐往災區,幫助災區的學校、寺廟的重建,以及殘障人士的康復與治療。除此之外,針對幾年前,因為莫拉克颱風所引起的八八水災,我們也曾經捐款新台幣七百多萬元,協助災區校園重建計畫等等救助眾生的事業。所以說,對於救濟貧困的事情,我們也隨緣隨分在作,目的是希望透過救助的因緣,在眾生的如來藏中能與正法結下很好的法緣,期盼他們在未來際生,因緣成熟時,也能夠進入正法門中,修學了義正法。

話說整理佛法的大工程這件事,以前 彌勒菩薩曾經把佛法作了總整理,所以有了《瑜伽師地論》;後來玄奘菩薩又作了第二次的總整理,因而有了《成唯識論》。但是現在這些論典已經沒有人能讀懂了,所以我們得要把許多重要的經典,都把它用現代人所懂得的白話語言,給正確的解釋出來,以免被錯悟大師們以錯誤的說法來繼續誤導學人;這樣可以使我們這一世以及未來世的所有佛弟子們都能讀懂大乘經典。但是這個工程很龐大,卻都不是硬體的工程,而是軟體的工程,所以目前我們都只能隨緣作社會救濟的事,原因也在這裡。

這就是說,時值末法,世尊在經典上所開示的和現在的時空正好相反,所以諸位在家菩薩們!反而是你們要作淨施主比較容易,我們同修會的法師要作淨施主,也沒什麼困難;但是外面的法師們想要作淨施主,往往道場中會有很大的阻力而使他們不能作。話雖這麼說,但仍然是有少數道場中的法師們,依然是可以當淨施主的。

各位菩薩!以上〈雜品之餘〉從布施來說種種法的部分,已經講述完畢。我們接著要進入〈淨三歸品〉第二十。這三歸依的知見,雖然都是佛弟子們所熟知的,但是這當中也有許多道理是我們所應該知道的,我們相信這些道理也是許多道場所不曾宣說過的。現在我們就來看看,世尊是怎麼開示的。我們先來看經文內容:【善生言:「世尊!如佛先說『有來乞者,當先教令受三歸依、然後施』者,何因緣故受三歸依?云何名為三歸依也?」「善男子!為破諸苦,斷除煩惱,受於無上寂滅之樂,以是因緣,受三歸依。如汝所問:云何三歸依者?善男子!謂:佛、法、僧。佛者:能說壞煩惱因,得正解脫。法者:即是壞煩惱因,真實解脫。僧者:稟受破煩惱因,得正解脫。或有說言:『若如是者即是一歸。』是義不然,何以故?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分別者;如來出已,則有分別,是故應當別歸依佛。如來出世及不出世,正法常有,無有受者;佛弟子眾能稟受故,是故應當別歸依僧。正道解脫是名為法,無師獨覺是名為佛,能如法受是名為僧。若無三歸,云何說有四不壞信?得三歸者,或有具足,或不具足。云何具足?所謂歸佛法僧;不具足者,所謂如來歸依於法。善男子!得三歸者,無不具足,如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戒。」】(《優婆塞戒經》卷五)

這一段經文,世尊為我們開示三歸依的真實道理,這也是生為佛弟子的我們,所應該詳細瞭解的內涵。意思是說,我們既然要當淨施主,在布施給眾生的時候,也應該同時要教導眾生受持三歸和八關齋戒;當然你本身得要先瞭解三歸的道理,才有辦法為眾生說明。所以善生聽了 佛的開示之後,就為我們請問三歸的真實義,三歸之後又為我們請問齋戒的道理。世尊接著為我們說明為何要三歸的道理:主要是為了要破除世間種種的痛苦,為了要斷除煩惱,想要經由破除煩惱、斷除諸苦,得受無上寂滅的法樂,以這樣的因緣來接受三歸依。

各位菩薩!以上 世尊所開示三歸依,可以破除煩惱、斷除諸苦,獲得無上寂滅的法樂,內涵究竟有哪些呢?我們下一集再繼續為您說明。

因為時間的關係,就為您說到這裡,非常謝謝您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