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辱波羅蜜(下)

第123集
由正益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今天繼續來講的子題是「樂修忍辱」。

在忍辱的波羅蜜裡面,我們會在這個糾結上是說,我要如何忍受這樣的侮辱?如何能夠安住?然而真正的波羅蜜,是理解這生死的過患。所以你的修學忍辱,是與其他眾生的忍辱,不計任何的理由,也不管有什麼樣的,就是要安忍;因為說要安忍,我就安忍,這畢竟是不同的。因為忍辱,你要知道你要的目標是什麼?我為什麼能夠忍辱?這我本身是不是存在呢?我在忍什麼事情呢?我忍了這事情,對於我、對於他、對於這件事情有沒有幫助呢?如果都沒有作一分思惟,這樣忍辱,你一定忍得非常痛苦,你一定沒有辦法自己可以在裡面快樂地修學,更別提說你還可以在無量劫來修持忍辱了。所以忍辱的波羅蜜,是根據正理的;比如說ㄧ個人,他如果常常瞋恚,他會得到什麼樣的果報?就要去想,有的人他就對於這果報,他並不清楚。那我們就要說,比如說ㄧ個人面貌醜陋,他就是因為前世就可能是因為不能接受別人對他的侮辱或是毀謗等等,所以他就ㄧ報還ㄧ報,所以帶著很強的瞋恚心,然後就得到這一輩子面貌這樣的形態。

我們可以說ㄧ個故事:以前有一位菩薩,他叫安世高,他在前ㄧ世的時候,他一個同學,跟他在一起有二十幾年,他這同學也非常地認真修行,智慧也很高,然後他的同學還很喜歡布施,所以這位同學是有福德的。那他既然是出家,他當然也會持戒,所以你想:這樣的人,他一定也很規規矩矩地在修行中,所以他一切都很好;但是就是有一點不太好,哪一點呢?他就是在乞討食物的時候,對於ㄧ些施主給他的顏色,或是給他的境遇、給他的這個世間所謂的款待,他會憤憤不平。他沒有去想這彼此是不是有種種的因緣與過節,他也沒有想到說過去生,他是不是因為跟眾生結的缘比較少;雖然這ㄧ生開始認真來布施,可是,是不是過去生對於在布施行上沒有作得很好;所以今生雖然可以得到食物,可是因為布施中沒有很如理,所以得到的這個果報不是很好,得到人家的這個給他的境界,不是他很能夠堪受。可是他不能夠這樣想,每次都憤憤不平,後來安世高就去不斷地告誡他,可是他不能夠接受。過二十幾年以後,安世高說他要去償還果報了。安世高是一個很奇特的人,他在這個前輩子就知道這樣的事情,然後他跟他的同學講:「你未來世應該會因為這樣瞋恚,而受到醜陋報,希望我那時候能夠修行到很好,可以來度化你。」然後安世高就自己受報去了。然後等到了下一世,安世高重新再看到他的朋友了。他這同學,那時候已經在中國的一座地方,等於是湖泊去當神、當廟神;他本身非常地瞋恚,他的形體醜陋,可是一般的眾生看不到,他變成一個水族的生物了,實際上就是一隻大蟒蛇。這隻大蟒蛇,只要有誰要過這個湖泊或是過這個水,不想要跟牠來作種種的供養,或是沒得到牠的允許,牠就非常瞋恚,就會當下把這船打翻;打翻以後呢,牠要顯示給大家看牠的威德力,牠再把船翻正,然後上面已經都沒有人了、也沒有財物,再把船送回到岸邊。於是大家看到牠這麼兇狠,大家每次要過這個水的時候,都會來這裡祭拜。

這一次安世高要來度他的同學,因為他已經世間的事處理好了,他就來了;來了以後,這個神就說:「船上有位沙門,要請他來與我相見。」安世高就跟他見面了。這個神他就說:「我前輩子跟您是同學,然後這一生結果卻如您所說,變成這樣的惡報,然後在這ㄧ個水裡面生活。但我因為過去生還有這樣如是地精進布施,所以我可以管轄這麼大的區域,蔓延周延有一千里,這都是我所管轄的區域;然而我受到這種醜陋的報應,就是很後悔沒有聽您的話,而且我現在開始擔心,將來我捨報以後會不會到地獄道去?我目前有很多的錢財珍寶,我想請同學您顧念我們過去生、前世修學的情誼,幫我來起建塔廟、供養三寶。」然後安世高就對他這位大蟒蛇同學來說法,最後這蛇不斷地懺悔痛哭流涕。然後安世高就拿牠的這些衣帛,這樣美妙的這些衣裳,因為有種種人供養,或是他因為自己福德得到很多珍寶;然後去造寺院,然後就託,應該是託人打造、建造這寺院來供養三寶。當天黃昏的時候,就有一位少年,他又上了這船,然後跪在安世高面前來感謝他;後來安世高就對其他眾人說:「這個就是我那位同學,他已經捨棄了這樣的惡報了。」

所以說,我們今天來看:修行人即使是出家人,你非常有智慧,可以飽讀經書,你也布施,你也持戒,但是你就是不能夠安忍。就算是你有精進禪定,六度中少了能夠安忍這一度,你就要受到惡報;受到惡報還不能夠保證自己來世是不是可以繼續得到人身,甚至還要擔心自己會到三惡道中最殘酷的地獄道去。所以應當去想:世間上所說的一些果報,跟這相比實在是太輕微了,所以應當要能夠安忍。甚至有人他因為殺人,但是他心裡面,他卻想個念頭:「反正我殺人就是一命賠一命嘛!沒有什麼了不起。但是這個人我是一定要殺的,誰叫他殺害我父母。」所以這個人,就抱持這樣的作意去殺人。就算是他情有可憫,可是實際上在法界中,他業報卻是他難以想像的;如是者他可能因為殺害對方而到地獄去。那你說他去地獄裡面的話,就該死一次就好了吧?不是如此,地獄是自心境界所現起的,要在裡面待多久呢?也是要看自己自心地獄裡面的種種果報因緣,他有可能要在地獄裡面經過長劫。那你說:「好吧!長劫沒有什麼了不起,我就在裡面長劫過這日子,但是這個對方我是一定要殺的。」可是這邊還要提醒,那裡面的長劫的每過一天的二十四小時,卻是屬於天界的可能是非常多的歲月。那你說:「非常多的歲月,可能是百千萬年,可是我還是一定要殺害這個人。」那我們就要繼續說,然後天上的歲月的每一個二十四小時,可是等於人間的算不清的歲數,可能是幾十年、幾百年、幾千年;你想這樣划得來嗎?有的人他就可以想一想,這樣作有沒有意義呢?而且這樣作的話,對對方來說,他還是要讓你受到殺害之報;你殺他,將來他還是會殺你,可是地獄報本身跟這事情沒有絕然的關係。也就是說,你受報的話,被你殺害的人他也不清楚,然後他也不會因為這樣而快樂;甚至兩個人都在地獄裡面受苦,因為兩個人都喜歡殺人。所以彼此只是因為「殺」這個行為,就要到地獄裡面去受無窮止盡的報;而且在地獄一天中,你可能要死一百次、一千次、一萬次啊!你想這樣划得來嗎?而且地獄的一天是那麼的長,你只殺人一次,卻要受這樣無窮無盡,乃至死不知道無法計算的次數。這樣的瞋恚,這樣的殺害的惡行、惡念,是有意義的嗎?

那你說:「可是父母對我恩重如山,那你叫我不要報,我不能一次就聽你的,你應該告訴我要怎麼做?」你說:三寶的恩德啊,你是沒有辦法算盡的,你殺害對方,如果能夠建立三寶的恩德,那對你父母是有益的。可是沒有,你殺害對方以後,你很快就下地獄了,你想要幫忙你父母在三寶前供養種種功德,你都來不及作了,對你的父母哪有一點點的利益可言呢?你要跟他再說明:因為世間的一切有情在三界輪轉,所缺乏的就是福報、福德;你能夠這樣去思惟,就想:你父母因為過去生的業力,所以跟人家結怨,今生受報,那已經結束了。可是他們如果在中陰身看到你,卻是這樣的忿怒痛苦,他們心裡面就會受到更多的糾纏;他們會因為你的瞋恚而生起瞋恚,這樣只會讓他們下墮,甚至到地獄去。你應當讓佛菩薩釋放祂的光明,用光明智慧來安樂你的家中的眷屬,以及你這亡故的父母;不應當讓你全家的人—生者和亡者—都面臨這樣的痛苦,你應當用智慧來解決這個問題。那他就問:「那我可以作什麼嗎?」你說:「可以啊!你就在佛前,你可以誦經,你可以將經典唸誦出來,然後可以迴向給你的父母,也迴向殺害你父母的這個仇人。」他又說:「迴向我父母我可以理解,我父母可以因此而得到福德,我會這樣作。但是為什麼要迴向殺害我父母的人呢?他們跟我有這個不共戴天之仇,怎麼可以這樣作呢?作人這樣作不就是失去了作人的原則嗎?」那你就說:「因為眾生無始以來,不斷地作為父母、兄弟、姊妹或親友等等。但是你看世間上許許多多的事情,往往是親愛的人,彼此產生了嫌隙、產生怨恨;所以自己的親兄弟還要明算帳,乃至父母、子女產生種種的糾葛,他們到了未來世就會變成仇家。世間事不是也是如此嗎?所以今天冤家,可能過去生是親家也說不一定,哪裡有一定的準則呢?而且就你父母和對方的事情來說好了,你這個地方也不要生起強烈的憎恨心。為什麼?因為你父母跟他們的彼此的冤仇可能還沒有結束,可能未來你的父母到另外一世還要受對方的加害,這個事可說不得準的;因為有的人他過去生曾經不斷地害過眾生,所以他被加害的這個路程以及要償還的這些報應,是非常的多。你怎麼知道你父母的冤仇,這一輩子不是因為過去生的業種種所造成的呢?所以,我們應當對這世間應當產生報恩想。什麼叫報恩想呢?就是有世間的眾生,因此我們知道種種的這些不如理作意,我們就可以親近三寶,我們就可以調柔自己的心;而且可以化干戈為玉帛,可以讓所有的有情都能夠安住在佛法之中,讓過去的一切就泯去所有的恩仇,這樣不是很好嗎?不然你父母如果還有欠對方什麼,將來繼續再以命來糾纏,再以這生死的冤仇、血海深仇,繼續只會讓他下一世來痛苦;所以你應該就在佛前好好地祝禱,然後迴向,讓大家能夠化解冤仇。佛的威德力不可思議,佛的光明智慧不可思議,祂一定可以讓你的父母可以不要再記掛這件事情,可以自在地往生。」

所以當這樣說明以後,我們就應當來瞭解生死的過患實際上是非常嚴厲的、非常嚴酷的;所以我們應當開始知道這樣嚴酷的果報之下,我們何必去沾惹這個瞋恚的毒。這毒是中了就一定會死的,他會死去你開始親近三寶的心,開始跟眾生又繼續地攪和,再輪迴不斷地在生死裡面嚐盡酸甜苦辣的這個人生。這樣是何苦呢?而且大部分的眾生會因為瞋恚,沒有辦法跟眾生結緣。譬如說世間的人他想要賺錢、他想要作生意,可是他沒有人緣。他每天工作非常精勤努力,他也知道怎麼作這東西好吃,他擺個小吃攤;可是他的面貌,人人看到都不歡喜,他過去生沒有人緣,這一生也沒有人緣。他想:「我為什麼會導致如此呢?」那就是因為他從來就是喜歡瞋恚。甚至有了瞋恚,他即使能夠有一點修養,不形於色,可是他心裡面那個恨意還是在的,所以他眉毛會不由自主地就皺起來;他心裡面沒有柔和的那個心念,所以他沒辦法安住自己。因此即使是世間,你作種種的這些生意,你本身也是要作這樣的修持,本身也不要跟這個生氣搭得上邊。

俗話說,中國人很早以前就知道「和氣能夠生財」。所以世間一切的人,都應該來修學如何能夠安住在自己的,且說是情緒也好,或是說你的念頭也好,或是說你不要跟瞋恚相應就是了;因為生氣會讓你這一生得到種種的病苦。就看你生氣的對象——有人對父母不悅、有人對子女不悅、有人對平輩或是跟配偶不悅;這樣的話,他生氣了就會導引你的器官,這些五臟就有不同樣的變化。甚至古人很早就知道這樣的事情,他在說孕婦如果生氣的時候,不可以餵養小孩,就是不可以哺乳。為什麼?因為你生氣的時候,就會產生必要的、生化的這些元素出來,生化的物質出來;生化的這些刺激物出來,這些刺激物能夠讓你在生氣中長養,繼續生氣。可是這種東西,它會透過哺乳的過程而讓小孩生病,甚至有人就說,會甚至毒死這小孩。以前印光法師他就有說過這樣的道理,可是世間的人有時候不太相信古人所說的。

而我們再繼續說忍辱本身,你就是要不斷地精進,要能夠在這些眾苦中能夠出離。所以你對於眾生所喜愛的,你要能夠施捨;所以你要施捨你所喜歡的這種種的世間的器物,能夠跟眾生來結緣。對於眾生的這些忿恚,你要想你要持戒,不要去怨恨眾生他有多麼的惡;但是如果眾生給我們一點點恩德,我們就要懂得報恩。如是與世間人一切結好,忍就是安住自己,能夠親近善業的基礎,這就是我們要說的忍辱波羅蜜的一些概要。

我們今天講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2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