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歸五戒始修學(四)

第72集
由正潔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繼續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延續我們之前講過的,再一次先提醒菩薩們:我們這一邊的電視節目,主要就是作為平實導師《優婆塞戒經講記》的一個導言。就好像您去一個風景名勝地區,您絕對不可能只滿足於一張簡單的薄薄的簡介、一個簡單的地形圖簡介,您就以為說到此一遊了。所以希望菩薩們,您最後還是要能夠去請閱平實導師的《優婆塞戒經講記》,比較深細的法義如實聽聞之後,如理思量,然後如法修證。預祝菩薩們都能夠如實的至少斷我見,乃至有因緣能夠明心而能夠地地增上。

回到我們的演說的內容,在底下的經文演說之前,我們就無妨先把這一個單元所要說的,簡單設下一個標題,它叫作「非如法住」vs(就是相對於、比對於)「如法住」。何謂優婆塞是如法住?何謂優婆塞非如法住?我們先把經文簡單唸過,我們再來解釋一番:【若優婆塞不能習學如是所說,輕慢比丘,為求過失而往聽法,無信敬心;奉事外道,見其功德,深信日月、五星、諸宿,是優婆塞不名堅固如法住也。若優婆塞雖不自作五惡之業,教人作者,是優婆塞非如法住也。若優婆塞先取他物,許為了事,是優婆塞非如法住。若優婆塞典知官津、稅賣估物,是優婆塞非如法住。若優婆塞計價治病、治已賣物,是優婆塞非如法住。若優婆塞違官、私制,非如法住。若優婆塞自不作惡,不教他作,心不念惡,名如法住。若優婆塞因客煩惱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慚愧悔心,非如法住。若優婆塞為身命故作諸惡事,非如法住。】(《優婆塞戒經》卷六)

我們先把這一邊的「法,如法跟非如法」簡單地再解說一下:「法,如法」這裡的「法」當然是指 佛所設下的ㄧ個戒的法,所謂的法毗奈耶。法毗奈耶不是 佛所設,佛出世、不出世,這個如來藏運作的道理,譬如說您造作三惡道相應的惡業,您就會往生三惡道;並不是有哪個佛、哪一位神、哪個天人來指定這樣子的因果律。可是這邊的如法、非如法,一方面我們因為要成佛,要相應於如來藏的一個運作的道理,不要去違背祂之外;我們更重要的是在我們修學初始入門的階段,還未證如來藏之前、沒辦法轉依之前,我們要如實地依於要能夠修證初果所必須要轉依的四不壞淨:也就是對於三寶、對於戒的信心。對於三寶當中,佛寶所說的法寶,法寶當中的戒律的部分,屬於我們優婆塞所應該要遵守的部分,乃至僧寶當中這些出家眾,依於佛寶、法寶而為我們講說的「應該要如實地去作一個菩薩優婆塞該有的身、口、意行」這樣子的演說、ㄧ個制約,我們都要如實地去聽受。

經文裡面說「若優婆塞不能習學如是所說」,換句話說,你是優婆塞了,您知道要親近善友,您也前往善友所在,至少在出家這個部分,您前往寺廟裡面僧坊去親近這一些僧寶。可是對於您所面對的這些僧寶,他既未誹謗大乘法,他沒有說大乘非佛說,他沒有說小乘之法是一切的佛法,他沒有說佛就是阿羅漢,乃至他至少嚴守戒律,他未必多聞,可是他能夠依自己的身行、口行,而讓我們起於對於輪迴解脫生死的信心一個模範。那麼我們對這樣的比丘,都必須要很恭敬,不僅是恭敬於供養,還要恭敬於服侍,依他所說而行,來慢慢調整自己的身、口、意行,讓自己越來越清淨。反過來,您如果是輕慢比丘,您前往這個寺廟僧坊,聽聞這樣的比丘或者是比丘尼說法,你心裡抱著的目的是:「我要雞蛋裡挑骨頭,我所知、所聞甚廣,我是多聞;雖然我是在家居士,我多聞,那我就是要去看看你說法當中有沒有什麼過失,我就是要去找你的毛病,我再去你的寺廟僧坊聽法。」像這樣子ㄧ個態度,完全沒有信敬心,完全沒有信奉三寶,沒有恭敬三寶的信心,那這樣子當然絕對不是優婆塞該有的行為,這當然是非如法住。

經文底下又說「奉事外道」,除了剛剛那樣的過失之外,你是三寶弟子了,就如同之前《優婆塞戒經》經文在〈淨三歸品〉,清淨的三歸依那一品裡面講到了,我們三歸依之後,三寶弟子是絕對不可以奉事外道的。去聽聞外道所說之法,依於外道所說的修集福德的法;乃至外道所說的邪法,說那樣子可以解脫生死輪迴,那樣子可以生天;奉事他所說之法,去崇敬他、去供養他、去依他所說而行。「見其功德」,認為他所說是有真實的功德法,是可以出離生死輪迴痛苦往生善道的。如果這樣子作的話,一個三寶弟子就不能稱為一個真實三寶弟子了。那同樣的,不如法住除了是說「奉事外道,見其功德」之外,如果我們深信日月、五星、諸宿,這樣的話,這個優婆塞就也不叫作堅固如法住了。換句話說,如同前面的〈淨三歸依品〉所說的:三歸五戒之後,你要深信一切眾生的因緣果報,往生善處、惡處去酬償這一個善果、惡果,都是由於往世的自己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裡面的七轉識,依之而有的身、口、意行的造作而如實酬償,儲存在自己的如來藏,而不是別人的如來藏;所以別人的善業,不是我來受善報,我的惡業,別人不會去受惡報,深信輪迴果報的道理。深信這一世的貧窮、這一世的懷才不遇、這一世的種種禍害不幸,並不是由於日月、五星、諸宿所導致的;有這樣的正確的見解,當然就不會說還要隨順於世俗人一樣,去算命、去崇奉太陽神、月亮神、去算一下紫微斗數,以為這樣子的話,可以讓我去瞭解自己在這人生當中,我要去往哪一邊走,或是有什麼方法來幫我消災解厄,乃至能夠幫我賺錢,去崇拜財神爺;而不了知所謂的財神爺也只不過是三界當中,甚至不是天道,而只是鬼神道當中的一個天神而已;應該不是講天神,應該講鬼神,是大力鬼神。

我們繼續再看下去,「若優婆塞雖不自作五惡之業,教人作者,是優婆塞非如法住。」有一些人,他或許對於輪迴有怖畏,可是他對於法卻不如實知,對於法毘奈耶也不如實知。他以為「我自己沒有造作,我不殺人,可是我教唆他人,或是說我設計讓別人去自相戕害」,他用這樣的方式,自己不自手、不親作,他不自手親作這個所謂的殺、盜、淫、妄、酒;可是他教導人作,是方便教導,或是說背後運用一些陰謀詭計,好讓人家如他所願,而去造下這樣的犯了五戒的ㄧ個惡業的話,像這樣的優婆塞,這就枉稱為三歸五戒的佛弟子了。這樣的作法當然也不是如法而住,沒有安住在三乘菩提——要讓我們趨向涅槃解脫安樂、趨向於清淨寂滅的這樣的法而住。

「若優婆塞先取他物,許為了事。」乃至於後面的「若優婆塞典知官津、稅賣估物。」典知官津、稅賣估物,譬如說,你是官方的ㄧ個當鋪的好了,因為現在來講的話,就類似像這樣子的ㄧ個職位,比較相應於《優婆塞戒經》所說的。官方的ㄧ個當鋪,因為貧窮、因為急需的關係,把自己重要的東西、寶貴的東西,典在一個官方的當舖。結果你依某ㄧ些方便、你依某ㄧ些自己的利益,你提早或怎麼樣的把它先估賣出去了,這樣子的行為當然是非如法住。乃至於先取得他人的東西以後,東西先拿來,我再幫你辦事情,就是看錢辦事,有錢能使鬼推磨;完全都不是依於這樣子的一個正當的職業的精神,作我該作的事情,而必須先收錢再辦事。這個在跟眾生的相對當中,已經是有違犯了一個菩薩要廣結善緣、要攝受眾生的ㄧ個慈悲的心性了。再來,剛剛是如果你在從事官職方面,你要小心,免得非如法住。你從事百工行業的時候要小心,不要先取他物才能夠許為了事,以免淪落為優婆塞非如法住。

同樣的,如果您的職業是一個醫生,您是一個醫療、醫業、醫藥的從事人員,您要小心,不可以「計價治病、治已賣物」。計價治病,以我們現在來講,以台灣地區的話,我們說有健保,並沒有所謂的計價治病的問題,因為這是政府官定的,作什麼樣的處理,自然申報怎樣的費用。這裡的計價治病,主要是說大小眼,明明是這個病人,在他所能的範圍內,你能夠去幫他治療了,你卻抬高價碼;或是說因於某一些的計價,因於自己的一些偏執,而在這個金錢的費用上面去作斤斤的計較,而不是以醫生治療病人的天職為要務。乃至於更甚之的「治已賣物」,這種行為的話,就我們現前所見,因為時代的關係,我們經常有一些傳銷的一些事業,這種傳銷的事業,以菩薩來講,並不是太適合於去從事。如果您是優婆塞,您又是當醫生,您不僅是計價治病,能夠好一點的醫藥,你卻因為自己要多賺一點錢而虧損病人,乃至於提高自己的醫藥費用,先講好要多少錢,我再來幫你治病;類似這樣的事情之外,您治療好了,還純粹是為了自己能夠有多的盈餘、多賺一點錢,而不是真實為了病人的健康,而你去賣了一些世間的一些所謂的保健食品、營養食品,這些食品到底是不是真實對這個病患好,自己也不是很確信!可是反正對自己好,金錢先落袋為安了嘛!像這樣的精神而來從事這樣的醫療行業的話,這樣的優婆塞已經違背了我們前面所說的「眾生無邊誓願度」菩薩從大悲心中生的精神了。雖然現世的話——現在世的話,你福德或許會積聚得比較快、比較廣;然而對自己身為一個「人」的福德,乃至後世能夠修學佛法的因緣,其實是在傷害自己,這當然是優婆塞非如法而住了,是遠離涅槃安樂而趨向於生死過咎猶不自知了!當然要小心,避免有這樣子的一個行為。

接下來經文又說:「若優婆塞違官、私制,非如法住。」違官、私制,就是違背官方的規定,私底下又制作的一個方式,非如法住。這當然是依於您是一個公務人員您在官方作事,或是您是一個私人,都有不同的現代的一個可以舉的例子;我們就舉個例子好了:「違官、私制」,譬如您是一個計程車司機,您是優婆塞,您違官私制,你去自己動手腳,在這計程器上面動手腳;或是說您是一個賣東西的人,所謂的輕秤小斗,都是要虧損對方、虧損眾生的什麼?財物、金錢。為了什麼?為了增長自己的財物、金錢。那這樣的作法,不止是違背戒,乃至於有所謂的「不與取」的一個問題存在。這樣的優婆塞,既然都對於財、色、名、食、睡有這麼濁重的貪愛,他絕對不可能能夠如實的對於五乘教法,乃至對於三乘菩提,能夠落實於實踐。由小看大,我們說反過來「防微杜漸」,我們必須要在自己不管是從事哪一個行業,都要小心不要犯了這邊經文所說的非如法住。

底下的經文,相反的,佛告訴我們,剛剛所說都是非如法住,什麼叫作如法而住呢?如果一個優婆塞——一個居士男,優婆夷—居士女—當然也是同樣的精神,佛法並不重男輕女,我們這邊只簡單的而舉優婆塞來作一個解釋,佛也是這樣的精神。佛法當中不重男輕女,佛法當中說:「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都有如來藏、都有妙真如性。如來藏非男、非女,輪迴這一世成為男、女,那是眾生自己的觸、受、愛、取、有,自己造作的業,怨不得別人。佛法當中,如果轉依如來藏而來修證成佛,如來藏非男、非女,佛法當中一切眾生平等;不只是男、女平等,因為你有如來藏、我有如來藏,如來藏平等平等,乃至畜生,乃至地獄裡面的那些受苦的有情,都是一樣平等。所以我們才說真正平等的宗教是佛教。世俗人所以為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意識,不是佛法當中真實三界唯心、萬法唯識的如來藏——第八識;是世俗人自認為的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因為對世俗人來說,沒有了意識,這個三界萬法就不存在了。依於這樣的生滅法、不生不滅法,只有佛法講對了,所以我們才有之前的三歸五戒——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因為 佛把不生不滅法、把生滅法,也就是正覺總持咒的第一句跟第二句「五陰十八界,涅槃如來藏。」如實講對了,所以才能夠依此而建立正確的能夠解脫生死輪迴、能夠解脫煩惱障乃至所知障,證得一切種智的佛菩提,乃至其下的緣覺菩提、聲聞菩提,這樣子的佛法、佛教,才值得我們去真實三歸。而依於 佛所設的戒,我們去如實遵守,這才是回到我們這邊所說的「如法而住」。不管是優婆塞、優婆夷,都應該要如實地依於他的如來藏平等平等,所出生的五蘊雖然不平等,可是所熏習進去的三乘菩提法卻是可以平等的,依之而修;這一世是女生,下一世可能是男人,下一世是男人,有可能後後世又變成女人,佛法當中才是真正的平等。

回來我們這一邊,「若優婆塞因客煩惱所起之罪,作已不生慚愧悔心」,那叫作非如法而住了;乃至於「若優婆塞為身命故而作諸惡事」,這也是非如法住。這些經文、這幾行經文所說的是什麼?我們來解釋何謂「客煩惱」?客煩惱,簡單來說就是由於客塵。客塵,我們說有主就有客;主要的煩惱就是指我們剛剛之前四宏誓願所說的「煩惱無盡誓願斷」,而指稱它的分段生死所相應的煩惱障,這主要的是心性的障礙;有時候又說是這些根本煩惱的心所,乃至這一些隨煩惱—大隨、中隨、小隨煩惱—的心所有法,這些煩惱不會因於你睡著了,就從你的如來藏當中無端的消失了。你是主人,住在這個旅舍—這個客宅—裡面,五根身是我們這一世的客宅;因為下一世,死亡以後這一個五根身—這一個色身—不會去帶走。可是這一些心性煩惱、這一些相應於一念無明的煩惱,這個不叫客煩惱;客煩惱,如同剛剛說的是客塵而起的,就是你根塵觸,在這一個我們生活的欲界人間的這些境界,而有這些財、色、名、食、睡,乃至於五根觸五塵產生五識,而有的這一些飲食、生活,或是所謂的親情、愛情、財富、名聲、地位、健康,這個有來有去,時時刻刻來來去去;而不像那些煩惱心性種子,儲存在我們的如來藏當中,不會因為我吃飯、我睡覺、我生病、我變成植物人了就不見了;相對於那樣子的煩惱,我們說這樣子的根塵觸現前的這些來來去去的五塵境界的財、色、名、食、睡的煩惱,我們才叫作客煩惱。如果一個優婆塞因為客煩惱而所起,經常因為我們一天生活當中,一清醒面對這個很多的眾生,無量無邊的眾生面對的當下,我們開車、我們吃飯、我們找人家錢、我們買東西、我們去挑選水果、我們去百貨公司買衣服,遇到的店員如何如何,彼此的身、口、意行的互動;如果你在這一種造作、這種互動的當下,產生了這一些客塵而引起煩惱,當然這個客煩惱所起的煩惱罪業,中間也脫離不了我們的這些根本煩惱,乃至隨煩惱這些心所有法的一個同時的運作。那不管是如何,依於客煩惱所起的罪業,作了以後還不知道要生起慚愧之心、生起懺悔之心,不知道在 佛前懺悔,自誓永不更犯,能夠讓自己慢慢地趨向於越來越清淨、越來越像如來藏的無我心性,而反而不知道犯錯了,犯了一個這樣子過失的,不知道生起慚愧心、生起懺悔心,那這就叫作非如法而住了。

最後一行經文所說的「為身命故而作諸惡事」,剛剛是所有的人、所有的優婆塞都可能會面對的問題,只要生活在欲界、生活在人間,不可能不面對有根塵觸的境界,不可能不有客塵的相對應;在客塵上不要去起客煩惱,起了以後要知道慚愧、懺悔,就可以叫如法而住了。這個是因為因應於人間的生活,我們又還沒有證初果,我們沒有二果、三果,乃至不是阿羅漢,難免會犯過失。可是反過來,這裡所說的「為了身命故」,為了自己能夠安身立命、為了自己能夠增益財產、名聲、地位,為了保護自己而來違犯了戒,對於眾生作了—犯下了—很多的惡業、惡事的話,那這樣子,不只不能夠造善、不能夠制惡,甚至還去造作惡事,這當然是非常嚴重的非如法住。就是以這一句而來提醒我們要小心,不只要止惡、要修善,更要很如實地依 佛所制定的道理,而來說如法住的一個思惟修行。

今天時間的關係,我們就先講到這裡。

祝願各位菩薩福德智慧增廣,早證菩提!

阿彌陀佛!


點擊數:18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