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守護口業?

第66集
由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學佛釋疑」。這集要和大家略談的是:我們要如何守護口業?

雖然「心」是造業的根本因素,但是如果沒有言語還有行為的執行,單單只有我們的心中的意念呈現,這樣所產生的一個業,它的一個現行是非常的微弱的。譬如,我們對一個人是非常非常的怨恨,這樣的一個怨恨的念頭,是在我們的心中,乃至於說,我們對這樣的一個怨恨,我們產生了恨不得要把他給殺了!但是我們沒有說出口,我們也沒有去做,所以這樣的一個失控的念頭,它並沒有造作出很大的惡業,因為沒有造成這樣的事實,所以這只是一個心念的一個流轉,只是自己心中的一個負擔;但是如果脫口而出的話,就會造下了很重的口業,乃至和對方產生了一個敵對的狀態,增加了一個敵人。所以,如果我們又常常不護守自己的一個口業,我們會因為我們的口業,而造下了很多的負擔。所以有一句俗話是這樣說的,它說:人與人之間的相待,對話之間是「利刀割肉痕易合,惡口傷人恨難消。」這個意思就是說,我們用刀把肉給割開了,那這個傷口它經過了一段時間,這個傷口它很容易就合起來;但是如果我們用非常惡劣的話、尖酸刻薄的話去說人家,這樣的一個話語印在對方的心中,他所產生的恨意,卻不是你接下來用各種方法,能夠很輕易地彌補出來的。所以一個菩薩更要非常攝護自己的口業,如果一個修行人,他一天到晚說三道四、東家長西家短的,那這樣的話,不但自己的律儀沒有辦法守護好,然後也會因為自己這樣的一個行為,會造成了許許多多的煩惱。

同樣相對於,對於這樣的口業的呈現,我們雖然不作,但是我們也要避免別人口業造作的成就。也有一句話「是非天天有,不聽自然無。」我們既然修學菩薩道,我們當然不會造口業,但是我們也要注意到如何攝護他人,不讓別人的口業成就。所以,當有人在評論別人的是非的時候,如果我們對於這樣的事情並沒有非常明確知道它的前後因果的關係,我們千萬不要輕易地隨之而下判斷語。例如說:董事長、老闆在罵下屬的時候、在說下屬的時候,父母在罵子女的時候,我們旁邊的人如果也傻傻地跟著董事長去罵那個下屬,跟著父母去罵那個子女,我們其實就是非常不順彼此之間的因緣關係。我們只看到被責罵的錯,卻沒有辦法看到這個董事長、這個老闆他在責備下屬的時候,他心中有一分護念下屬的心;這個父母在罵他的子女的時候,他的心中有一分護念這個子女的心。我們只看到被責備的表相的情形,也跟著罵,但是我們並沒有那樣的一個前因後果的護念因緣,所以就變成造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口業。所以菩薩行者要能夠善觀因緣,要能夠不聽是非、不說是非、不傳是非。

在《阿含經》當中,佛陀教誡聲聞弟子祂是這樣說,祂說:「聖弟子唯作二事,哪兩件事呢?就是法談以及聖默然。」也就是說,佛弟子當他要說話的時候,他所說的言語一定是與修行有關的,只要與修行無關的言語,他不會去說;但是如果現在沒有什麼好說的時候呢?他也不會去找一些無關緊要的話來說,他會寧可自己在自己的禪定當中、在自己的寂靜當中去安住,而不會去造作一些沒有必要的言語。所以百丈禪師他說:「勸人一定要減少言語,說話能夠直接了當,不要去揭人的隱私,也不要惡意的去對個人或團體去作惡意的攻擊,除非你這樣的行為是在護念對方。」在我們正覺同修會 平實導師,他在各種的書中他有著評論的各個宗門、教派的法義上是、非與對、錯,這是一個護念的行為,而這是一個善行的口業呈現;這樣的一個善行的呈現,他是爲了要救護眾生,所以這樣的一個因緣業果,反而是非常的積極的承擔以及積極的付出。

在《雜阿含經》當中是這樣說的:「如果所說的話是不如實的,所說的話是:沒有看到當作看到了,看到當作沒看到;沒有聽到說聽到了,聽到了說沒有聽到;知道了說不知道,不知道的說知道。這些的行為,都是屬於妄語的口業。」有關於口業的一個呈現,在妄語當中,最大的一個妄語就是「未證言證」,就是自己並沒有證得殊勝的果德,但是爲了要籠罩世人,然後對別人說,自己有種種果德的呈現。例如說:說自己證得了初果、二果,乃至於說自己已經有明心見道、破牢關。但是實際上的一個檢視,並沒有這樣的一個實質,所以這就是大妄語。這樣的一個大妄語,在經典裡面說:妄語之罪,它不但是會害到自己,因為自己的迷騙眾生,讓眾生因為一時的不察而跟著他,這些眾生這一世會因為他而耗損了許多無益的時光;然後,他也因為自己的大妄語,讓自己和衆生都墮到了不好的業道之中。所以 佛陀說我們應該要離開妄語的這個戒。如果離開妄語,會有什麼樣的好處呢?佛陀說:如果我們不作妄語,嘴巴所說的都是非常如實的語言,那會產生:第一個、我們的口業會非常的清淨;第二個、我們所作的事情、所說出來的話,能夠讓世間人能夠信服,然後我們所說的話,也能夠得到人天的愛敬。也因為我們的不妄語,所以當我們用我們的愛語安慰眾生的時候,眾生都能夠很受用;也因為我們的不妄語,所以我們能夠三業清淨,我們的言語不會有誤失;更因為我們的不妄語,所以我們心中常常有歡喜的心,我們講的話能夠受到人家的尊重,智慧殊勝!所以因為不妄語,佛陀說:「如果我們因為持守不妄語這樣的一個戒行,並且把這樣的一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我們以後成佛的時候,就可以得到如來真實語的功德。」這是口業當中的妄語。

接著我們來看,我們要在口業當中還有一種情形是綺語。綺語是什麼樣意思呢?綺語,它這個「綺」這個字,本來就是一個絲綢品,上面有非常美麗的花紋。所以引發出來,凡是一切邪僻不正的,或者會涉及男女私情的、會增長世間貪愛的這樣的一個話語,都叫作綺語。在《瑜伽師地論》當中,它對於綺語有作了十種的分類,它是這樣的分類:第一種的綺語情形就是「非時語」;所謂的非時語,就是這個話不應該是在這個時間說的,但是我們不會看時機,然後我們去說它;例如說:大家正在很傷心的時候,你卻在那邊講笑話,那就是時機不對了。第二種也是「非實語」;這個「實」是老實、是真實的;也就是說,講這個話是不如實的話,這個話與事實不相符的話,這也是綺語。另外一種叫作「非義語」,就是講這個話是沒有意義的,對自己、對對方都沒有幫助,這叫非義語。還有就是講這個話是非常粗狂的、是非常不如法的,這叫作「非法語」。還有一種就是這個話講出來,會讓人家心裡產生了瞋恚的;也就是說,講這個話是故意要引起人家心行起伏、不平靜的,這叫作「非靜語」。還有就是在邪說法的時候,不經過審慮慎思就說出來,這叫作「不思量語」。或者是我們在說的時候,是爲了要能夠戰勝對方而說的話,所以這個部分是依於諍勝心而產生的語言,這叫作「不靜語」。或者,我們前面有講非時而說,這個非時而說還有一種情形,就是前後義趣不相屬,也就是說這個事情應該在前面那個時機說,你不說,事情過了以後你才說,這就是有些雜亂了,所以叫「雜亂語」。或者這種語言是不合於正理的,叫作「非有教語」。或者這種語言能夠引起不好的雜染的心行,這叫作「非有法語」。

我們講了這十種語,其實總而言之也就是綺語的內涵。你講的這個話不合於這個時間、不是事實、不合於這個身分,不該講的時候你去講它、該講的時候你又不講,或者隨著自己的興致而講,或者是喜歡講一些玩笑話,喜歡講一些逗人家起種種的不當心行——例如貪行的話、例如瞋行的話、例如邪行的話,這樣的一個語言呈現,都叫作綺語。所以在綺語當中,如果一個人他常常在講綺語的話,我們最常看到人家會說這個人「不正經!」那就說這個人不正經,他講的話,那人家以後就會覺得說:他一定都是在開玩笑的!所以就會不相信他所說的話。所以,今天我們如果在講話的當中,我們應該要讓自己能夠有一個心念:看到自己所講的是不是屬於綺語。如果我們常常作這樣的一個守護,這樣子我們就能夠產生言語上的一個定性,所以我們講話的時候,會讓人家能夠愛戴、能夠信受,人家也知道我們講的是如實的、是不虛妄的。所以 佛說:「如果我們能夠攝守這一個綺語戒,我們講話能夠不隨隨便便、不會前後顛倒,這樣子好好地守護它,並且把守護綺語的這樣的一個功德,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說:「這樣成佛以後,我們就一定可以得到如來諸佛祂們的授記,絕對能夠功不唐捐。」

再來講我們要守護的口業,就是指兩舌。兩舌,就是在兩者之間搬弄是非。搬弄是非,把這邊的話傳給那邊,那邊的話傳給這邊,讓兩者之間產生嫌隙,產生了嫌隙,彼此就不會再互相和合,產生乖離,這就是兩舌。《阿含經》裡面有說:「我應該要離開兩舌,我應該要斷兩舌,行不兩舌,不去破壞他們,不去聽到兩舌之間的言語,不在彼此之間去造成彼此之間的破壞;如果他們有不合的話,我們應該要讓他們設法能夠和合,能夠讓他們歡喜,然後讓他們不要變成了一個群黨的一個作為,然後我們也不稱讚群黨的作為,所以我們應該在兩舌上面要淨除其心。」這是《中阿含經》當中所說的。如果我們常常作撥弄是非、造作兩舌的行為,來世的一個果報一定會墮落三惡道。因為我們如果讓別人不和合,我們自己的一個內心,我們自己的一個業報,也不可能會有很好的和合呈現。那如果說,兩舌的三惡道業報圓滿,生到人中的話,那他一個就是會得到多病的眷屬,第二個就會得到不合的眷屬。所以兩舌的果報,還是自己會承受。佛陀有告訴我們:「我們如果能夠善護兩舌的這個戒行,這樣子呢,因為善護的結果,我們又把這樣的行為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那成佛的時候,我們能夠得到非常好的、正向的、和合的眷屬,然後諸魔外道也都不能破壞我們,因為我們過去世沒有去破壞人家。」

在守護口業的第四種,就是不要惡口。惡,就是我們不要講粗暴、惡劣的語言來詆毀他人,不要用粗暴的語言去跟人家對話。所以《法華經》裡面有講到常不輕菩薩,常不輕菩薩他就說——對很多人說:「我不敢輕汝,汝等必當作佛。」而且他對每一個人都把他當成是未來佛這樣的一個看待,不論別人對他是怎麼樣的用打的、用丟石頭的、用罵的,他都不去用惡口來對待別人,反而對別人起了護念的心。所以在《法華經》當中,常不輕菩薩他的一個示現,就是告訴我們:這個惡口的守護,應該要怎麼樣的一個心念轉折,不但自己不要惡口,乃至於對別人惡口的時候,也應該設法讓他離開惡口的這樣的一個業行;然後能夠攝受他,因為他的一個惡口結下的這一個緣,也是依著佛菩提道以後的相應與成就。所以 佛陀有說:「如果說我們能夠守護我們的口業不去作惡口的造作,並且把守護口業的這樣的一個行為,迴向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都不造作惡口,那以後成佛的時候,會成就具足如來梵音相的這樣的功德。」所以,如何讓自己不要口出惡言,讓自己都口出善言,這也是我們守護口業很重要的一件事情。

今天就講到這裡,祝福大家口業清淨!

阿彌陀佛!


點擊數:3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