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徒有沒有「等級」之分?

第77集
由正文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我們這一集還是在學佛釋疑上面跟各位作分享,今天要跟各位分享的問題是:有人問到說:「佛教的信徒有沒有等級之分?」那之所以會問這個問題,應該是各個宗教都有所謂的等級之分,所以會問說佛教有沒有等級之分。譬如說基督教,基督教有牧師還有教宗,還有等等教團的一個組織,乃至於一貫道,一貫道有點傳師,甚至於稱為經理這些等級。那佛教不是也有出家眾,出家眾不是也有這個當家和尚,還有方丈,甚至於寺院裡面也有各個職事,譬如說典座、知客。那這個是不是一種等級呢?我們就來探討一下,這樣子佛教的信徒到底有沒有等級之分呢?

我們先來探討一下:為什麼會有等級這個觀念。等級的觀念其實是社會組織的產物,所以這個其實是世俗見在看這個東西。這個是所有的人類的組織,所有一切宗教的組織,包括了所有的一切組織,都是有等級的觀念,這個當然是人類社會的組織以外,包括了所有一切宗教的組織,都會有這個等級的觀念。唯獨佛教的等級是「所謂等級,即非等級,是名等級」,所以佛教是非有等級,非無等級。那這個等級——非有等級,非無等級是怎麼說呢?我們等一下再慢慢來作說明。我們現在來說這個等級是社會組織的產物,這個社會組織的產物,只要有人、只要有動物,都會有社會組織的這樣子的等級的一種產物。不要說人的社會,動物的社會也會有等級。獅子的社會、老虎的社會也有等級,蜜蜂的社會、螞蟻的社會也有等級。蜜蜂的社會有蜂王、有工蜂;螞蟻的社會一樣是有蟻王乃至於有一些工蟻,這個就是一種社會組織的產物,就是會有等級。

這個等級是從什麼地方來的?這個等級的觀念就是從世俗見跟我見還有我所相應的。所以所有的一切眾生——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全部都是落於依我見為主的世俗見,這個我見就會產生相應於你所生存的欲界、色界、無色界乃至於欲界的六道的眾生。這些六道的眾生都是以什麼為生存的標準呢?就是以我見還有我執為最主要生存的一個最主要的依據,所以因為有我見還有我執,你就會有我所。那什麼是我所呢?我所就是我的職位、我的名聲、我的地位、我的眷屬,這個就是我所,乃至於我的財物,這個都是我所。就是因為有我才會有我所,我就含攝了我見還有我執,所以這些我所是相應於三界六道的一切眾生。那螞蟻有什麼我所呢?蜜蜂有什麼我所呢?蜜蜂不是要採蜜嗎?蜜蜂不是會去維護牠的窩嗎?你如果侵犯到牠的窩的時候,牠是不是會叮你呢?螞蟻為什麼牠必須要去維護牠的家呢?那個就是我所,那個是牠的家。我的家,我的家就是我所。乃至於所有的一切動物,乃至於鬼道眾生,乃至於欲界天的天道的眾生,沒有我所嗎?欲界天的天道眾生一樣是有我所。那欲界天的眾生有沒有等級?也有等級啊!欲界天的眾生,有所謂的天主,有所謂的天人,乃至於色界天的眾生,一樣是有天主,一樣是有天人的,所以這個都是因為有我還有我見、我執所產生的這樣子的一種的階級的一個組織。

那你說色界天有什麼組織呢?色界天,你看初禪天,初禪天不是以梵眾天、梵輔天還有大梵天為主嗎?梵眾天其實就是初禪天裡面的一個天人,梵輔天是輔助天主大梵天的一種天人,所以從初禪天的角度來看的話,也是一種社會組織。所以這些社會組織,反應到我們民間來的話、我們人間來的話,人間一樣是有這些社會組織。乃至於其他的這些宗教,一樣是依止著人類、依止著三界眾生的這樣子的我見,形成的一種宗教式的社會組織。所以不管是民間的社會組織,或是說宗教的社會組織,其實都不離開我見還有我所。那佛教裡面的宗教的組織,有沒有離開我見我所呢?是不是佛教的僧團的一個組織,就是離開我見我所的呢?那也未必哦!那個是必須要說,你是不是真的知道什麼是我見、什麼是我執、什麼是我所,而且你願意趣向於解脫於我見、還有我執、還有我所,乃至於你已經解脫了我見、我執,還有我所的束縛,那你這樣子才能夠說「非有等級,非無等級」。要不然,如果還是執著著寺院的當家,執著著寺院的住持、執著著寺院的這個職位的話,那個還是不離開世俗見,離不開我見、我所相應的一般宗教組織的社會組織,所以還是落於世俗見的等級觀念。

我們先來談談看;佛教的信徒從究竟理地來講的話,到底有沒有等級之分呢?其實我們說佛教是「非有等級,非無等級」。我們來詳細說一下:什麼叫作非有等級?佛教其實從事相上面來講的話,佛開始弘法的時候,就是為了要破四種種姓的差別,也就是——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在印度的時候,有四種種族歧視的差別,最受歧視的是屬於奴隸的首陀羅種。這個是起源於剛開始入侵於印度的人,對被征服者的原住民的歧視,這個侵入的人是什麼呢?就是原來的白種的雅利安人,雅利安人侵入印度以後,所以定了這四種的種姓制度。因為出生的身分,還有階級職業等等的不同而定其種姓,因此就構成一種特殊的社會的階級制度。不同的種姓之間的關係是嚴禁通婚,而且不能一起吃東西的,而且是具有極為繁複的戒律。但是這個戒律,其實在佛教來講它是屬於戒禁取見,所以定的這些戒律還有風俗,這個是極為不平等的社會的文化的組織制度。在這個文化的組織制度底下,婆羅門的權利,主要是來自於知識的傳授跟獨占,所以婆羅門是主宰著整個印度的種姓制度。但是其實 佛是反對這種種姓制度而提倡平等主義的。佛陀在事相上面,否認種姓制度的決定性,因為婆羅門說他們是從梵天所生,所以他們是最尊貴的,這個尊貴是與生俱來的,但是 佛是否定這樣子的一個制度,所以 佛在當時就已經沒有這樣子的等級制度的,所以我們說佛教是沒有等級的,所以叫作非有等級。

那在理上來說的話,眾生本來自性清淨涅槃的這個如來藏,祂是眾生平等平等的,所以叫作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眾生皆具佛性,所以眾生皆可成佛,所以 佛在成佛的時候說:「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只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所以,所有一切大地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有什麼等級呢?所以從理地來講是沒有等級的,這個本來自性佛同樣尊貴、同樣清淨的。所以 佛出世的時候,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說:「天上天下,唯我獨尊。」這個「我」就是所有眾生的這個如來藏的這一個真我,這個如來藏的這個真我,這個才是真正尊貴的,這個是心、佛、眾生三無差別。所以從理上來講的話,一切眾生是沒有等級的,所以佛教所說的是非有等級。

那什麼叫作非無等級呢?我們說佛教所說是非有等級、非無等級,但是依世間的軌則來說的話,我們必須要安立許多的職事方便的名稱,才有辦法在世間法上面能夠行事,乃至於我們必須安立個人的名字。我們在叫人的時候,總不能叫欸欸欸、你你你、他他他、我我我,總不能這樣子叫,一定有名字的。那這個名字依著職位,一定有它的名稱,所以依職事的方便安立等級的名稱。譬如說他是負責一寺之主,所以他就是當家,或是說他是住持,所以必須要安立這樣的名稱;他是負責接待這個信眾的,他就叫作知客師,他所待的地方就叫作知客處。這個是依於世間軌則所安立的,或是說依於受戒的方便安立等級名稱。

有的人說你們剛剛講的一大堆,說佛教非有等級,那你們不是立了很多等級嗎?你們不是有什麼五戒、菩薩戒、聲聞戒?五戒不是又有什麼五戒的具足受,或是說五戒的方便受?為什麼有這樣的等級呢?甚至於為什麼出家眾還有比丘、比丘尼?為什麼還有八凈法?為什麼還有沙彌、沙彌尼等等這樣的等級呢?這個是依著受戒的方便而安立的等級名稱。也就是說,依著持戒的事相上面去施設的。再來是依著出世間法方便安立等級的名稱,什麼依著出世間法安立等級的名稱呢?也就是說,當你願意修行解脫道的時候,你開始斷了三縛結,就是得了初果。三縛結是我見、戒禁取見還有疑見。二果是薄貪瞋癡,當你薄貪瞋癡就是證了二果。你再斷了五下分結,也就是我見、戒禁取見、疑見再加上貪欲、瞋恚的話,這五個結斷掉這個叫作三果。四果是斷了五上分結,也就是色界貪、無色界貪、慢、掉悔還有無明等等這樣子的法,方便說為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所以有的人說:「那你們四果是不是就是得到比較多,所以四果果位比較高?」從這邊我們就可以看得到,四果反而是捨得比較多,四果是必須要捨掉我見還有我執。我執函蓋了五下分結還有五上分結,必須要薄貪瞋癡。所以修證愈高是斷得愈多,也就是說捨得愈多,反而不是得。所以從這邊就能夠知道說,依出世間法來講的話,其實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是為了說明解脫的次第而方便安立等級的名稱,而不是說:我四果就比三果厲害,三果就比二果厲害,二果就比初果厲害;那這樣子我四果比較大,三果又比二果大,二果比初果大。這個有大小分別的這個本身就是已經落入了世俗見,因為四果其實是沒有所謂大不大,他是離開、斷離了這些煩惱,是斷離了愈多的才能夠稱為四果。

我們依世出世間法也施設了等級的名稱,也就是說,佛依於修行的過程裡面,你去斷掉的解脫道的部分的煩惱以外,還有我們佛菩提道所應該要證悟的這一部分。也就是說依著人無我還有法無我,還有一切種智的修學,而安立了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等,等覺、妙覺的果位,這個是菩薩的五十二位階,這個五十二位階是菩薩修行的次第。那菩薩修行的次第是不是從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到十地,是地地愈得愈多,地地所得的東西愈來愈多嗎?其實不是所得的東西愈來愈多,同樣的而是所捨的東西愈來愈多,反而是所得到的智慧是愈來愈多。那個智慧是什麼智慧?是人無我智還有法無我智。這個人無我智跟法無我智是有得嗎?沒有得!是因為捨掉了無始無明的煩惱還有一念無明的煩惱,因為捨掉這些煩惱了以後,因為斷除了這些煩惱所得到的智慧,所以說有得,但是其實這個是方便說有得,是沒有得的,是依人無我還有法無我,還有一切種智的修行來方便安立這個等級的。

所以如果執著等級的名相為實在東西的話,如果執著我們剛剛所說的聲聞的四果乃至於佛菩提道的五十二位階,執著這個名相是實在的話,這個是墮於五陰的我還有我所的話,這個就叫作凡夫外道。所以在《大般涅槃經》裡面 佛怎麼說呢?《大般涅槃經》有人問佛說:「世尊!是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若使菩薩心有得者,則非菩薩,名為凡夫。」所以這邊說,有人就稟白 世尊說:「菩薩摩訶薩其實是無所得的,如果菩薩的心有得的話,這個就不叫作菩薩,這個就叫作凡夫。」這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明的。也就是說,如果你修行的結果,你悟了以後,入到佛菩提道的七住位,開悟明心進入七住位,你對人家講的就是說:以為開悟是什麼東西?開悟有得?是得到一個悟者、得到一個悟的名聲嗎?如果你有這樣子的想法的話,那這樣子就叫作凡夫了。因為悟啊,悟其實是因為悟到這個本來就已經離開五陰的我的這樣子的一個真實心,所以才叫作悟。你如果不知道這個道理,以為說悟的話,以為說你悟就非常的偉大,走路出去都有風:「我是一個悟者,我是一個聖者。」這個就是「使菩薩心有得者」。所以《大般涅槃經》這邊說:「若使菩薩心有得者,則非菩薩,名為凡夫。」因為開悟的人不是這個樣子,開悟的人其實是已經證悟到這個本來就已經離開五陰執著的這個如來藏,所以這個就是我們前面所說的,這個叫作真出家,所以這個才是真菩薩。

所以《大般涅槃經》這邊又繼續說:「善男子!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無所得者名四無礙。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得者名為無礙?若有得者則名為礙,有障礙者名四顛倒。」所以 佛在這邊開示的時候:善男子啊!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所以開悟的菩薩乃至於地上菩薩,其實他是無所得的,菩薩摩訶薩實無所得,無所得者名四無礙——詞無礙、法無礙、義無礙還有樂說無礙,得這四無礙的,無所得者是四無礙。那「善男子!以何義故無所得者名為無礙?」繼續說:善男子!那為什麼原因,這樣子的菩薩無所得叫作無礙呢?因為若有得者名為有礙,有礙者名四顛倒。什麼叫作四顛倒?四顛倒就是一般眾生的毛病,一般眾生都是落入了以無常為常、以非樂為樂、以非我為我、以非淨為淨,這個叫作四顛倒。佛所說的真正的這個正理是常、樂、我、淨。那有人就說:在阿含裡面不是說苦、空、無常、無我?為什麼 佛到《大般涅槃經》裡面又講說常、樂、我、淨呢?所以這個大乘經典,大乘經典是後期的人所結集的,後期的人所結集的,這個不是 佛說的。這個就是不知道 佛所真正表示的道理在什麼地方了。佛說眾生有一個如來藏心,祂是真常、祂是真樂、祂是真我、祂是真淨,所以叫作常樂我淨。但是眾生都是以無常為常,什麼是無常為常?意識心就是無常,眾生執著意識心為常,就是以無常為常。眾生以意識心安住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境界的時候,認為那個就是樂,認為那個清淨的境界,那個就是喜樂。但是那個不是樂,所謂的樂是如來藏不住三界六塵萬法自處的那個,那個是真樂。但是眾生以五陰的這樣子的相應於財色名食睡的法為樂,乃至於你自處於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這樣一念心的清淨心的境界,以那個為樂,這個樂都不是樂,所以這個叫作以非樂為樂。

眾生為什麼會這樣子呢?就是以非我為我,就是以意識心的這個我為我,所以叫作以非我為我。這個就是另外的一個倒見,以非我為我。以非淨為淨,眾生以什麼東西叫作非淨為淨呢?就是以意識心,把意識心修到清淨的時候,這個意識心修到清淨是什麼狀態呢?就是一念不生,就是清清楚楚。清清楚楚而一念不生的那種境界,那種境界的時候,認為說那種境界,那個是清淨的境界,這個就叫作以非淨為淨。所以 佛說這個就叫四顛倒,這個四顛倒就會障礙這個菩薩,所以說「若有得者則名為礙,有礙者名四顛倒。」就是因為以這個非我為我、非常為常、非樂為樂、非淨為淨的這個意識心,這個識蘊為主,以這個東西為主的時候,這個就叫作顛倒。所以如果去執著這些名相的話,去執著所謂的菩薩的五十二位階的這樣子的修行的次第,而自以為殊勝,而自以為有所得的話,這個就叫作顛倒。

所以我們說「所謂的等級,即非等級,是名等級。」這個就是說,這個等級是為了方便施設,讓眾生所能夠稱呼,所能夠了別。要不然怎麼去開示眾生,讓眾生瞭解呢?所以必須要講這個等級,但是其實這個等級,其實是沒有等級的,所以佛法所說的真正是「非有等級,非無等級」;那這個等級,所謂的等級其實是非等級,這樣子才是真正的等級。所以到底佛法有沒有說等級呢?是非有等級,非無等級。

今天跟各位分享到這邊。

阿彌陀佛!


點擊數:2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