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以慈心攝持淨戒

第123集
由正珍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菩薩正行」,這集要和大家略談的是「菩薩以慈心攝持淨戒」。我們學佛要常常想著對眾生有利的事,要常常想著如何利益眾生,這樣就是慈心的展現。能夠把心常常想著要如何利益眾生,那麼我們的戒行就容易清淨了。

菩薩要能夠引導眾生,當眾生還在因地的時候,就在他的心中種下菩提的正因;如果我們能夠在眾生的心中種下菩提的正因,當他因緣際會時,這個菩提的正因就能夠開展出來。所以菩薩在跟眾生相處的時候,有機會就為他來說明離苦得樂的道理,就為他來說明成佛的妙方。這樣子,他雖然還沒有修學,但是他就已經種下了菩提的種子,等到有一天再聽到另外一個人跟他說,久了以後,他的因緣就慢慢地成熟了,這樣他就能夠進入佛門中、進入正法中來修學。因此菩薩心裡常常想著:我們如何能夠給眾生真正的安樂妙法?如果心中都是記掛著這樣的事情,這樣我們的心裡就不會被眼前的一些事物所迷惑,因為心裡繫念的都是眾生的佛菩提道,當然也就不會造作一些世間不好的事情,例如貪愛世人的錢財、貪愛世人的妻子兒女等等,而會在佛菩提道上面,以利樂眾生當作自己的心行,以利樂眾生當作自己的快樂。

所以一個菩薩,他能夠有慈心的時候,他會很歡喜地布施他的財物,他有好的東西的時候,他會想著:「這個好的東西,我應該要先和朋友分享,自己才來享受。」當他有好吃的東西的時候,他就會覺得:這個東西真好吃,我應該跟我的朋友分享,跟朋友分享的時候我再來吃。所以當菩薩他的心裡面,都會想著把好的東西跟眾生分享的時候,當然他也就會把佛法的妙音來跟朋友分享。他能夠常常有這樣的心行,被他所帶領的眾生,修學佛法的契機就會漸漸地成熟。這些眾生他們之所以有修學佛法的契機,就是因為有菩薩這樣的慈心繫念著眾生,這一個被他所攝受的眾生,他在佛法的一個成就,也能夠帶領著這位繫念眾生的菩薩佛菩提道上面的成就。所以一個人如果一再地重複提醒自己:自己有好的東西,應該要跟朋友分享;自己有得到好的妙法,應該要讓我的朋友也能夠來修學這樣好的妙法。能夠把這樣的慈心不斷地在自己的心中流露出來,那麼他的戒行當然也就能夠清淨了。

但是菩薩在帶領眾生能夠認識佛法的時候,他也要能夠運用善巧方便,因為一般人他對於什麼是佛法、什麼不是佛法、什麼是真正的能夠趣向佛菩提道的法、什麼不是趣向佛菩提道的法,他沒有辦法有正確的差別慧來了別出來。所以如果我們看到別人,他對於什麼是善、什麼是惡,分辨不清的時候,我們如果直截了當地跟他說:「你那個是惡法,你要遠離。」那樣他一定很難接受,因此我們應該要用方法來告訴他,例如有人認為離念靈知心就是常住真如心的時候,我們不能跟他說:「你錯了!你這個不是真如心。」他一開始就被否定,接下來他就不會想聽你說了,因為你們之間的溝通,因為你的一句話而打斷了。所以如果有人錯認把離念靈知心當作真心的時候,我們可以先讚歎他說:「你也修得不錯,能夠讓你的意識心,能夠離開世間的妄想分別當中,這也是不簡單了。」但是你可以繼續問他:「你這個離念靈知心,是不是和五別境相應呢?因為佛在經典當中有說:『所有的意識心,都是和五別境相應的。』那你有沒有檢查過,你的這個離念靈知心有沒有和欲、勝解、念、定、慧相應呢?」因為這樣的一個問法之下,他就去思惟,然後他去思惟,如果思惟不出來的時候,他會跟你請教;也因為他願意跟你請教,你曾經保留了一個給他的思惟空間,這樣你們就能夠有溝通的時間、有溝通的緣分,繼續把這樣的妙法談下去,他這樣也能夠接受你對他的攝受。

所以當一個菩薩以慈心在利樂眾生的時候,他會先去觀察這一個眾生,他現在是什麼樣的一個因緣,我應該要用什麼方法來攝受他;而不是以我懂什麼,然後用像填鴨式的方式,硬把自己認為對的東西灌在他的身上,而是能夠依著他的因緣,次第地來告訴他。所以一個發慈心利樂眾生的菩薩,他能夠有種種的方便善巧來觀察眾生,因為他的心是在眾生的身上,他的心不是在自己得了多麼好的法的身上;他是以這一個眾生現在應該要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觀照他、用什麼樣的方法來跟他說明,這樣的心念來跟眾生相處。

菩薩當要勸導人們行善的時候,要勸導人們修學佛法的時候,就是常常隨眾,和眾生相處當中,讓他能夠發心、讓他能夠廣結善緣。在佛法當中的善法,當然就是有聲聞菩提、有緣覺菩提也有大乘菩提,但是真正的了義法就是大乘菩提。但是我們在面對眾生的時候,我們應該要能夠次第地來教導他,就像我們剛剛所說的:這個人如果認為離念靈知心是真心的時候,我們應該慢慢地引導他。但是如果對於一個人,他還沒有修學佛法的時候,我們要帶領他進入佛法的大門時,我們可以依照 世尊的方法,次第地來帶領他。世尊在帶領世人修學佛法的時候,並不是一下子就把聲聞菩提、就把緣覺菩提、就把佛菩提的道理告訴眾生;他是先跟眾生講布施的樂因、生天的樂因——也就是施論、戒論、生天之論,讓他能夠在這個部分能夠產生信心,在這個部分他是很容易做到的。世尊會觀察這一個人,他的心地是很調柔的、是可以度的,因緣夠了,就會跟他說欲為不淨、出離為要。這時候就會慢慢地跟他說色的無常、受的無常、想的無常、行的無常、識的無常,接著會跟他說:因為這五陰無常,因為無常,所以是苦;因為苦,所以不是真正的我;因為這個五陰都是因緣和合的,不是真實存在的法,所以是空。慢慢地跟他開導苦、空、無常、無我的道理,那麼眾生聽了以後就能夠接受,就能夠安住在佛法當中修學。

一樣我們也要學習 佛陀的方式,慢慢地引導眾生來修學佛法,如果有時間,我們跟他有一段溝通的時間與空間,我們就這樣慢慢地跟他說,如果他能夠相信了,他說:「好啊!你講得真的不錯,那我們來修學佛法吧!」這時候你就可以介紹真正能夠親證三乘菩提的書,你能夠跟他介紹真正能夠教他脫離三界有為法這樣的教授師來帶領他;這樣子這一個人因為你的指示,他就能夠在佛法當中去修學,那麼你就是他發起正法的因,所以他生生世世修學佛法的時候,他的緣和你的緣都會結在一起。這個是菩薩要能夠運用善巧方便,來以慈心利樂眾生。同時菩薩他也能夠看到眾生在沒有歸依處的時候,能夠告訴他真正的歸依法;因為一切的眾生都在三界六道當中輪迴生死,身心有如漂浮在大海中,找不到可以依靠的歸宿,所以很多人到處去找、去尋訪明師。也因此一個菩薩,他自己對於三寶的信受、對於因果的信受、對於我與我所的瞭解、對於斷我見的知見,都能夠有正確的認知,所以對於要如何修學,能夠有確定的信心。他看到眾生在茫茫大海當中沉浮,看到眾生找不到可以依止的善知識時,菩薩會發心告訴他真正的佛菩提道修學的歸依處,讓這一個人能夠真正地歸依在三乘菩提的修學下來修學,不會在世間當中忙忙碌碌耗用一生,而找不到真正的修學方法。

我們看到許多的人,他這一世跟了許許多多的法師,跟了許許多多的上師來修學,但是修到最後仍然不知道自己在修學什麼,茫然無依,心裡是浮浮的,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菩提,根本不知道什麼叫作修學的妙道。也因此菩薩要以慈心發心,給眾生真正的樂,幫助眾生能夠在佛法上得到實證的妙法。如果菩薩能夠這樣的一個發心,他的心常常住在慈心當中,那麼他就不會有不好的戒行產生,那他的戒行也能夠清淨。所以我們在發四宏誓願的時候,有說到「眾生無邊誓願度」的宏願,我們能夠把心放在這樣的一個宏願當中,我們能夠依著眾生的因緣,不斷地為他開示佛法的妙理,為依著眾生的因緣,次第地來陪伴著他、來帶領著他,這樣子我們的佛菩提道也能夠很快地精進。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當眾生他有煩惱的時候,當眾生不知道如何解脫的時候,我們在對他說的時候,其實我們的心裡也在思惟整理自己心中所受的法,自己的體證;然後依著自己的體證、自己心中所受的法,把它整理出來,依著對方的因緣來告訴他。在這一個過程當中,可以說兩個人都能夠有所成長;他能夠聽你所說的而能夠找到正確的方針,而你也因為在跟他訴說的過程當中,自己對於體證、對於佛法的內涵,又能夠有更深入的觀察。如果你所遇到的這一個人,他是非常善於思惟的,他的問題也是非常多的,那麼你更能夠因為他的善於思惟,更為了要一個一個解決他的問題,而讓你的思惟能夠更加地敏銳。

也因此一個菩薩在面對眾生的時候,他所希望能夠給眾生的是眾生能夠在菩提道上的前進,而不是在世俗法上面的這一些事情。怎麼這樣說呢?因為有些人他覺得:「我要慈心來度眾生,所以我就發願,我希望能夠接受所有眾生的一切業障。」這個發心我們當然說:「真是了不起!」但是也應該要知道,自己有沒有這一個能力。有些人因為有這樣的一個心思,所以他有可能在這一世都病歪歪的,他自己都沒有智慧能夠解脫,又怎麼能夠幫助眾生解脫呢?所以我們今天在度眾生的時候,以慈心來攝受眾生的時候,我們要有智慧。這一個智慧要分成兩方面:一方面我們要看他的因緣,我們應該要怎麼樣子來跟他說;另外一方面,也要看自己目前的修為,如果自己的目前修為,還沒有到達某一個程度的時候,我們不要承擔太多自己沒有辦法承擔的事情,我們先承擔一件事情下來,把這件事情好好地作好,把這件事情好好地圓滿它,我們再來承擔第二件事情。如果說我們一下子沒有辦法承擔很多事情,卻把所有的事情都接下來,這樣不但事情會作不好,那麼自己也會病倒了。所以一個菩薩,他在發慈心要利樂眾生的時候,也應該有這樣的次第的心行。

還有菩薩在利樂眾生的時候,應該要有主動的心行。在布施一切眾生的情操之下,我們不能說:這一個人是跟我比較好,所以我們先度他。雖然有因緣的關係,所以會度跟自己緣比較深的人,但是也要有一個心念:不論這一個人跟我有沒有緣,我都要能夠幫助他離苦得樂;縱然是沒有緣,心裡也要想:「我如何能夠成就跟他之間的緣分,能夠在他心中種下菩提正因,種下善法的種子。」所以先以恩加的教化,就是先結下善緣。古德有說:「在成佛之前,要先為眾生作馬牛。」就是要先為眾生作牛作馬,這當然是一個形容詞,但這個意思表示:就是我們要先跟眾生結下善緣,跟眾生結下善緣以後,再為他說佛法的內涵的時候,他就能夠接受,這也就有一點像世俗常常說的「見面三分情」的道理。對於我們和他之間完全都沒有因緣的,我們先種下善緣,如果這一個人,他是對我們不滿的,或者說我們心中對這一個人感覺不是很好的,這一種人我們要如何以慈心來面對呢?其實菩薩這時候應該是要這樣想,也就是:「我為什麼和他之間會有不好的感覺?我為什麼和他之間會有怨仇的感覺?」這時候要檢討自己是不是落在我跟我所當中。一個菩薩除了要主動地,接近我們不認識的人,也應該要主動地去接近與我們有怨的人;如果我們能夠主動地去接近與我們有怨的人,這樣子他也能夠漸漸地改變對我們的態度。所以菩薩要利益眾生的時候,能夠先利益怨家,再來利益眷屬,這樣就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心念。為什麼說會產生不可思議的心念呢?因為當你去攝受你感覺的怨家的時候,你就會看到心中有那微細的念頭在掙扎著——好與不好、善與不善;也因為你有這些微細的念頭出來,那麼你就產生了調整的勢力。你會發現原來我的心中,還會有這麼多的染污,原來我的心中,還會這樣跟眾生計較。

所以一個菩薩,如果他願意以慈心發願,和自己有怨恨的人來作佛法當中的交流 ,這樣其實真正利樂的就是自己。所以 平實導師他寫了許多的書出來,他寫了許多的書出來,許多人都罵他,也在網路上批評他,也有人在私下搞小動作;但是 平實導師對於這些人,心裡都沒有任何的埋怨。他會以這樣的想法,就是:這些人是因為被誤導的,這些人是因為被表相所繫縛的,這些人是因為在法義上沒有辦法真正的認知。我要做的事情,就是讓眾生能夠真正知道佛法的內涵是什麼,我應該要更向他們講清楚說明白。所以 平實導師的書,寫得一本比一本內涵要豐富,那個目的就是能夠以慈心來利樂眾生。

今天就跟大家談到這裡,祝願您:修學佛法,慈眼視眾生,見到您慈悲的眼神,都能隨行於大乘佛法的清淨自在中。

阿彌陀佛!


點擊數: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