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說十八界(上)

第24集
由正旭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各位繼續收看正覺教團電視弘法節目。

在前面一集當中,我們講解十二處,十二處已經講完了六根,對於六塵還沒有作詳細的解說。因為十八界函蓋了六根、六塵、六識,所以十二處也函蓋在十八界當中。雖然我們在十二處當中沒有詳細地介紹六塵,但是我們在十八界當中,會把六塵的部分作一個比較詳細的說明。

在這個單元的主題所要講的是:略說十八界。

我們先來看:到底什麼是界?界,就是它有個範圍,有個界限。譬如說,國與國之間它有個界限,也就是說,它有個範圍。同樣的,一切的世間法它都有個界限,它有個功能差別。界,因為六根、六塵、六識,它有不同的功能,所以我們把它當成界的時候,可以說它是在功能有個侷限。譬如說眼根,眼根的功能它的侷限就是只能接收色塵;耳根它也有個侷限,它的功能只能接收聲塵;同樣的,六根、六塵、六識都是這個樣子。所以,界可以說就是功能差別,它的功能有個侷限。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世間法這麼多,總共只有十八界嗎?事實上,世間法可以說有無量無邊的界。譬如說筆,你所看到的筆,筆有個功能,但是筆本身,它是色塵,這個功能是屬於法塵;所以這個筆,單就一枝筆,它就可以歸到兩個界上面去。世間法有無量無邊的東西,每個東西都有個功能的侷限,所以,其實本來是有無量無邊的功能差別;但是,不管你有多少東西,統統可以把它歸入了六根、六塵、六識當中。也就是說,一切世間法,不管有多少法,都不可能超出六根、六塵、六識的範圍;也就是說,所有的功能差別,都可以歸入六根、六塵、六識當中。這是十八界的內涵。

接下來,我們要介紹六塵,也就是十二處當中的六塵,我們還沒有詳細地介紹。六塵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但是事實上,六塵其實分為外六塵跟內六塵。為什麼會有外六塵跟內六塵呢?我們等一下再來作說明。我們先來看,我們先來講一個六入的這樣的法義。我們來看經怎麼說。

《長阿含經》卷八:「如來說六正法,謂內六入:眼入、耳入、鼻入、舌入、身入、意入。復有六法,謂外六入:色入、聲入、香入、味入、觸入、法入。」(長阿含經》卷八)

也就是說,在六入當中,分成外六入、內六入。那什麼是外六入呢?外六入就是說,外面的六塵進入了六根當中。所以說,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這個外五塵進入了五根當中;但是還有個意根,也就是祂接觸了五塵上面的法塵,這個祂接收了。但是,純就外六入,你仍然看不見,無法接觸到六塵,因為我們還有個勝義根必須完好。也就是說,當外六入進來以後,接下來是什麼?因為它就變成訊號,所以才有眼入、耳入、鼻入、舌入,還有身入,還有意入;這內六入其實是在勝義根的位置發生。

既然外六塵進來有了外相分,但是在內六入當中,在你的勝義根所產生的這個六塵,其實它是心法,它是如來藏所變現的內六塵,所以說,六塵又分為外六塵跟內六塵;外六塵又叫作外相分,內六塵又叫作內相分。也就是說,外相分與內相分,各有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那到底什麼是相分?相分就是,心的所緣就叫作相分。簡單來講,在佛法當中有兩個名相,一個叫作見分,一個叫作相分。什麼是見分?也就是說,你的覺知心祂能緣或者能取六塵。譬如說,六個識能知能覺的這個自性,就叫作見分;祂能知有個對象,能見有個對象,這個對象就叫作相分。所以說,外六塵就叫外相分,內六塵就叫作內相分。

六塵我們剛剛已經講了,是色、聲、香、味、觸、法這六塵,我們現在就來解釋它的內涵。我們來看看什麼是色塵。

《瑜伽師地論》卷一:「顯色者,謂青黃赤白,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及空一顯色。」「又顯色者,謂若色顯了,眼識所行。」(《瑜伽師地論》卷一)

這是屬於色塵的部分。也就是說,顯色的部分函蓋了十三法。「青黃赤白」,這是屬於顏色的部分。「光影明闇」,其實也是顏色;譬如說,你看到的是白光,它是白色的,你看到影像是因為它有暗色,它有黑色的狀態出現,那闇呢,當然是黑色,所以,光影明闇也跟顏色有關。「雲煙塵霧」呢,並不是說眼識可以分別這是雲還是煙,而是說雲煙塵霧上面也有顏色的部分;那這顏色的部分,也是屬於顯色的部分。最後一個是叫「空一顯」。

什麼叫作「空一顯」?既然空裏面有顯色的部分,表示空裏面也有不是顯色的部分。哪一部分是顯色的部分呢?顯色就是說,它很明顯顯示出來,眼識可以去分別。顯色的部分就是說,沒有物質的地方,在虛空當中沒有物質的地方,那就是屬於顯色。我們都講,虛空叫作色邊色,因為它沒有物質,很明顯顯示出它沒有物質的地方;所以,這個空一顯指的就是,沒有物質的地方的這個虛空。但是,如果說空只有虛空,那它就不必講顯色,它就寫說空色就好,為什麼叫空一顯色?一定有說它是空界,空界的色法裏面,不是顯色的部分。那哪一部分是空,它不是顯色的部分?譬如說,你的食道它是空,胃也有空,血管也有空,很多地方都是被物質所包圍,但是你看不見的空,它出現了,那一部分就不屬於顯色的部分,那是屬於意識才能了知;因為從各種情況來判斷說,這個胃是空的,否則就不會有這樣的法出現。所以,空一顯色是因為有不是顯色部分的空,所以才必須定義說空一顯色。

接下來說,「若色顯了,眼識所行」,也就是說,這些色法如果它很明顯的顯示出來,那眼識就可以在上面運作。

但是,色法上面不是只有顯色,也就是說這是屬於色塵;但是我們再來看,色法裏面不是只有顯色,色法裏面還有形色。也就是說,你看一個東西,它有形狀;譬如說,這個形狀長短、方圓、粗細、正不正、高下,有這樣的色。但是這樣的色是怎麼出現呢?是因為有顯色的緣故。也就是說,因為你分別的東西上面的顏色有了差別相,這個差別相就會把形狀顯現出來。譬如說,你拿個紅筆在那個白色的牆壁上畫個圈圈,當你畫個圈圈以後,因為紅色跟白色,它在牆壁上所顯現出來的,有產生了色差;因為這個色差的原因,就產生了長短、方圓,還有粗細、正不正、高下。這些長短、方圓、粗細、正不正、高下,就不是眼識所能分別,是因為意識能分別這個眼識所分別的這個顏色的差別,所以才會產生這樣的形狀。

接下來說,除了形色以外,還有什麼?還有表色。剛剛講說,形色是因為顯色的差別相;那接下來,有了顯色、形色,它的差別就會產生了表色。那什麼是表色?表色就是說,你握拳、彎腰、走路、睡覺,這些樣子的變化,它就是屬於表色。樣子的變化一定要有形狀,如果沒有形狀呢,譬如說你一定有手的形狀,這個形狀的變化就是屬於表色;因為有了形狀才有表色,當然這是屬於色法的部分。也就是說,色法函蓋了色塵跟法塵。

那同樣的,聲塵,聲塵也函蓋了聲音的大小,它還有法塵,聲音的大小高低。你藉由聲音的大小高低,你才能知道它的旋律,才能知道它到底是哪種樂器產生出來的,或者說它是講話的聲音,它是打鼓的聲音;如果沒有這樣的差別相,你就沒有辦法分別,這是哪一種聲音。所以說,聲塵上面因為有差別相,所以就顯示出了法塵,那你就可以去判斷,這是什麼樣的聲音。

同樣的,香塵也是這樣的道理。譬如說香,它有味道,但是這個味道一定有差別相,你才能知道說這是哪種香。譬如說,它是香水的香,還是食物的香,它香的程度是什麼,它香到什麼程度,這些都是屬於香塵上的差別相。香塵上面的差別相,就是屬於法塵。

所以說,五塵上面有法塵。同樣的,味塵、觸塵也是同樣的道理,我們就不再說明。

但是,法塵只有這樣子嗎?不是,法塵的範圍函蓋很廣。我們首先來說明說,譬如說色法上面有形色、表色,但是還有個無表色。什麼叫作無表色?剛剛講說顯色,因為有顯色而有形色,有形色所以有表色,但是這個表色顯示出來的時候,就會產生了無表色。那無表色是什麼?譬如說你這個東西很漂亮,這個人跳舞很優美,這個無表色就出現了。所以這也是屬於法塵的部分。

接下來我們來看看,法塵不是只有五塵上面的法塵,在百法當中有一個名相叫作法處所攝色;也就是說,這個色法當中,還有法處所攝的部分。我們來看看,它函蓋了哪幾法。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就只有略作說明。

法處所攝色所說的第一個法,叫極迥色。極指的是極微,那什麼是迥色呢?就是把迥色分析到極微——我們先來看,到底什麼是迥色。迥色的意思就是說,它只能被障礙,它不能障礙別人,說這個色法它只能是被障礙的。那我們來看看,什麼樣的色法它是只能被障礙而不能障礙別人的?第一個,光、影、明、暗,這已經有四個法了;光影明暗它只能被障礙,它不能障礙別人。還有,空一顯色;虛空它沒辦法障礙別人,它只能被障礙。還有我們剛剛講的,被物質包圍的空,它也只能被障礙而不能障礙別人。這迥色就函蓋了六個法。把這種法,只能被障礙的這個色法,把它分析到極微,那分析到極微,事實上就沒有辦法用眼識來分別。也就是說,我們來看整片的光,那一定是在想法裏面說,它是很細微的光一直組合組合組合起來的。那為什麼會這麼一大片呢?所以,它可以分析到極微。這個極微它是屬於意識的分析,因為是意識的分析,所以我們就說它是法處;也就是說,它是屬於意識的部分,意識的所緣就是法塵。所以,極迥色是屬於法塵的部分。

那再來講:極略色。什麼叫作極略色呢?先來講略色,極還是極微。那略色呢,也就是說,它是能夠障礙別人,也能夠被障礙的。只要是物質法,它一定可以障礙別人;但是因為是物質法,所以它也能被障礙。那這個物質法呢,譬如說,五根五塵,這已經十個法了;地水火風呢,那也是;那當然還有一法,我們就不作說明。也就是說,略色總共有十五法。這十五法把它分析到極微,也就是說,五根五塵還有四大,把它分析到極微;那分析到極微,是因為用意識來分析,既然是用意識來分析,當然它就屬於法處。

接下來講:定果色。也就是說,它是修定所產生的果,它是屬於色法的部分。譬如說,你在定中,你修了定很有成就,在定中產生了光;在定中所產生的光,它並不是色法,定是屬於意識相應的境界,那中間產生的光,仍然是意識所相應;所以,這個定果色仍然是法處所攝。它雖然跟外面的光看起來差不多,但是它不是屬於色法,它不是屬於色塵。

接下來說:無表色。無表色事實上剛剛已經講,在前面講色法已經講過了。無表色,當然五塵上面都有無表色,還有一個無表色是屬於戒體。也就是說,這個戒體是因為你是依於五陰而得到的結果,所以說,戒體也是依於你的色身而有的;那依於色身而有,所以說,它是屬於無表色。

再來還有一個叫作:遍計所執色。遍計所執就是虛妄想,也就是說,沒有這個東西,是你的虛妄想所施設而有。那什麼叫作遍計所執色呢?譬如說龜毛,沒有龜毛,你因為遍計所執,虛妄想說有龜毛;說兔子有角,叫兔角,事實上兔子是沒有角的。因為你起了虛妄想而產生出來的色法,事實上沒有這種色,只是你的虛妄想,虛妄想就是意識的所緣。所以說,因為遍計所執產生的虛妄想所產生的色法,就叫作遍計所執色。

接下來,夢境也是屬於法塵。為什麼夢境是屬於法塵呢?因為夢境,我們先來看夢境是意根的遍計所執性所引生的。一個人為什麼會作夢呢?因為你對於你白天所經歷的境界,或者是說小時候所經歷的境界,你一時無法忘懷,你很執著;那很執著呢,當你在作夢的時候,就是因為意根有這樣的執著,所以,祂就起了夢。這個夢境是如來藏所變現的,但是是因為意根的遍計執性,如來藏配合變現出來,那意識就在上面作分別。夢境又有個名稱叫作獨影境,也就是說,它只是影像而已,所以它不是真正外面的色法。雖然夢境裏面看起來有五塵,還有法塵,事實上這六塵都是屬於影像而已,而不是真正外面的色法;所以說,夢境也是屬於法塵。

接下來還有個定境法塵。那定境法塵,什麼是定境法塵呢?定境法塵,譬如說,你修到二禪等至位、三禪、四禪,乃至四空定當中,都有個意識的所緣;也就是說,意識在這二禪等至位乃至到非有想非無想的境界當中,意識都必須有個定境法塵來緣,意識的所緣就叫作法塵。因為是修定處於定中,所以叫作定境法塵。

當然,法塵不是只有這麼多。我們在下一集當中會再繼續介紹法塵。

今天因為時間的關係,就講到這裏。謝謝各位的收看!

阿彌陀佛!


點擊數:4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