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界唯心萬法唯識」之意涵(二)

第65集
由正圜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

阿彌陀佛!

歡迎您收看正覺教團的電視弘法節目。目前正在演述的是 平實導師所寫的成佛之道《宗通與說通》。在上一集中我們介紹了 世親菩薩《百法明門論》中的偈,這一首偈在唯識學中是非常著名的。各位菩薩,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複習一下這首偈。偈曰:「一切最勝故,與此相應故,二所現影故,三位差別故,四所顯示故。如是次第。」(《大乘百法明門論》)

在前面的講次中我們說過了「一切最勝故」的八識心王,並且知道,就是因為有這八識心王,才會有三界一切法的出生;如果沒有八識心王,就沒有十方三世之一切萬法了;如果沒有八識心王,當然也就沒有三界六道的一切有情。在前面單元中,我們除了說明「一切最勝故」的八識心王以外,也介紹了「與此相應故」的五十一心所法中的前兩類,也就是五遍行和五別境。今天我們就繼續來介紹這五十一心所法的第三類,也就是善心所。善心所是六類心所法中的第三類,包括了信、慚、愧、無貪、無瞋、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捨、不害等,總共有十一個法。

然而什麼叫作善呢?所謂善的意思,即是隨順法理,於此世、他世順益於自他者,稱之為善。相反的,於此世、他世損害於自他者,名為不善。意思是說,隨順於法理,於今生或未來生,能利益自己和利益他人的,就稱之為善。在《成唯識論》卷六中,彌勒菩薩說:「唯善心俱,名善心所。」(《成唯識論》卷六)意思是說,唯獨與善心俱起的心所,才能叫作善心所。信等十一個善法,函蓋了世出世間一切善法,它的自體遠離一切穢惡,而聚集一切功德。

各位菩薩,在這一季的講次中,由於時間的限制,我們無法在這裏為大家詳述這十一個善法的內涵;期待未來因緣成熟時,再來作詳細的說明。

大致來說,這信等善十一法,可以說都是修行人立身處世的基本觀念。總合來說,信、精進、輕安、不放逸等四個法,可以使人建立起正確、樂觀、勤奮的價值觀;而行捨和不害,則可以消除人們的暴戾之氣,長養慈悲的胸懷;無貪、無瞋、無癡等三法,稱為三善根,則可以使人從根本上去除貪、瞋、癡三毒,而不會去造作身口意三惡業,這樣就可以免除未來無量世的痛苦果報;而慚和愧兩個法,則是藉由內心的自覺與外在輿論的力量,來修正自己的身口意行,可以止息惡業之發生。也就是說,這善十一法不僅是佛子們修證解脫道與佛菩提道的基礎行門,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無上妙寶。菩薩在漫長的修道成佛過程當中,無非是要透過實證,來修正身口意的不善之業,使心地漸漸轉為清淨,而到達佛地的究竟清淨境界;因此,能夠如實瞭解這十一個善法,對菩薩道行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這善十一法是不是遍一切性、遍一切時、遍一切識呢?是不是遍行於三界九地呢?首先我們來看看這一個第八阿賴耶識的體性,祂是離見聞覺知,由於離見聞覺知,所以沒有五別境心所法,因此就不會與善十一相應。而第七末那識是意識的俱有依,此心處處作主、時時作主,不斷的指揮六識心去造作種種的善惡業,是恆審思量的心,因此不會與欲、勝解、念、定相應;祂雖然可以觸法塵,而與慧心所相應,但是祂的慧非常微劣,所以說祂也不會與善十一法相應。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前五識,前五識本身是無記性,祂會隨著意識而通善惡,因此有時造善、有時造惡,不是一切時都與善十一法相應。唯有意識與這善十一法相應,然而如前所說,意識有時造善、有時造惡,變來變去,所以不是一切時相應。這善十一法雖然遍於三界九地,但是必須是三乘有學之正定者,在欲界中才有,對一般凡夫而言則是說不遍的。總合而言,這善十一法必須依於意識,還有與意識所俱的前五識乃至一識才有,而非離於八識心王而有善十一法之現行。因此說善十一法與八識心王相應。

各位菩薩,說完五遍行、五別境、善十一之後,接下來繼續說明第四類:六根本煩惱。

什麼叫作根本煩惱呢?《成唯識論》卷六云:【煩惱心所,其相云何?頌曰:「煩惱謂貪、瞋、癡、慢、疑、惡見。」論曰:「此貪等六,性是根本煩惱攝故,得煩惱名。」】(《成唯識論》卷六)這段論文的意思是說:所謂的根本煩惱,包括了貪、瞋、癡、慢、疑和惡見等六種。根本煩惱也稱為「纏」,由於它會纏縛有情在生死海中流轉,所以稱之為「纏」。這六種煩惱是一切煩惱的根本,由此能生出其餘的種種煩惱;就好像草木的根,能生出枝、葉、花、果一樣,所以稱為根本。意思是說,這六種煩惱是造作萬惡的根本;眾生的一切惡業,都是由於這六種煩惱的發動而造成的,所以這六種煩惱是一切惡業的根本。

然而這六種煩惱是從何而來呢?這六種煩惱的根源,都是由於有情的貪愛和我見而產生,而受與想則是生起貪愛和我見的原動力。由於有情眾生的如來藏中,含藏著無量世以來所造作的染污種子,遇緣產生現行就成為煩惱。如果想要伏斷煩惱,就必須對煩惱有所認識,尤其是根本煩惱,就像是賊王一樣,能引生無量無邊的隨煩惱,因此擒賊先需擒王;必須透過善知識的教導,對根本煩惱有徹底的認識,才能將煩惱一網打盡,得到解脫功德受用。

這六根本煩惱總共有六個法,也就是貪、瞋、癡、慢、疑和惡見。接下來我們就來略說這六個根本煩惱。

首先是貪。貪就是貪婪、貪欲的意思,也就是說非義而取、心無厭足,就稱之為貪。世間人貪財、貪色、貪名、貪利,貪求種種五欲之樂,不義而取,心無厭足;由於貪的強大染著勢力,驅使有情不斷的起惑造業,以至於輪迴三界無有出期。以上介紹的是貪。

繼續說明第二個根本煩惱:瞋。什麼叫作瞋呢?瞋就是瞋恚、憤怒。也就是說逆境當前,由於不順己意,所以臉上就顯現出憤怒的表情,五官肢體顯現出不自然的樣子;譬如說,面紅耳赤及青筋外露、暴跳如雷、怒目直視等等,都是瞋的具體展現。瞋心生起,能令有情身心產生熱惱,對家人眷屬乃至一切眾生,輕則詬罵,重則傷害他人的性命,甚至於伐城伐國、喋血千里,莫不都是由瞋心所引起。瞋會使有情身心熱惱,造作各種不善之業,所以瞋是不善性所攝。瞋恚之心都是由於我執而起,一切以自我為中心,凡是不順自己的意思就大發雷霆,進而生起憤恨怨惱之心,乃至造作種種缺乏理性的身口報復行動。俗話說「火燒功德林」,正是瞋恚心生起時的最佳寫照。瞋恚會斷送菩薩和眾生的法緣,特別是對菩薩道行者而言,影響非常深遠,比起貪欲的過失更是嚴重;所以古德才有「寧起貪見如須彌山,勿起瞋恚如芥子許」的說法,因此我們應該要特別小心才好。

說過貪欲和瞋恚之後,接著繼續說明癡心所。癡又稱為無明,因為無所明了、沒有智慧,所以對事理無法產生正確的見解,導致因果錯亂,而引生一切的煩惱,這就是癡,也就是無明。因此說所有煩惱的產生,都是因為愚癡不明事理所導致,一切雜染惡法,都是因為無明而引起;也就是說,無明就是眾生生死輪迴的根本。無明大略可分為兩種:一是一念無明,二是無始無明。依照《勝鬘經》及《瑜伽師地論》的記載,一念無明就是四種住地煩惱,也就是見一處住地、欲界愛住地、色界愛住地以及有愛住地。

然而什麼叫作一念無明呢?所謂一念無明是說,四種住地煩惱能生一切起煩惱,所以眾生的妄想妄念隨滅隨起,煩惱不斷,一念才滅,一念又起,因此就稱為一念無明。這個一念無明,乃是因為眾生無始劫以來,不明白五蘊的虛幻,所以對四種住地所函蓋的六塵及五蘊貪愛不捨,導致業相不滅,業種滋長;由於業種不淨的緣故,生一切起煩惱而輪轉生死。所以一念無明無始劫以來恆與眾生相應,因此《勝鬘經》才會說:「起者,剎那心剎那相應。」(《勝鬘經》卷一)就是這個道理。也就是說,這種煩惱生起之時,在每一剎那都和意識覺知心相應,所以一念無明也稱為「起煩惱」。因為一念無明,所以眾生就有分段生死;一直要到阿羅漢位,才能斷盡分段生死,名之為「我生已盡」。以上所介紹的是一念無明。

接著我們來說明第二種的無明,也就是無始無明。什麼叫作無始無明呢?無始無明的意思是說,眾生不明白真如實相,不明白阿賴耶識、異熟識、真如、無垢識等法演變的過程;以及不明白五法、三自性、七種性自性、七種第一義等,這就稱為無始無明。這種無始無明無量劫以來不與眾生心相應;一直要到菩薩明心以後,才會第一次與無始無明相應,但仍然還沒有辦法斷盡;一直要到佛地斷盡變易生死時,才能斷盡無始無明;所以才會說「心不相應無始無明住地」。換句話說,無始無明住地是對法界實相不能了知的無智境界,是無始以來就一直存在的;但眾生覺知心從來不與它相應,這種無明也是二乘聖人從來不曾相應過的;只有迴心大乘法修證而找到了如來藏,才算打破了無始無明。由無始無明住地所引生的煩惱,就稱為「上煩惱」。但是,即使證悟了法界實相,也仍然無法與上煩惱相應;得要悟後起修,起心動念開始探究「為什麼悟了仍然不是成佛」時,才會與上煩惱相應。而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是無量無邊的,這些上煩惱的斷除要經過將近三大無量數劫的修行,藉由善知識的教導及歷緣對境,悟後起修,才有辦法全部斷盡;並非悟後就能自己有智慧、有能力開始斷除的;由此可見,它是如何的深邃與廣大。

一念無明四住地煩惱的力量,比起無始無明住地中上煩惱的力量,其實是微不足道的;而四種住地起煩惱的數目內涵,比起無始無明住地中無量無邊的上煩惱內涵,同樣也是微不足道的。所以,阿羅漢與辟支佛斷了分段生死,利根的人一生就可以完成了,遲鈍而極為精進的人歷經四生也可以完成;但是無始無明住地中的上煩惱斷除,不論你如何的利根,都得要將近三大無量數劫才能斷盡。因此,這四住地煩惱的力量,是無法與無始無明住地力量相提並論的。然而就更深一個層次而言,四住地煩惱也是無始無明所含攝,而四住地煩惱乃至全部斷盡成為阿羅漢以後,卻仍然不與無始無明住地相應。

各位菩薩,以上所介紹的是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的情形。相信您在聽完這一段說明之後就可以瞭解,有情眾生之所以不斷的輪迴生死,都是因為一念無明所導致;而眾生之所以無法成就究竟佛道,則是因為對無始無明的廣大內涵無法全部親證所造成。菩薩若能依止真正的善知識,復經三大無量數劫的勤苦修行,就能次第斷盡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也就是斷盡分段生死與變易生死而成就佛道。各位菩薩,雖然佛法浩瀚,佛道懸曠,但是若能值遇真善知識,指示一條明路,其實還是有跡可尋,有方法可次第修證的。希望您能安忍於佛法之深細難知,繼續隨著我們的說明往前推進。

在說明完癡心所的一念無明與無始無明之後,我們接著說明對修行者影響至深的慢心所。那到底什麼是慢呢?所謂慢就是傲慢的意思,自以為處處優於他人,這就稱為慢。也就是說,對於他人,不管是德學不如自己,或是程度與我相等的,甚至對於德學超過自己的人,我都表現出輕慢、藐視的態度,這就叫作慢。然而慢有許多不同的層次差別,約略可分為慢、過慢、慢過慢、我慢、高慢、卑慢、增上慢等七種。接下來,我們就簡單介紹一下這七種慢。

第一種慢是叫作「慢」。「慢」的意思是說,你確實勝過別人,所以心裏面有個比較高下的想法,因此心裏就想「我的境界遠遠超過他,我比他年輕,比他健康,比他有錢,比他有地位,比他有名望」等等;因為是確實勝過別人,所以心中就生起了慢心,甚至於有時會開口說「我勝過他」,這就叫作慢。

各位菩薩,因為時間的關係,我們今天只能介紹第一種慢,其他的六種慢就在下一集再繼續為大家說明。

非常謝謝您的收看!下次再會。

阿彌陀佛!


點擊數:2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