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菩提心 (一)

第17集
由正緯老師開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薩:阿彌陀佛!

在上一次的課程裡面,我們已經由蔡正禮蔡老師,為大家講解了三福淨業的前兩個部分,今天我們將繼續為大家講解:三福淨業的第三部分。

這個第三部分包含了幾個項目,第一個項目就是「發菩提心」。發菩提心,我們先來看看《華嚴經》對於菩提心這件事情的描述,這個經文是這樣說的:

無量無數劫,菩提心難得,

若能一心求,究竟無上道。

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

不知是方便,彼猶非供養。

若聞如是法,諸佛從此生,

無量劫受苦,決定求菩提。——《大方廣佛華嚴經》卷十四

從這段經文裡面,我們可以看看 佛告訴我們的道理。首先,菩提心真的是非常的難得。無量無數劫,菩提心都是這樣的難得,若能一心、至心求菩提的話,那麼到最後必然可以成就究竟的道理。並且 佛又繼續說,若聽聞如是菩提之法,那你就能夠了解,諸佛其實就是從菩提之法而生。如果你了解這個道理之後,你就會知道,「無量劫受苦,決定求菩提」也是非常值得的事情,哪怕是要持續受苦,我們仍然是要堅持信念,要求菩提。但 佛同時也告訴我們:「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假設您的修證到了一定的程度,乃至您可以在一念之中供養無量諸佛,甚至是念念之中供養無量諸佛,即使你可以修到這個程度了,如果你不知道這些的修行,只不過是求菩提的一種方便的話,那麼這個就不是真正的供養。

另外,我們再看看《華嚴經》卷四十二裡面的另一段經文,這段經文是這樣說的:「忘失菩提心,修諸善根是為魔業。」 佛告訴我們說,不管我們是在做哪一種的善事,不管是造橋鋪路,不管我們是幫助別人、如何的長時幫助別人、如何是做多少幫助別人的事,但是這些善業如果沒有以菩提心作為內涵的話,那麼這些善業到頭來,就會變成魔業的因子了。所以可見「菩提心」,我們知道菩提心是非常非常的珍貴,值得我們寧可要受一切的苦也要求菩提;另外一方面,菩提心又是非常非常的重要,因為假如忘卻了菩提心的話,即使我們修一切的善業,到頭來竟然也只是淪為魔業的一場而已。所以我們要知道,我們要了解,菩提是何等的重要、何等的珍貴。

那麼,菩提又究竟是什麼東西呢?相信電視機前面的觀眾,一定常常聽到「菩提」這兩個字。我相信大家也約略的都能夠體會到,「菩提」是一個很珍貴的東西,但它究竟是什麼呢?我們在這裡給大家下一個非常淺顯的定義,也就是:菩提就是覺悟佛所說的道理,就叫作菩提。所以這個意思就是說:菩提只有佛門才有,只有佛教才有,其它一切的宗教都沒有所謂的菩提這件事情。那麼,既然是覺悟佛所說的道理,所以,可見這個菩提,必然會因著佛所開示的道理的不一樣,會有不同的這個分類。我們說菩提可以分成三個大類,可以分成「聲聞菩提」、「緣覺菩提」和「佛菩提」。

首先,我們來看看「聲聞菩提」的內涵是甚麼呢?「聲聞菩提」就是聲聞人所覺悟的道理,就叫作聲聞菩提。甚麼又叫聲聞人呢?我們來給大家下一個淺顯的說明。也就是說 佛世的時候,佛有非常多非常多的弟子,那這些弟子有些人是長劫修行再來的菩薩,他們跟著 佛陀一起來到人間示現、一起來到人間學習;另外有一類型的菩薩,是晚近才接觸佛法,甚至是當生才因為福德因緣到了,所以碰到 佛出世。那麼這些新進學佛的弟子,由於他的心境使然、他的根性使然、他的習氣使然,所以 佛在教導這些新進弟子的時候,通常選擇的方式,都是讓這些弟子能夠學習比較淺易能夠證悟的道理,讓他們對 佛的開示能夠生起信心。所以這部分的道理,其實就是要讓這些佛的弟子,能夠很快的去觀行自己的身心狀況,用佛教的術語來說,就是往內觀行自己的蘊處界——「五蘊」、「十二處」、「十八界」。觀行之後一一去了解、去體悟,我們平常所引以為真實的蘊處界,乃至於我們自己平常所引以為非常真實的「我」,那這些事情呢竟然都只是虛妄一場!能夠覺悟這個中間的道理之後,其實你就可以依此而成就解脫。

怎麼說呢?我們說一般世間的煩惱,之所以會形成煩惱,就是因為它不順我們的意。那麼在世間一般的作法裡面,不外乎是叫我們要(有時候要)放下執著、放下我們想要成就的事情。簡單的來說,就是碰到眼前煩惱的時候,你面對它的時候,也許你就把它放下了,就繞道而行。那有些世間的作法呢,則是讓我們直接面對煩惱,直接去處理它,把煩惱去排除,也就是讓我們所面對的境界能夠順我們的意。但是這些解決的方法,其實都不是究竟的,只有 佛所開示的方法:往內觀——把我們自己的身心的狀況,觀個一清二楚,知道裡面其實只不過是虛妄一場的時候——那麼那個時候,當我們在面對所謂的煩惱的時候,其實它就不再是煩惱了。因為當我們的身心,都是虛妄的時候,從哪裡會生起不如意呢?從哪裡會生起煩惱呢?所以 佛所開示的這個部分,才是真正的解除煩惱之道。如果您更進一步去看的話,其實這個真正解除煩惱的道理,就在要斷我見、斷我執。當然這一部分的道理,我們會在其它講次的時候,再為大家說明。

總而言之就是,「聲聞菩提」就是 佛陀開示給這些新進的弟子,希望他們很快的生起信心,所以開示給他們所學習、所觀行的方式,就是內觀自己的身心,詳細觀行自己的身心之後,證得了無我的境界,從此之後斷我見、斷我執,就可以解除煩惱,這就是所謂的聲聞菩提。

那與聲聞菩提一樣的覺悟內涵,另外一個叫作「緣覺菩提」。緣覺菩提覺悟的道理,最究竟解脫的方面跟聲聞菩提是一樣的。只不過緣覺菩提跟聲聞菩提一個很大的不一樣是:聲聞菩提通常是這些弟子們,親耳聽聞 佛陀所開示的道理之後,依之而學習、觀行而來;但緣覺菩提這類型的人,通常是出生在沒有佛的世間,所以通常都是依照著自己往昔的修行,所累積而來的(這些往昔的)這些宿習,所以他能夠根據所接觸到的這個境界,自己去想、自己去思惟。比方說,他也許今天秋天到了,葉子(黃葉)掉下來了,那他看到黃葉掉下來的時候,他不免就會感嘆一年四季的更迭無常,所以從這個裡面,他再深入去思惟,也許從這個思惟當中,他就能夠了悟:「原來人生竟然是這樣的無常!」那麼從無常再進一步思惟,往往在進一步思惟裡面因緣關係的時候,他又可以慢慢的從裡面覺悟到「無我」的一面,那麼既然到「無我」那個程度的話,必然最後也是能夠斷我見、斷我執的。所以說,緣覺菩提他所覺悟的內涵境界跟聲聞是一樣的,只不過通常緣覺是靠自己去思惟而得,並且是由於靠自己思惟而得,所以通常這類型觀行的方式,是從因緣觀去觀行起;並且這類型的人,通常當然他的智慧會比較深入——比一般聲聞人要深入一些,這個是緣覺菩提。

講完了聲聞菩提、緣覺菩提之後,那剩下來的一個叫做「佛菩提」。佛菩提跟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就大大的不同。我們先來看看「佛菩提」它的內涵是如何呢?我們就先引《大寶積經》上面的經文跟大家解說。《大寶積經》上面說:「覺無我、無有眾生、無命、無人,丈夫、體性是名菩提,無覺知者故。」——《大寶積經》卷二十七。這就是《大寶積經》上面寫的一句經文關於菩提的。很顯然,這裡面講的這個境界,遠遠超過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它講的是佛菩提的境界。再來《大寶積經》的另一句經文是說:「無分別法,是名菩提。」——《大寶積經》卷九十八。同樣的,這個無分別法這個部分,也不是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的境界,是佛菩提的境界。那從這些經文的文字看起來,我們至少可以知道,佛菩提的境界,跟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平常常常聽到的,所謂的「無我」、「無有眾生」、「無分別的」……這些常常用來描述佛教修行的這些字眼,是息息相關的。換句話說,您平常在外面常常聽到的,都是有關於佛菩提一些名詞,但是在這裡要先提醒大家的是:您聽到的很多時候只是名詞而已,因為就我們所體會到的佛菩提的境界,裡面實在是非常的勝妙!

怎麼個勝妙法呢?我們可以打個比方說,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它所成就的境界,用很淺顯的話來形容的話,就如同是,當我們面對煩惱的時候,由於我們的修行得力的關係,所以我們自己的身心就好像(如同在面對煩惱的時候),就好像透明的一般,所以眼前的煩惱跟不如意的事情,就不再能夠影響到我們的身心,這個約略可以用來描述聲聞跟緣覺菩提,面對煩惱的時候的解脫境界。可是這個時候我們要知道,這個關鍵是在於我們在面對煩惱的時候,能夠反觀我們的身心,變成好像是透明那樣,那麼越是透明我們就越不受煩惱的影響。可是我們也要知道,這個透明到最後的時候,就是完全的從三界裡面就不再存在了,就是入了無餘涅槃的境界,那麼所有的這個部分,所有的修行也就到此為止,可是佛菩提的境界,是完全不一樣的。

佛菩提不僅觀自己的身心是一片的虛妄,並且觀外面的世界也是一片的虛妄;不僅如此,在虛妄之中,也見到了我們自己跟我們隨處左右真實的一面;並且也觀周圍外面的世界,在虛妄之中所呈現真實的一面。所以這樣講起來的話,其實各位電視機前面的觀眾,也許聽起來覺得玄之又玄。我們不妨可以引《中論》,就是 龍樹菩薩寫的《中論》的幾句偈,來形容所謂的佛菩提應該體會到的境界(也就是佛菩提最起碼最起碼,應該要體會到的《中論》所說的):「不生亦不滅,不常亦不斷,不一亦不異,不來亦不出。」——《中論》卷一。這幾句偈就是很有名的「八不中道」——八個「不」,八不中道。很顯然可以看到佛菩提入門的,就是要成就這樣的八不中道。那麼不僅是八不中道而已,佛菩提從八不中道開始,還地地修行,有其勝妙的境界,所以,佛菩提的境界,真的是非常的勝妙!

「佛菩提也是聲聞菩提和緣覺菩提的基礎」:如果沒有佛菩提作為基礎的話,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修到最後的成就的話,難免都必需要面對跟斷見論者有什麼差別的質疑,那麼就是因為佛菩提的存在,才使得佛所教導的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大異於一般的斷見外道。

所以從這些方面來看,佛菩提真的是所謂的「大菩提」,佛菩提真的是所謂的「無上菩提」。電視機前面的觀眾,常常聽到的真心、真如、真覺、自性彌陀,這些字眼,其實講的全都是佛菩提的境界。佛菩提除了被稱為大菩提、無上菩提——因為它是非常的勝妙,它是非常的深廣,另外它也會被稱為「大乘菩提」。大乘菩提:「大乘」顧名思義就是,這個車子非常非常的大,它可以度無量無數的眾生。怎麼說呢?因為緣覺菩提跟聲聞菩提,當這個修行的人成就之後,由於心性使然,到最後他必定會入無餘涅槃,一旦他入無餘涅槃之後,就不再於三界中出生,所以他也就不再能夠度人了。可是佛菩提不然,修習佛菩提的菩薩們,可以說是一世一世的修行、一世一世的地地邁進,所以修習佛菩提的菩薩呢,在他生生世世的修行中,可以度到非常非常多的人。這個就是為什麼佛菩提又名大乘菩提的原因。

那麼從這裡,我們就可以看到,佛菩提跟聲聞菩提跟緣覺菩提,大大的不同。它的道理非常的勝妙;它並且是聲聞跟緣覺菩提的基礎;並且它度的人非常非常的多,所以它叫大乘菩提。其實在我們講三乘經典裡面,講的大乘經——大乘經典,(我們稍後會說到大乘經典),那麼「大乘經典」這個字呢,其實也是從佛菩提的特性而來,因為它能夠廣度眾生,度了非常非常多的人,所以它叫做大乘菩提。那麼闡述跟大乘菩提相應的經典,就叫做大乘經典。這個大乘經典,就是我們一般所常常聽到的「般若部」的經典跟「唯識部」的經典,還有《華嚴》、《法華》,都是所謂的大乘經典。

從這裡,我們簡單可以了解到,佛菩提跟聲聞緣覺都不一樣,我們甚至可以直接引《優婆塞戒經》裡面 佛所說的一句話,來比照這三者。在《優婆塞戒經》裡面 佛說:「聲聞、緣覺雖有菩提,都無是事;是故名佛!」。這個經文講的意思是說:雖然聲聞、緣覺,他也都有成就各自的菩提,可是如果要論到 佛的種種境界的話,那麼聲聞菩提根本都沒有辦法成就這些事情。佛甚至在同一處,甚至打了一個比方,佛說:聲聞人渡生死煩惱的大海,就好像是兔子跳進恆河一樣,當兔子要渡河的時候,可以想見得到兔子渡河是很辛苦,很淺淺地在水面上。那緣覺呢,緣覺的人由於他的智慧比較深利,所以他在渡河的時候,比較有機會深入一些,但最深入最深入的渡河呢,也不過就像,最多就像一匹馬那樣子。馬相對來講,當然已經比兔子踩到河裡面的距離要比較深入。至於修習佛菩提的行者,在渡生死的大海呢,佛打了一個比方:就好像是香象渡河——好像你想像到一個體型非常碩大的象,當牠一腳踩的時候就直接踩到河底,然後穩穩、一步一步的渡河。這個就是從解脫的境界來看,聲聞、緣覺、跟佛菩提,三者之間的差異。這個還只是從解脫境界來說的,其實佛還有很多很多的功德,是聲聞人難以想像、難以企及的。所以佛有特別交代:「聲聞緣覺雖有菩提,都無是事;是故如來獨得名佛。」

所以從上面,我們可以發現到,從上面解釋裡面我們可以知道:菩提有分成三種,但這三種呢,當然他的大小,他的精深程度,有非常大的差異,其中又以佛菩提最為珍貴,是我們在念佛法門裡面,應該要追尋的目標,那我們並且不要忘了,不管我們在做任何善業的時候,都別忘了一定要以菩提心為內涵。

至於如何能夠發起追尋菩提之心呢?我們留待下一次再跟大家講解。今天就上到這裡。

阿彌陀佛!


點擊數: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