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因缘之支分略摄

第89集
由正国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欢迎大家收看“三乘菩提之常见外道法——广论”节目。今天我们要继续来探讨“老死支”,并且要采用把十二因缘分成四组的方式来作探讨,期望大家对于十二因缘能够有更深入的了解。

接续上次节目中,我们谈到老死是众生所无法避免的事情,而事实上意识心相应的种种法,其实都是一直在快速转变。譬如在《瑜伽师地论》中的开示:

若乐受相应心变,苦受相应心转;或善心变,染污心转;或于可爱事中希望心变,希望不果心转;是名心老。(《瑜伽师地论》卷52)

所以有时候因为境界的关系,意识心从善心相应,而转变为与恶心相应;或者原来希望成就的事情,转变成为不希望它成就,这些特性显现意识的运作是会受熏习与境界的影响,所以在论中称这种现象为“心老”。因此,意识心不是在六尘中如如不动的如来藏心,而是会取六尘境界之心,两者体性有明显的差异,因此不可能将意识心经由修行清净而转变成如来藏心,这也是修行上很重要的根本知见。

而在《缘起经》卷1中,对于死所作的开示为:

云何为死?谓彼彼有情,从彼彼有情类终尽坏没,舍寿舍暖,命根谢灭,弃舍诸蕴,死时运尽,是名为死。

这里很清楚地开示:死亡就是命根谢灭了,而且是要弃舍诸蕴的,也就是诸蕴不可能带到未来世去,这当然包括识蕴以及其中的意识。因此圣教中已经很清楚地开示,只有不信受而自创说法的“六识论者”才会产生问题,而说意识是结生相续识。从这里也可以证明意识是因缘所生之有生灭法,刹那刹那受熏习与境界的影响,而不是不生灭的生命根源。即使是六识论者,所谓意识的细分——细意识,同样是生灭法,不是众生究竟的依靠,都是依靠意根、法尘为缘,而从如来藏中出生;即使如无色界的极细意识,其存在仍然是有寿量的,这是无可改变的事实。而因为“老死”的现象是大家都能亲眼所见,也是容易理解的,年纪稍大一点的都可以深切地感受到老死的压力;同时“老死支”大家都不喜欢,因此众生很容易接受“老死支”是属于“苦谛”所摄,不需要特别教导,就知道老死为什么是苦。因为“老”可以很明显显示是坏苦,而“死”本身更是一般众生最恐惧的事情,所以老死之苦便比较容易观察。

而老死支正好也是十二因缘逆观而往前推溯的第一支,因此不可忽略其重要性。而且众生在观察“生支”是“老死支”的因缘时,也是可以很确定而没有怀疑,因为可以亲眼在周遭看到“凡人有生,则必有死”。因此说生支是老死支的“粗因缘”,众生很容易就能够观察到。相对的,比较细腻能“引起后有出生”的感生因缘,就是前面所讨论的“爱、取、有”,就需要透过教导才能够正确地观察,因此又称为“细因缘”;观察细因缘,就知道要远离种种的贪爱执取,才能断除后有。因此,众生对于老死会有的这些苦与恐惧,虽然是因为众生的执著,与对于生命实相的无明所致,但却也成为众生修学佛法重要的驱动力;因此说在人间有苦有乐,是非常殊胜的修行环境。所以,“老死支”在十二支中是有其重要的角色;而从另一方面来说,透过老死支义理的认识,大家就知道要把握时间亲近善知识精进用功,勿辜负自己多生的福德与难得的闲暇之身。

因为因缘法是探究诸法生灭的因缘,不容易理解,为了能够获得比较深入的认识,接下来,我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十二因缘,那就是采用分类的方式,把十二支分成四组,透过这样的方式,也可以显示出佛菩萨建立十二支的智慧与苦心所在。这四组就是“能引支、所引支,能生支、所生支”,依序对应至“无明、行”还有“识、名色、六处、触、受”,与“爱、取、有”以及“生、老死”等四组。

“能引支”与“所引支”可以当成一对来讨论,也就是众生因为无明的关系,不知因果业报道理,对于五蕴与如来藏不如实知,不知五阴的存在是苦的根源等,因此造作能引生善趣或恶趣的业行,这就是“无明、行”二支,这两支因为有引发“识、名色、六处、触、受”五类种子的功能而称为“能引支”;而上述五类种子是被“能引支”所引发的,所以称为“所引支”。这五类种子由能引支成就之后,必须待缘,未来世才能在适当的时间现行。所以“所引支”是被“能引支”所引发的法,由这样的说明方式,相信大家对于十二因缘会得到另一个层面的了解。

同样的,“能生支”与“所生支”也可以当成一对来讨论。这一部分在圣玄奘菩萨的《成唯识论》卷8中,有非常精辟的开示:

能生支:谓爱、取、有,近生当来生、老死故。谓缘迷“内异熟果愚”,发正能招后有诸业为缘,引发亲生当来生、老死位五果种已;复依迷“外增上果愚”,缘境界受发起贪爱,缘爱复生欲等四取。爱、取合润,能引业种及所引因,转名为有,俱能近有后有果故。

意思是说,由于对于正报五阴异熟果的无明、无知,不了解业种感果与三世轮回的道理,不知造作恶业将引生三恶趣之苦,因为无明而发起能感招下一生果报的诸业行为缘,而引发“识、名色、六处、触、受”等五种种子。

也就是上面所说的,经由“能引支”引发“所引支”然后再因为对于境界增上果依报的无明,于境界产生的诸受发起贪爱;由于境界贪的熏习增上,再衍生出“欲取、见取、戒禁取、我语取”等四取,由此“爱、取”的势力,滋润业种子及所引的识等五种;当滋润圆满时,就形成已成熟的“后有”势力,因此就注定将来会感得“生、老死”的果,这就是“有支”。所以“爱、取、有”这三支属“能生支”,能在未来感招下一世的“生与老死”二果,也就是“所生支”。所以,经论中把十二支分成四组,是有其解说义理的目的所在。

上述的内容,如果用比较简单的道理来说,就是“业种”及“识等五种”犹如世间法之植物种子:虽然已经经由“能引支”及“所引支”的过程而种在识田里面,但是如果没有爱水来灌溉,这些种子是不会成长的。而爱水就是爱支与取支,一般称为“爱取合润”,可以把业种及识等五种滋润成熟成就“有支”,而能引生将来的“生、老死”。所以我们从这里可以了解,由造业因到感果中间一定要有缘,这个缘就是“爱、取的滋润;滋润越坚固,“有”的势力越增强,更易感果。这个过程在圣弥勒菩萨的《瑜伽师地论》卷10中,有这样的开示:

问:于缘起中,何等是苦芽?谁守养苦芽?何等为苦树?答:“无明、行”缘所引识乃至受,是苦芽。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芽。生与老死,当知是苦树。

这里面所说的苦芽,就是因“无明、行”所造作与引发的识等五类种子,这些种子必须要依靠“受”所引生的“爱、取”之滋润,才能转为成熟的“后有种子”;因此说“受缘所引爱乃至有,是守养苦芽”,之后才有“生、老死”苦树的成就,而这个过程就是在显示“因、缘、果”的道理。经由上面以“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分类方式,相信有助于大家对于因缘法的了解,也可以了解这十二支实属非常巧妙的建立。

我们来看另一种归类方式,是把十二因缘分成“惑、业、苦”三类:就是“无明、爱、取”三支为惑,“行、有”两支为业,“识、名色、六入、触、受”与“生、老死”等七支是苦。从这个分类方式,我们留意其中“惑”的部分,如果把取当成爱的增上,那惑主要就是“无明”与“爱”这两大类;因此显示这两类的烦恼,就是我们同时要去留意与对治的。所以有时候说“无明为首”,也就是在生死轮转中,无明是在最前端的;而有时候又说“爱名烦恼王”,也就是贪爱在烦恼中,它的力量最大,这些都是在不同角度来说明与强调灭除无明与贪爱的重要性。因为事实上,包括无明与爱等各种的烦恼,皆能引发诸业行与滋润种子,因为无明在引发业行的功能比较殊胜,因此在引发业行方面,是以“无明”作为代表。而爱支在润业的功能比较显著,因为爱如水,而种子需要数数灌溉才能生芽,因此在润业方面就以“爱支”来代表。或者有时候说无明会遮蔽众生的智慧眼,令人无法看清正确的道路与方向,因此无法离开危险的地方而趣向安隐之处;而贪爱好像绳索一样,绑住众生的手脚,使众生沉沦生死而无法解脱,所以十二因缘各支的施设,各有深切的目的。而大家也可以发现十二因缘之前三支—就是“无明、行、识”—已经具有“惑、业、苦”三者的成分在内;这三支虽然已经可以解释众生“因惑造业,而感生苦果”的道理,但是这样子对于因缘法的说明,就比较不够详细,无法让众生深入了解。因此,大慈大悲的 世尊还要再施设其他九支,因此具足十二因缘,让众生能够在因缘法中获得最大的利益。

接下来,我们要来比对一下在《广论》中的说法。《广论》因为是六识论,否认第七与第八识,因此在解说有关投胎结生相续的法义时,《广论》把意识分成“因位识”与“果位识”之前后阶段,说在因位识阶段时可以受熏,将来业种成熟受报时,则因位识就转变成为果位识。譬如日常法师解释说:

因为这个当初造的时候留下一个种子,这个是因位识;……然后它将来如果有特别的因缘又把它策发,……将来能够结果的,这个叫“果位识”。以及这个业就不断地熏那个识。你做任何一件事情,那个识田当中就留下影响力量。以前留下来影响力量是因位,现在呢,你继续努力地把这个因位留下来的识就感果了。(《菩提道次第广论》讲稿 日常法师)

因为《广论》只承认六识,所以无论是因位识或是果位识都是意识心,因此变成意识心是“所熏之心”的困境,而所熏之心也是能持种之心,那宗喀巴如何会通与面对五无心位中意识会断灭的问题;即使是五无心位中,意识的暂时断灭,也是属于意识断灭而不现行,那种子要存到哪里去呢?总不会说前五识是所熏与能持种之心吧!因为意识是前五识的俱有依,意识灭则前五识必灭。因此《广论》这样的说法,显然也违背意识在中阴身入胎后,中阴意识即灭的道理。因为投胎几个月之后,重新生起的意识已经是全新的意识了,不是生前同一个意识,故意识心之“果位识”的施设,纯粹是虚妄想。而此世识阴不是来世识阴,所以称为“隔阴”;由隔阴故有胎昧,不能忆知前世之事,故名“隔阴之迷”,这也是大家亲自的经验。所以,古人发现有隔阴之迷这个事实,才会施设有孟婆汤,虽然并不是正确的施设,但是也显示了古人有在尝试解释这个现象;然而《广论》却忽略这个重要的问题,因为既然“因位识”与“果位识”是同一个意识心,那应该就不会有“隔阴之迷”。

因此《广论》的说法完全不能成立,同时这也是六识论者,永远也无法挣脱的桎梏,除非他们能够回归八识论。所以《广论》中“能引支”是两支半,也就是“无明、行、因位识”;而“所引支”是四支半,也就是“果位识、名色、六处、触、受”;而其因位识”与果位识”皆是同一个意识心。如《广论》所说:“由依此识,未来世中于恶趣处结生之识者,是果位识”(《菩提道次第广论》卷7),那此世意识心如何至未来世成为“果位识”呢?那不是落入常见了吗?因此,《广论》虽然以种子搭配因位识来解释受熏持种的道理,表面上听起来似乎是对的,但其实是有问题的,因为否定第八识之后,种子将无法有第八识来收藏,因此其能受熏之“因位识”只能是意识心。可是在真实道理上,意识心反而是能熏之心,而非所熏之心,因此显然《广论》的说法,在根本法义上是无法成立的。因为否定能够受熏持种、能够贯通三世、能够出生蕴处界的如来藏心之后,凡是碰触到核心法义的时候,便会产生窒碍难行的现象,甚至违背世间逻辑而有许多矛盾的说法,这是六识论者永远都无法解决的事情。譬如《广论》卷7说:“前者于所引位唯有种子,自体未成是未来苦,后者已生苦位现法即苦。”(《菩提道次第广论》卷7)表示宗喀巴在这段内容里面是承认有种子的,但宗喀巴又否定持种心第八识之存在,变成种子无所依附,产生自相矛盾的现象,显然是不合世间逻辑。

从上面对于“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的探讨,相信对于大家理解十二因缘会有帮助,同时也让大家可以确信正确修学因缘法一定要依据八识论的正理。同时也让我们能够更加体会在佛道修学中依止圣教量的重要性,因为虽然相似佛法与正法表面上很相似,但实质上却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们这一集就谈到这里。

祝您身体健康、道业增上!

阿弥陀佛!

 


点击数:14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