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细意识

第126集
由正礼老师开示

 

文字內容

各位菩萨: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要跟各位介绍《大乘起信论讲记》最后的部分。我们现在来看《大乘起信论》论文的部分:

假使有人化三千大千世界众生令住十善道,不如于须臾顷正思此法,过前功德无量无边。若一日一夜如说修行,所生功德无量无边不可称说,假令十方一切诸佛各于无量阿僧祇劫,说不能尽;以真如功德无量无边故,修行功德亦复无边。若于此法生诽谤者,获无量罪,于阿僧祇劫受大苦恼。是故于此应决定信,勿生诽谤,自害害他、断三宝种。(《大乘起信论》卷2)

论文说到,假使令三千大千世界的众生都来修十善业道,其实只是让众生生天享福,天福享尽还是堕入人间乃至三恶道继续轮回。这样不断地轮回生死,其实对于众生并没有广大的利益。可是大乘法的第八识如来藏,衪能够出生一切法,而且可以显示真实如如的法性,而且可以让信受者以及实证者可以获得无量无边的广大功德。所以论文说,只要一须臾来思惟这个法,就获得广大的功德。所以说,各位收看我们的节目,然后经常思惟《大乘起信论》里面所说的真如法性,所以各位菩萨收看的功德也是非常的广大无量无边。所以在这个地方,随喜赞叹各位收看的功德以及思惟的功德。

那这个真如,衪是出生我们这个世界,乃至我们所有众生的一个根本法。所以说,这个根本法就是大乘所要实证的一个目标。《大乘起信论》有两个译本,一个是真谛所译的译本,一个是实叉难陀所译的译本。其中真谛的译本,他把这个第八识如来藏,用离念灵知来作为真心。这个是有过失的,所以不是很好的译本。所以实叉难陀所译的就比较正确,所以真实有实证的菩萨,他就会取实叉难陀的译本来作为解说,也作为根据。可是有些人对于《大乘起信论》的法义,他根本是不了解的、根本是不懂的,所以有时候他就会采用错误的译本。而且因为有慢心的缘故,所以说,就自以为了解《大乘起信论》的论义,随意地论说,然后产生种种的错误来误导了众生,乃至因此而诽谤了《大乘起信论》的论义。

譬如说,有人对于《大乘起信论》就是采用了真谛的译本,而且因为慢心高涨,他又错解了论义;譬如说在《大乘起信论》里面,有提到因为众生不觉的缘故,会起三种细相,有所谓的三细六麤,哪三种细相呢?就是无明业相、能见相跟境界相。在这个论文里面它这样说:【三者,境界相。以依能见故境界妄现;离见则无境界。】(《大乘起信论》卷1)

真谛的这段的论文,他译的是正确的。可是就有法师他自认为是个学问僧,结果他把这个地方作这样子的诠释。他这样说:【能见,为众生的细意识,即赖耶见分。】(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页157。)

他主张这个细意识是产生能见的功能,而且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他就是把阿赖耶识用细意识来作为一种总括。然后认为说:众生之所以能见,而且能够有境界相,就是因为有这个细意识有能见的功能;而这个能见的功能,就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他这样主张。可是这样的主张其实是错误的,因为第八识如来藏衪是离见闻觉知。能够见呢,其实是前五识跟意识的功能跟祂的作用,特别是意识。意识是有能见的见分,有所见的相分,有见分跟相分相合的自证分,还有要自我检查境界、反观自我检查的证自证分。所以能见,只是意识祂的见分而已。它不可能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也不可能是第八识如来藏的见分。为什么?因为阿赖耶识是离见闻觉知的,所以因为这样子才有真实与如如的法性可以为大乘菩萨所实证。所以实证第八识如来藏的,一定知道第八识阿赖耶识是离见闻觉知的。衪有衪的见分,可衪的见分,不是意识的能见的这种见分。所以显然这位学问僧他就作了错误的理解。

同样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还有谈到意根,说意根是所谓的业识,也是现识、也是智识、也是转识、也是相续识。这位学问僧他又错误地把它解释为说,有这么多的名,衪就是这些识的集合。譬如他这样说:【其实,虚妄的细意识,是诸识和集名为一意。】(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页182-183。)

这个时候他又把意根,又把祂当作是细意识,而且把诸识的合集把祂当成是细意识,然后说这个就是意根。可是虽然意根有这么多的名称,可是祂并不是很多识,因为祂就是一个意根。所以他就把意根不同的功能都把它变成是不同的识,然后说把它合起来就叫意根。其实这样的见解也是错误。

那如果我们前后把它连贯起来,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他把它连贯起来,它会形成什么样的现象呢?我们看:【能见,为众生的细意识,即赖耶见分。……其实,虚妄的细意识,是诸识合集名为一意。】(释印顺著《大乘起信论讲记》,正闻出版社,页157、182-183。)

我们就可以看到,同样都是细意识,一下说细意识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一下又说细意识是诸识的合集。那到底细意识是什么呢?所以显然这位学问僧他对于细意识是混淆的、是混乱的,而且是彼此矛盾的。怎么可以同样一个法,突然又是阿赖耶识的见分,怎么突然一下又是诸识的合集?所以显然这是自我矛盾,自己对于论文不能产生连贯而一致的见解。而且细意识,事实上所谓的意识,祂是被生的法,祂不是能生的法。我们说的第八识如来藏或者是阿赖耶识,其实祂是能够出生七转识的法,所以说祂是不生不灭的。可是被出生的、所生的意识,不管是什么样的意识,祂统统都是所生法,祂一定是生灭的。所以一定是有不生灭的第八识如来藏来出生生灭的七转识,才形成众生、才形成这个器世间。所以这样子才是符合法界的实相。

我们来看看,阿含圣教里面也是这样说。我们看《杂阿含经》卷9第238经,它这样说:

佛告比丘:“眼因缘色,眼识生。所以者何?若眼识生,一切眼色因缘故。耳声因缘、鼻香因缘、舌味因缘、意法因缘意识生。所以者何?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是名比丘眼识因缘生,乃至意识因缘生。”

佛陀在这部经里面,祂就很清楚地告诉我们,前五识:眼、耳、鼻、舌、身,这五识都是根尘触然后出生的。同样地,意识心祂也是意法因缘生,由意根跟法尘接触之后,能够出生意识这个法;而且是“诸所有意识”统统都是这样子出生的,不管祂是粗的、是细的、是远的、是近的,是这一世的、还是下一世的、还是前一世的,所有的意识的功能统统都是被出生的,而不是能够出生诸法的。

所以显然意识祂不可能是阿赖耶识的见分,也不可能是诸识的集合。所以说这样的见解都是错误的。因为自己不懂真如的功德是如何的无边际,修行的功德是如何的无边际(因为都不了解真如功德的无边际以及修行功德的无边际),所以说就慢心高涨随意而说。所以这样是对于修行是不利的,对于要探求法界实相也是不利的。而且这样也会造成对于真如法、对于大乘法的诽谤。这样子对于大乘的起信是没有帮助的。所以修学大乘法,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能随意而说。一定要自己能够实证之后,有充分的把握,才能够如法而说。如果还没有实证或是没有把握,就不应该随意而说而诽谤大乘法。

除了这样的例子之外,有一些人也许他有好的因缘,能够被善知识所帮助而触证大乘见道的密意。也就是说,能够知道什么是如来藏。我们 平实导师发心广大,想要复兴中国的佛教,所以说,帮助非常多人来大乘见道,来触知第八识如来藏的密意。可是有些人得少为足,总是以为我也知道密意了,那我就是大乘的菩萨,那我所作的就一切都对了,乃至反过来还要寻觅善知识的过失,寻觅他的上师的过失,可是他自己的见解其实是完全的错误。反而是善知识既然能够帮助他,怎么可能见解比他还差呢!可是就有这样的这种众生,他就是会犯下这样的过失。那我们来看看,这样的人他就因为有慢心的缘故,所以说他虽然能够触知密意,可是其实他没有真实证悟的功德。所以我们只能说,这样的人只是解悟的!他并没有真正实证第八识如来藏,他只是在善知识的帮助之下知道密意而已!这个称为解悟!解悟就没有办法能够真实地了解“真如功德无边际”,也不能转依第八识如来藏而体会到“修行功德亦复无边”的这个道理,也才会产生诽谤的现象。

好,那我们来看看,有位吕姓的学者(吕真观)他就这样说。我们首先来看看,在《大乘起信论》里面,这个论文它有提到这样说:

其修止者,住寂静处结跏趺坐,端身正意、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分别想念皆除;亦遣除想,以一切法不生不灭皆无相故。(《大乘起信论》卷2)

这段论文其实在描述说,怎样来参究真如。然后它讲到说,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乃至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等等,一切都不依,然后来参究什么是真如。其实这样子的论文,它跟阿含里面的真实禅是完全相合相应的。我们来看看,在《杂阿含经》里面就有提到真实禅,而且同样的经典也在南传的《尼柯耶》里面也有同样的经文。我们来看看《杂阿含经》里面这段经文怎么说:

尔时,世尊告诜陀迦旃延:“当修真实禅,莫习强良禅,……如是,诜陀!比丘如是禅者,不依地修禅,不依水、火、风、空、识、无所有、非想非非想而修禅。不依此世、不依他世,非日、月,非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觉,非随观而修禅。”

这个是《杂阿含经》卷33第926经,它里面就有提到所谓的真实禅跟强良禅不一样。真实禅就是真实来参禅,强良禅就刚好跟真实禅相反。因为强良禅它就像强盗一样,他是为了名闻利养而强说禅是什么。因为自以为知,可是其实他是不知的,或是他的所知极为有限。可是因为名闻利养,所以说,他就强说自己是懂的,这叫作强良禅;然后要跟真实禅混淆。这又有很多的过失。那我们看看,真实禅里面就提到,是一样是不依地水火风空识,也不依无所有、非想非非想的这种禅定来修,也不依此世、他世,也不依日月,不依见闻觉识,非得非求、非随观也非随觉。所以显然这段经文跟《大乘起信论》的不依形色、不依气息等等的这种不依一切法而参究的这种方式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从经文跟论文的比对,我们可以知道:其实《大乘起信论》所说的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不依地水火风、不依见闻觉知的这种参禅的方式,其实就叫真实禅。所以这两个是彼此相合相应的。由此可以证明《大乘起信论》其实它是一部真实的正论,因为它跟阿含的圣教是完全相合相符的。所以有一分日本的学者,或者是说台湾或是大陆的学者,他们对于《大乘起信论》有种种的诽谤,都显示出其实他们是不懂《大乘起信论》,其实代表他们是不懂得真实禅,表示他们也对于中国禅宗的真正的参究方法是不了解的,所以对于《大乘起信论》就产生了种种的误会了。那我们从这里就可以知道,其实《大乘起信论》是跟阿含圣教是相合的,所以说那一段不依气息、不依形色、不依虚空等等,乃至不依见闻觉知来参禅的这种方法,其实它说的就是《阿含经》里面的真实禅。

可是这位吕姓学者(吕真观),他就自己又发表了高见。他认为《大乘起信论》的这一段论文其实说的叫作“相似的真如三昧”。可是我们要知道,在大乘法里面,真如三昧就是真如三昧,没有另外一个相似的真如三昧。因为佛法中非常的忌讳所谓的相似法。因为佛法就是佛法,没有相似的佛法。所有的相似法统统都是非法、非律。为什么说它是非法、非律呢?因为那不是真正可以依持的道理,也不是可以依持的、遵守的一个见解,所以那也是非法的,不是可以在法界中可以验证的法性。

因为今天时间已经到了,我们就先跟各位介绍到这边,谢谢各位菩萨收看。

阿弥陀佛!

 


点击数:1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