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中明说阿赖耶识即是如来藏 (下)

第27集
由正光老师开示
文字内容

各位菩萨:

阿弥陀佛!

上一集探讨了:佛所说的如来藏就是一切有情的真心,不同于外道神我、梵我。也证明了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祂是常住法,不是妄心妄识,也不是生灭法;祂能出生识阴六识,但不为识阴六识所摄;由此可以证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祂们是同一个心,不是两个心。然而这样的说法,一定不为主张「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二个心」的人所接受。因此,这一集,将更详细的说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也会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祂们是同一个心,不是两个心。

请各位菩萨翻开课本《如来藏中藏如来》第86页。以下将如来藏阿赖耶识分几个方面来加以说明。首先要谈的是,如来藏到底是不是佛所说的法身?佛在《不增不减经》曾开示:【舍利弗!甚深义者即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者即是众生界,众生界者即是如来藏,如来藏者即是法身。】

(《佛说不增不减经》卷一)

解释如下:舍利弗!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甚深的义理就是第一义谛,第一义谛就是没有任何一个法能够超过祂;因为诸法都是以祂为因,借着种种法而出生的,所以第一义谛就是佛所说的第一因,祂是无上因,没有任何一因一法可以超过祂,祂出生了有情五阴世间及器世间。但不就是一神教创造人类与世间的上帝,因为上帝是有五阴身,由于上帝不知道祂的五阴身是由上帝自己的第一义谛——也就是上帝的真心——出生的,所以上帝不是第一义谛。真正的第一义谛,就是出生上帝五阴身的心,这才是 佛所说的第一因。然而,要成就第一义谛就要在众生界去找,不能离开众生的五阴十八界,如果离开众生的五阴十八界,你就找不到祂;但是如果你说祂就是五阴十八界,你更无法找到祂。因为《维摩诘所说经》曾开示:「若行见闻觉知,是则见闻觉知,非求法也。」也就是说,如果你无法跳脱五阴十八界的范畴去找第一义谛,那么你所作所为都落在见闻觉知当中,这样是无法证得第一义谛。然而,众生的五阴十八界都是以如来藏为因,借着种种缘,而由如来藏出生的,所以我释迦牟尼佛说如来藏就是法身。从上面分析可知,如来藏就是佛所说的真心,也就是法身。因此,吾人不能自外于如来藏而生而死,都是在如来藏表面生与死。

接下来要谈的是,阿赖耶识到底是不是佛所说的法身?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契经》说:【经云:「阿赖耶识亦复如是,是诸如来清净种性,于凡夫位恒被杂染,菩萨证已,断诸习气,乃至成佛,常所宝持。」】

解释如下:阿赖耶识也是这样的道理,是三世诸佛——过去诸佛、现在诸佛、未来诸佛——清净的体性;虽然阿赖耶识本体在凡夫位是恒、是常、是清净的,但是却含藏了无始时劫来的七转识的染污种子,所以是变异的、是无常的、是不清净的,因为这样的结果,使得有情在六道中不断的轮回生死,不仅无法出离生死,也无法亲证三乘菩提;如果菩萨能够亲证阿赖耶识,未来就可以断除烦恼种子现行、烦恼种子随眠以及无始无明;因为菩萨断除了烦恼障及所知障二障,就可以成为四智圆明的究竟佛;这时候,佛地的无垢识是究竟清净的,其中的八识心王与二十一心所法可以各自独立运作,可以随缘赴感靡不周,不断的广度无量无边无数的众生。

由上面的经文可知:菩萨因地所亲证的阿赖耶识,以及未来成佛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相而已。这正如 玄奘菩萨在《成唯识论》所说:【然第八识虽诸有情皆悉成就,而随义别立种种名。谓:或名心……或名阿陀那……或名所知依……或名种子识……或名阿赖耶……或名异熟识……或名无垢识……】

(《成唯识论》卷三)也就是说:第八识是一切有情的真心,随着不同阶位所含藏的真实义理而施设种种不同的名字。譬如施设三界九地一切有情的真心,称之为心;祂也是持身的阿陀那识;更是一切所知诸法的根本的所知依;祂是能执持一切法种的种子识;未断分段生死的阿赖耶识;已断分段生死,但仍有种子变易生死的异熟识;断除分段生死及变易生死,成为究竟清净的无垢识。由此可知:第八识阿赖耶识就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都是同一个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字。

前面已分析「如来藏就是佛所说的真心、法身」,现在又分析「阿赖耶识就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可以证明: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法身,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因此,如来藏、阿赖耶识是同一个心,不是二个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字而已。

接下来探讨的是:如来藏、阿赖耶识各有几个识?首先谈的是如来藏。佛在《楞伽阿跋多罗宝经》曾开示:「甚深如来藏,而与七识俱;二种摄受生,智者则远离。」(《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卷四)经中已开示:如来藏共有八个识,也就是如来藏第八识本体,以及七转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及末那识。七转识中的前六识,眼识分别色尘——亦即分别青黄赤白等色尘之显色;耳识分别声尘;鼻识分别香尘;舌识分别味尘;身识分别触尘;意识分别法尘,祂不仅分别前五识所能分别的粗相,也能分别前五识所不能分别的细相,譬如形色、表色、无表色等。

然而这眼等六识,乃是六根触六尘,而由如来藏流注了六识的种子,因此六识就出现了。由于六识是被出生的法,所以六识是生灭法,因此在五位意识必灭,哪五位?在睡着无梦、闷绝、正死位、无想定及灭尽定,前六识必断。譬如在睡着无梦时前六识断了,不再现行,唯待隔天天亮了,意识才会醒来,意识出现了,前五识也就跟着出现了,因此吾人才能醒过来;所以意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又譬如在正死位,也就是正在死亡阶位,意识是会灭的,既然意识会灭,前五识也就跟着灭了,须待中阴身成就了,延续今世的意识,意识才会出现;如果中阴身能遇到未来有缘父母而入胎了,中阴身的前六识也就灭了,须待新的五根身成就后,五根接触外五尘,而由如来藏变现内六尘,再由六根触六尘,今世的意识才出现了。由此可知,意识是可灭之法。此外,近代还出现了麻醉剂,可以让人不醒人事,因此,在重度麻醉的时候,前六识也就消失了,唯待麻醉剂渐渐消退了,意根觉知法尘有重大的变动,所以让意识出现,意识才渐渐出现了;意识出现了,前五识就跟着出现了,才有吾人渐渐醒来的事实。

由此可知,前六识是生灭法,而且前五识是以意识为俱有依,既然意识是生灭法,如果有人不承认七、八二识,将第七识、第八识摄归于意识细心,你就知道那是错误的!为什么?因为 佛在《杂阿含经》开示:「诸所有意识,彼一切皆意法因缘生故。」也就是说:不管是粗意识,譬如白天的五俱意识,或者是极细意识,譬如非想非想天的极细意识,都是意根、法尘相接触而出生的法,既然是被出生的法,不是本来而有,当然是生灭法;同样的道理,如果有人将第七识、第八识摄归于意识细心、意识极细心,你也知道那还是意识心,还是生灭法。同样的道理,有人将第七识称为「第七意识」、第八识称之为「第八意识」,你也知道祂的本质仍然是意识,还是生灭法。又譬如有人提出:有念灵知心、无念灵知心,就是真心。你就知道那是不正确的说法!因为已经堕入意识的自性,成为自性见外道而不自知啊!

又譬如坦特罗佛教主张,修炼拙火是成就即身成佛的方法之一。他们主张,在行者脐下约四指的地方,也就是在脐下两吋,有与生俱来的血脉暖气,行者借着观想来唤醒拙火的出现;当拙火出现时,它伴有燃烧的火焰生起,这个火焰就是拙火。它由红菩提所生,沿着中脉渐渐上升,洗净全身的中脉、气、明点的不净,而到达头顶,再将顶轮的白菩提融化,沿着中脉向下流动到达密轮,而产生了四种喜乐。拙火修成后,修行者很快就能获得五神通、获得解脱,也是实现「即身成佛」的主要途径。所以修炼拙火,对坦特罗佛教行者而言,它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这是无庸置疑的!可是这样的说法,却与 世尊所说的完全颠倒!为什么?世尊告诉我们:佛菩萨要成就三大无量数劫,要将一念无明与无始无明断尽,才能成为报身佛。然而,坦特罗佛教行者却专注在色身上,观想将身中的中脉打通,并观想将身中的五蕴种种障碍断除了,就成为「报身佛」;不仅烦恼俱在,没有断除任何烦恼,而且堕在意识境界,我见根本没有断;既然我见未断,连声闻初果也无,怎么有可能成为报身佛呢?所以说,坦特罗佛教行者宣称修炼拙火可以成就报身佛,那是误导众生的说法!

又宗喀巴在其著作《菩提道次第广论》卷十三如是说:【修「密灌顶物」者,次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之后,生天女身,先应加持金刚莲华而入等至,想以心间种子放光,召请毗卢佛与佛眼等入定,从毗卢门入自身中大贪溶化,经阿缚都底至金刚摩尼,坚固俱生,如《集密后序》云:「金刚莲花合,集诸有金刚,身语意加行,并悉摄心中,由金刚路出,降于弟子口。」】

解释如下:修「密灌顶物」者,再由师长具主尊慢,将俗女身观空后,观想出生了天女身,先应加持明妃之女阴,再与明妃同入性高潮,然后再观想以心间的种子放光,召请男女合抱在一起的毗卢佛,与佛眼等而入性高潮中,要一心不乱,不起分别心;再观想毗卢佛父母行淫时产生的快乐,而流出的红白菩提淫液,从自己的顶门进入自身中,大贪融化,经过中脉至龟头,令阳具坚挺不软,而生起了俱生乐不中断。如《集密后序》云:「男根女根合,收集诸有之金刚心,也就是精液及女方的淫液,并经过男女行淫过程之身语意等行为之加持,悉摄入男女双方淫液的菩提心中,由尿道出精再注入弟子口中。」

原来坦特罗所谓的「密灌顶物」——红白菩提,是男女性高潮所留下的精液与经血,再将这种不净物说之为「甘露」,给弟子吃。请问这种不净物你敢吃吗?所以,宗喀巴在《菩提道次第广论》后半部所说的止观部分,原来是在谈男女双身邪淫法,谈的是男女双方行淫,于性高潮时,所引起的快乐的觉受遍全身说之为「乐」;观此乐受无形无相,说之为「空」,能够这样就能够成为「乐空双运,乐空不二」的「报身佛」。

然而男女行淫本身是邪淫法,是欲界的最重贪,连欲界最重贪尚且无法断除,表示我见未断,连声闻初果都不是,怎么有可能成为报身佛呢?由此可知,坦特罗佛教的说法非常荒唐!这样的法是男女邪淫法,怎么会是佛法呢?有智慧的您应该要详加以分辨,要远离恶知识说法,以免堕入外道邪淫法中,再回头已经是许多劫以后的事了!

又第七识末那识,有处处作主的体性,祂无始劫以来常与第八识在一起,就算吾人能够入无想定、灭尽定,第七识仍然是剎那剎那不断在作主,从来没有停止过;唯待阿罗汉愿意自我消灭,不愿意在三界现身意,入了无余涅槃,末那才会消失。所以,第七识也是可灭之法,不是常住法。既然前七识是生灭法,不是常住法,剩下的第八识当然是常住法。

接下来要谈的是,阿赖耶识到底有几个识?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契经》曾开示:「诸仁者!心积集业,意亦复然,意识了知种种诸法,五识分别现前境界。」经典明说:阿赖耶识一共有八个识,如同前面《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开示:「第八识能执持业种,第七识能处处作主的体性,意识能分别诸法,前五识各在现前的境界作分别。」既然如来藏有八个识,阿赖耶识也有八个识,这已经很清楚的说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接下来要谈的是,如来藏、阿赖耶识自性清净不清净?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首先要谈的是,如来藏自性到底清净不清净?如《胜鬘经》开示:「世尊!如来藏是法界藏、法身藏、出世间上上藏、自性清净藏。」(《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卷一)

解释如下:世尊!如来藏含藏了一切种子的功能差别,所以称之为法界藏;祂是一切有情的法身,所以称为法身藏;世间与出世间法没有任何一法可以超过祂,所以称之为出世间上上藏;祂的体性是清净的,所以称为自性清净藏。由此可以证明:如来藏自性清净,没有不清净的。

接下来要谈的是,阿赖耶识自性到底清净不清净?如同以往,引经据典来加以说明。《契经》曾开示:「一切众生阿赖耶识,本来而有圆满清净,出过于世,同于涅槃。」解释如下:一切众生的阿赖耶识,本来而有,不是经过修行而有的,祂圆满具足了一切诸法的功德,祂的自性本来就清净,不是经过修行而变成清净的;祂是万法的根源,万法都是以祂为因,借着种种缘而出生的,所以没有任何一因一法,能够超过祂;祂是阿罗汉入无余涅槃所剩下的本际,处于极寂静的境界,这是菩萨所证的本来自性清净涅槃,不仅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所证的无住处涅槃,只是在不同阶位所施设不同的名相而已,都是指同一个识——第八识。由经文可以证明:阿赖耶识自性清净。前面说如来藏自性清净,现在又说阿赖耶识自性清净,可以证明,如来藏、阿赖耶识都是自性清净;也证明了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

此外,还有一些经典明说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譬如《契经》曾开示:「佛说如来藏,以为阿赖耶;恶慧不能知:藏即赖耶识。如来清净藏,世间阿赖耶,如金与指环,展转无差别。」经文已经明白的告诉我们: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祂是一切有情因地的真心,也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是同一个心不是两个心。又譬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曾开示:【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卷三)

解释如下:钝根寡慧的二乘人,听到成佛要经过三大无量数劫,就害怕了!因此只愿意修学心小、法小、愿小、成就小的声闻法与缘觉法,不敢修学心大、法大、愿大、成就大的菩萨法;最主要的原因是二乘人不知道自己身中有如来藏,以为外境真实有,所以畏惧生死,愿意灭尽自己的五阴十八界,不在三界现身意,而入极寂静的无余涅槃中。每一位众生本来具足的菩提法种都在自己的阿赖耶识藏识中;如果能够碰到让我们明心见性乃至能够成就佛道的真善知识,就能够发起无上正等正觉心,透过身口意三种修行的磨炼,就可以永远断除烦恼障以及所知障,未来就可以证得佛地无垢识的常住身了。经文已经证明: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祂是同一个心不是两个心。

最后作个结论:综合上面整个分析结果,知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祂们是同一个心不是两个心,祂是三界九地、四圣六凡的真性,也是一切有情的真心,更是未来果地的无垢识,这也是经中所说「阿赖耶识就是如来藏」的真实道理。因此,如果有人主张:「如来藏、阿赖耶识是两个心,不是同一个心。」你就知道那是不正确的说法,是不如法的!

如果各位菩萨想要知道「如来藏就是阿赖耶识」其它更详细的内涵,请到「正觉」来共修,同修会可以为各位菩萨建立佛法的正知见,于自己的因缘成熟时,可以亲证如来藏阿赖耶识,成为胜义僧、成为菩萨僧,未来就可以迈向成佛之道。

限于时间的关系,今天就讲到这里。

下一集将由正源老师主讲「如来藏是妄心七识之俱有依」。内容非常精彩,敬请期待!

阿弥陀佛!


点击数:3074